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走进阿拉善. ( 2016-10-01)[2018-09-28]. .
|
[2] |
冯金朝, 薛达元, 龙春林. 我国民族生态学研究进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26(2):5-10.
|
[3] |
冯金朝, 薛达元, 龙春林. 民族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4(1):5-10.
|
[4] |
冯金朝, 薛达元, 龙春林. 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23(4):5-10.
|
[5] |
成功, 张家楠, 薛达元. 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框架[J]. 生态学报, 2014,34(16):4785-4793.
|
[6] |
毛舒欣, 沈园, 邓红兵. 生物文化多样性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7,37(24):8179-8186.
doi: 10.5846/stxb201709191676
|
[7] |
苏亚拉图, 哈斯巴根, 红雨, 等. 内蒙古阿拉善盟蒙古族牧民食用野果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自然科学汉文版, 1999,28(4):321-324.
|
[8] |
苏亚拉图, 哈斯巴根. 额济纳荒漠地区苦豆子的饲用价值及民族生态学意义[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23(6):5-6.
|
[9] |
哈斯巴根, 苏亚拉图, 满良, 等. 额济纳蒙古族传统野生食用植物及其开发利用和民族生态学意义[J]. 内蒙古师范大学: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5,34(4):471-474.
|
[10] |
格日乐图, 哈斯巴根. 额济纳旗鸟类及当地蒙古族的相关传统知识[J]. 内蒙古师范大学: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5,34(2):204-209.
|
[11] |
格日乐图, 苏亚拉图, 哈斯巴根. 额济纳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原住蒙古族传统动物学知识和文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21(3):162-168.
|
[12] |
哈斯巴根, 肖笃宁. 内蒙古额济纳蒙古族荒漠景观多样性传统知识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05,22(1):68-73.
|
[13] |
政协阿拉善盟委员会. 阿拉善传统生态文化与低碳经济发展论集[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0.
|
[14] |
马英. 阿拉善长调民歌的生态理想[M].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0.
|
[15] |
赵淑文, 燕玲. 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22(11):167-174.
|
[16] |
燕玲. 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M]. 北京: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1.
|
[17] |
马毓泉. 内蒙古植物志:第2卷[M]. 2版.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1.
|
[18] |
马毓泉. 内蒙古植物志:第3卷[M]. 2版.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2.
|
[19] |
马毓泉. 内蒙古植物志:第4卷[M]. 2版.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3.
|
[20] |
马毓泉. 内蒙古植物志:第5卷[M]. 2版.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4.
|
[21] |
王云霞, 孙志强. 阿拉善盟发展沙产业的可行性分析[J].绿色科技, 2018(7):216-217.
|
[22] |
全国药用植物园联盟,(2010-01-01)[2018-09-28]. http://www.cumplag.cn/index.aspx?lanmuid=64#.
|
[23] |
陈默君, 贾慎修. 中国饲用植物[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