[1] |
白晓航, 张金屯, 曹科, 等.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与环境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7, 37(11):3683-3696.
|
[2] |
贺静雯, 刘颖, 李松阳, 等. 蒋家沟流域植物群落灌草层数量分类、排序及其生境解释[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 26(2):451-459.
|
[3] |
赵婷婷, 赵成章, 康满萍, 等. 祁连山北坡灌木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3):731-739.
|
[4] |
刘璐, 刘志成, 杨瑞莹, 等. 永定河干涸段(卢梁段)河流廊道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及多样性特征[J]. 生态学报, 2020, 40(24):9129-9137.
|
[5] |
张会儒, 汤孟平. 金沟岭林场混交林TWINSPAN分类及演替序列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1):37-42.
|
[6] |
左艳洁, 戍国标, 王崇云, 等. 澜沧江中上游河谷植被的群落数量分类和谱系结构[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9):2665-2677.
|
[7] |
张峰, 张金屯. 我国植被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进展[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23(3):278-282.
|
[8] |
于梦凡. 植物群丛的数量分类方法及对比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
[9] |
代杰, 李鹤, 徐超然, 等. 荔波水族地区植物群落灌草层数量分类与排序[J]. 贵州林业科技, 2022, 50(2):24-28.
|
[10] |
郭金停, 韩风林, 布仁仓, 等. 大兴安岭北坡多年冻土区植物群落分类及其物种多样性对冻土融深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6, 36(21):6834-6841.
|
[11] |
廉凯敏, 吴应建, 张丽, 等.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板栗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1):33-39.
|
[12] |
姚帅臣, 王景升, 丁陆彬, 等. 拉萨河谷草地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J]. 生态学报, 2018, 38(13):4779-4788.
|
[13] |
朱思雨, 刘善辉. 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马放归区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3):80-85.
|
[14] |
周梦丽, 雷相东, 国红, 等. 基于TWINSPAN分类的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发育阶段划分[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3):49-55.
|
[15] |
陈铭, 黄林娟, 黄贵, 等.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位变化规律[J]. 生态学报, 2023, 43(7):2831-2843.
|
[16] |
Rota E, Caruso T, Bargagli R. Community structure,diversity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enchytraeids in Mediterranean urban holm oak stand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14, 62:83-91.
doi: 10.1016/j.ejsobi.2014.02.016
|
[17] |
Criddle R S, Church J N, Smith B N, et al. Fundamental Causes of the Global Patterns of Species Range and Richness1[J]. 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3, 50(2):192-199.
doi: 10.1023/A:1022969029867
|
[18] |
Eiserhardt W L, Svenning J C, Kissling W D. Geographical ecology of the palms(Arecaceae):determinants of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across spatial scales[J]. Annals of Botany, 2011, 108(8):1391-1416.
doi: 10.1093/aob/mcr146
pmid: 21712297
|
[19] |
Ermakov N, Makhatkov I. Classification and ordination of north boreal light-coniferous forests of the West Siberian Plain[J]. Plant Biosystems, 2011, 145:199-207.
doi: 10.1080/11263504.2011.602734
|
[20] |
赵从举, 康慕谊, 雷加强. 准噶尔盆地典型地段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1, 31(10):2669-2677.
|
[21] |
王枫, 陈幸良, 周晓光, 等.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对策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2021(2):11-16.
|
[22] |
陈晓熹, 李群, 黄久香, 等. 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J].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5):77-85.
|
[23] |
桂旭君, 练琚愉, 张入匀, 等.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6):619-629.
doi: 10.17520/biods.2019107
|
[24] |
赵志模, 郭依泉. 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
[25] |
刘书颖, 张翔, 徐晶, 等. 基于冗余分析的城市河湖水污染成因及尺度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22, 42(10):4768-4779.
|
[26] |
魏卫东, 刘育红, 马辉, 等.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与草地退化关系冗余分析[J]. 生态科学, 2018, 37(3):35-43.
|
[27] |
邹文涛, 姜艳, 尹光天, 等.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4, 33(2):276-281.
|
[28] |
陈泓宇, 兰明钰, 孙传玺, 等. 粤北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结构与种间关联[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2, 42(5):465-473.
|
[29] |
何志华, 朱岩峰, 邱雅林, 等. 不同人为干预方式对子午岭植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 32(6):87-95.
|
[30] |
李其斌, 张春雨, 赵秀海. 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J]. 生态学报, 2022, 42(17):7147-7155.
|
[31] |
莫雅芳, 王家妍, 陈亮, 等. 不同混交模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35(5):1185-1192.
|
[32] |
盘远方, 梁志慧, 李嘉宝, 等. 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J]. 生态学报, 2021, 41(6):2451-2459.
|
[33] |
张博文, 秦娟, 任忠明, 等. 坡向对北亚热带区马尾松纯林及不同针阔混交林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6):1091-110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2.06.003
|
[34] |
张炜琪, 陈辉, 林文俊, 等. 武夷山针阔混交林的群落多样性[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6, 36(2):136-140.
|
[35] |
周秀英. 闽北山地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3):65-68.
|
[36] |
魏安然, 张雨秋, 谭凌照, 等. 抚育采伐对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5):148-158.
|
[37] |
何欣月, 王宁, 刘均阳, 等. 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随土壤水分梯度变化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31-40.
|
[38] |
黄承才, 张骏, 江波, 等. 浙江省杉木生态公益林凋落物及其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J]. 林业科学, 2006, 42(6):7-12.
|
[39] |
李婷婷, 唐永彬, 周润惠, 等. 云顶山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21, 41(3):1168-1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