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汤珧华,李志辉.耐寒性桉树早期选择Ⅰ耐寒性桉树早期选择研究综述[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70-74. [2] 张怡,罗晓芳,沈应柏.土壤逐渐干旱过程中刺槐新品种苗木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变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2):166-169. [3] 潘昕,谢德新,邱权,等.干旱胁迫对两种速生树种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10):84-88. [4] 董蕾,陈博,李吉跃,等.5 个楸树无性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4):30-35. [5] 邱兴,吕小锋,李晓东,等.4个杨树新无性系的抗旱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4):99-108. [6] 伊丽米努尔,艾力江麦麦提,卓热木塔西,等.NaCl胁迫下不同种源胡杨种子萌发特性[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88-94. [7] 李志辉,杨民胜,陈少雄,等.桉树引种栽培区区划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1-9. [8] 高怡然,杨超伟,陈浩,等.干旱胁迫下悬铃木幼苗抗旱性综合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3):45-50. [9] 朱继军,陈必胜,王玉勤,等.苏柳 竹柳等速生能源柳引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90-14291. [10] 刘俊龙,吴中能,欧阳海言,等.竹柳持续淹水后的生长状况及耐水性调查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2,38(1):20-22. [11] 吕德文.竹柳引种试验初报[J].防护林科技,2011(104):42-53. [12] 屈永华,段小亮,高鸿永,等.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光谱定量分析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5):1362-1366. [13] 马毓泉.内蒙古植被(第一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14]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水利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15] 韩建国,潘金山,王培.不同草种草坪蒸散量及各草种抗旱性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1,10(4):56-63. [16] 邹琦.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7] 赵世杰.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07-210. [18] 赵可夫,范海.盐生植物及其对盐渍生境的适应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9] 白善军,李玉娟,健张,等.沿海滩涂竹柳直插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41. [20] 雷廷武,Shainbergs,杨培岭.内蒙古河套灌区有效灌溉及盐碱控制的战略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01(1):48-52. [21] 王文成,郭艳超,李克晔,等.盐胁迫对竹柳种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26(S1):143-146. [22] 张奇才,吴明红,应丽霞.竹柳的特性及其对生态园林的功效[J].河北农机,2011(5):67-69. [23] 徐合军,黄天勇,李军,等.美国竹柳引种及前期生长情况调查[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2):12-14. [24] 刘祖祺,张石城.植物抗性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25] 刘友良.植物水分逆境生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6] 冯玉龙,王文章,敖红.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等五种树种抗旱性的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26(6):16-20. [27] 李中昊,陈阜,文新亚,等.气温上升对河套义长灌域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18(1):61-68. [28] 宋尚平.美国竹柳在黄河三角洲试种成功[N].中国绿色时报,2008-07-01(A03). [29] 安旭,陶联侦,郑丽芳.竹柳嫩枝扦插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0(1):89-94. [30] 孙艳斌,王海娇,武明.竹柳扦插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0(6):97-98. [31] 王世绩,闵曾琪,刘雅荣.十种杨树苗木水分关系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2,18(1):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