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教君, 刘足根. 森林干扰生态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15(10):1703-1710.
|
[2] |
王绪高, 李秀珍, 贺红士.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不同管理措施对落叶松林的长期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9(4):915-921.
|
[3] |
王绪高, 李秀珍, 贺红士, 等. 1987年特大火灾后不同树种种植比例对大兴安岭森林景观的长期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17(5):855-861.
|
[4] |
孙家宝, 胡海清.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群落演替状况[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54(5):30-33.
|
[5] |
Pastor J, Broschart M.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 northern conifer-hardwood landscape[J]. Landscape Ecology, 1990,4(1):55-68.
doi: 10.1007/BF02573951
|
[6] |
牛树奎, 严承高. 林火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C]//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中国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1994: 5.
|
[7] |
周梅, 余新晓, 冯林, 等. 大兴安岭林区冻土及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25(6):91-93.
|
[8] |
马克平.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J]. 生物多样性, 1994,2(3):162-168.
|
[9] |
邱扬, 李湛东, 徐化成. 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J]. 植物研究, 1997,17(4):442-446.
|
[10] |
徐化成, 李湛东, 邱扬.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火干扰历史的研究[J]. 生态学报, 1997,17(4):3-9.
|
[11] |
杨华斌, 韦小丽, 党伟. 黔中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28(3):203-207.
|
[12] |
方志伟. 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群落学特征影响的研究[J]. 林业科学, 2001,37(S1):208-211.
|
[13] |
严超龙, 陶建平, 汤爱仪, 等. 重庆茅庵林场火烧迹地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2(5):140-144.
|
[14] |
韩风林, 布仁仓, 常禹, 等. 大兴安岭白桦-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林下植被群落恢复过程的动态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15,34(2):312-318.
|
[15] |
Nilsson M C, Wardle D A. Understoryvegetation as a forest ecosystem driver:evidence from the northern Swedish boreal forest[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5,3(8):421-428.
doi: 10.1890/1540-9295(2005)003[0421:UVAAFE]2.0.CO;2
|
[16] |
张万里, 李雷鸿. 黑龙江省东部林区森林植物生物多样性与干扰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0,44(5):77-82.
|
[17] |
王丽红, 辛颖, 邹梦玲, 等.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分配格局[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37(12):41-47.
|
[18] |
董和利, 徐鹤忠, 刘滨辉.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主要目的树种的天然更新[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50(1):22-24.
|
[19] |
罗菊春, 王庆锁, 牟长城, 等. 干扰对天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1997,33(6):498-503.
|
[20] |
Greene D F, Zasada J C, Sirois L, et al. A review of the regeneration dynamics of North American boreal forest tree species[J].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1999,29(6):824-839.
doi: 10.1139/x98-112
|
[21] |
席青虎.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天然更新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