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yers N.How are we doing?[J].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TheEnvironmentalist,2003,23(1):9-15. [2] 马建章.自然保护区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2. [3] 王献溥,崔国发.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崔国发.自然保护区学当前应该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6):102-105. [5] 陈家宽,雷光春,王学雷.长江中下游湿地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十佳案例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 张镱锂,胡忠俊,祁威,等.基于NPP数据和样区对比法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J].地理学报,2015,70(7):1027-1040. [7] 海南省政府.海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N].海南日报,2014(007). [8] 谭业华,陈珍.海南岛的青皮林[J].大自然,2006(4):40-41. [9] 兰国玉,陈伟,周小飞.海南霸王岭青梅林群落特征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9):1861-1868. [10] 刘淑菊,郝清玉.石梅湾青皮林群落结构及天然更新特征[J].林业资源管理,2011(2): 54-59. [11] 李希娟,宋启道,陈秋波.海南霸王岭林区青皮天然林资源与乔木层群落学特征[J].林业资源管理,2008(2):85-89. [12] 李意德,方洪,罗文,等.海南尖峰岭国家级保护区青皮林资源与乔木层群落学特征[J].林业科学,2006,42(1):1-6. [13] 胡玉佳.海南岛天然青梅生长过程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6(2): 47-57. [14] 周亮,张淑红,黄自云.雨林植物——青梅.园林植物,2013(3):68. [15] 胡玉佳.海南岛青梅种群结构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0(2): 91-97. [16] 陈伟,蒋菊生,兰国玉.海南青梅林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06,26(6):67-70. [17] 张宏达.海南岛的青皮林[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3,1(1):141. [18] 杨利.海南省昌江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3. [19] 姚天增,温春生,陈秋波,等.海南昌江、东方、乐东三县市高新农业调查报告[J].热带农业工程,2009,33(2):59-62. [20] 陈玉凯.海南霸王岭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格局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1. [21] 罗文,许涵,李意德,等.海南岛尖峰岭卵叶樟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5):787-790. [22] 王峥峰,安树青,朱学雷,等.热带森林乔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其研究方法的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1998,9(6):575-580. [23] 杨怀,李意德,许涵.海南特有种东方琼楠种群结构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3,32(6):1451-1457. [24] 许涵,庄雪影,黄久香,等.广东省南昆山观光木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8(2):73-77. [25] 张金屯,孟东平.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林不同龄级立木的点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2004,24(1):35-40. [26] 上官铁梁,张峰.山西绵山植被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与种间联结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8,6(4):357-364. [27] 何亚平,费世民,蒋俊明,等.不同龄级划分方法对种群存活分析的影响——以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生存分析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2):448-456. [28] 付永川,向志强,郭丽华,等.环境因子对海南粗榧幼苗种群构件结构的生态效应[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1):64-69. [29] 杜道林,戴志聪,祁珊珊,等.珍稀濒危植物海南粗榧幼苗天然更新动态研究[C]// 董鸣,维尔格.生态学文集.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9. [30] 付永川,杨海荣,郭力华,等.海南粗榧幼苗种群构件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4(6):658-665. [31] 曲仲湘,文振旺,朱克贵.南京灵谷寺森林现况的分析[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52,1(1):18-49. [32] 陈远征,马祥庆,冯丽贞,等.濒危植物沉水樟的生命表和谱分析[J].生态学报,2006,26(12):4268-4272. [33] 陈国科,彭华.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毒药树种群数量特征的比较[J].植物生态学报,2006,30(3):426-431. [34] 黄志伟,彭敏,陈桂琛,等.青海湖几种主要湿地植物的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2):113-116. [35] 闫桂琴,赵桂仿,胡正海,等.秦岭太白红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6):824-828. [36] 王蒙.甘肃小陇山主要植物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7] 刘海丰,桑卫国,薛达元.暖温带森林优势种群的地形生境变异性[J].生态学杂志,2013,32(4):795-801. [38] 张文辉,祖元刚,刘国彬.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J].生态学报,2002,22(9):1512-1520. [39] 莫锦华,李意德,许涵,等.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生态与保护研究[J].热带林业,2007,35(4):22-24. [40] 王贵,赵骥民,郝清玉.石梅湾青皮林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171-174. [41] 李小双,彭明春,党承林.植物自然更新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7,26(12):2081-2088. [42] 彭闪江,黄忠良,彭少麟,等.植物天然更新过程中种子和幼苗死亡的影响因素[J].广西植物,2004,24(2):113-121. [43] 吴伟,张军丽.龙脑香科植物海南青梅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山大学,2006. [44] 胡玉佳.海南岛青梅种群生物学研究简报[J].植物学通报,1986,4(1):95-97. [45] 汪永华,瑚玉佳,翁应云.海南岛青皮林自然保护区[J].植物杂志,2003(5):8-9. [46] 郑道君,李海文,云勇,等.海南龙血树种群生境及自然更新能力调查[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18(6):627-632. [47] 宋萍,洪伟,吴承祯,等.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3):413-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