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海萍, 徐竹青, 龙志航. 大兴安岭地区重点保护和珍稀动物保护空缺分析[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2):41-50.
|
[2] |
冯晓娟, 米湘成, 肖治术, 等. 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建设及进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34(12):1389-1398.
|
[3] |
肖治术, 陈立军, 宋相金, 等.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与雉类的编目清查与评估[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3):237-242.
doi: 10.17520/biods.2019008
|
[4] |
周以良, 聂绍荃. 中国大兴安岭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1.
|
[5] |
周以良. 中国东北植被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
|
[6] |
徐化成. 中国大兴安岭森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
|
[7]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写组.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
|
[8] |
杜君, 刘永志. 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M].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21.
|
[9] |
盛琪, 董灵波, 刘兆刚. 应用GIS对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的评价——以大兴安岭盘古林场紫貂为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8(6):157-162.
|
[10] |
刘永志, 隋心, 张童, 等. 呼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管理对策[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3):90-92.
|
[11] |
那春子, 张子栋, 牛莹莹, 等. 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兽类多样性研究[J]. 林业科技, 2019, 44(2):5-7.
|
[12] |
郜二虎, 王志臣, 王维胜, 等.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总体思路[J]. 野生动物学报, 2014, 35(2):238-240.
|
[13] |
李汀一, 张明海, 韩俊武, 等. 黑龙江张广才岭西麓野猪种群数量与危害调查及管理对策[J]. 野生动物, 2010, 31(2):99-103.
|
[14] |
朱井丽, 孙雪莹, 张琦, 等. 大兴安岭北坡黑嘴松鸡越冬期种群密度及夜栖地利用[J]. 生态学报, 2019, 39(19):6974-6980.
|
[15] |
姜兴林, 宋光辉. 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M].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6.
|
[16] |
盛琪, 董灵波, 刘兆刚. 应用GIS对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的评价——以大兴安岭盘古林场紫貂为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8(6):157-162.
|
[17] |
金光耀. 长白山地、大兴安岭紫貂冬季生境选择及生境适宜性差异性比较研究[D].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
[18] |
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动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
[19] |
曾浩威, 凌成星, 张军, 等. 基于融合MaxEnt和HSI模型的驼鹿生境适宜性评价[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4):115-122.
|
[20] |
刘浩, 于洪伟, 刘永志. 大兴安岭林区雪兔冬季生境选择研究[J]. 林业科技, 2010, 35(5):34-37.
|
[21] |
唐志强.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 36(2):117-118.
|
[22] |
陈科屹, 何友均, 谢和生, 等.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 38(5):578-586.
|
[23] |
张喜亭, 张建宇, 肖路, 等. 大兴安岭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J]. 生态学报, 2022, 42(1):176-185.
|
[24] |
杜君, 刘永志, 杨立宾, 等. 大兴安岭寒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5):5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