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清奎. 碳输入方式对森林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22(4):1075-1081.
|
[2] |
杜虎, 曾馥平, 宋同清, 等. 广西主要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16,40(4):282-291.
doi: 10.17521/cjpe.2015.0199
|
[3] |
商素云, 姜培坤, 宋照亮, 等. 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表层有机碳组成及其稳定性[J]. 生态学报, 2013,33(2):416-424.
doi: 10.5846/stxb201111301831
|
[4] |
王春燕. 中国东部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D]. 重庆:西南大学, 2016.
|
[5] |
邵月红, 潘剑君, 孙波.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特征及碳库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19(3):24-28.
|
[6] |
滕秋梅, 沈育伊, 徐广平, 等. 桂北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20,39(2):1-12.
|
[7] |
武琳, 黄尚书, 叶川, 等. 土地利用方式对江西红壤旱地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土壤, 2017,49(6):1275-1279.
|
[8] |
文月荣.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矿排土场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酶活性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
[9] |
于法展, 张忠启, 陈龙乾, 等. 庐山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25(3):470-475.
doi: 10.11870/cjlyzyyhj201603014
|
[10] |
王志秀. 贺兰山东麓不同年限葡萄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D]. 银川:宁夏大学, 2019.
|
[11] |
Lefroy R D, Blair C, Strong W M.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with cropping as measured by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from 13C natural isotope abundance[J]. Plant and Soil, 1993,155:399-402.
|
[12] |
沈宏, 曹志洪.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J]. 生态学报, 2000,20(4):663-668.
|
[13] |
王晶, 朱平, 张男, 等. 施肥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3,34(5):394-397.
|
[14] |
薛萐, 刘国彬, 潘彦平, 等. 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活性有机碳与碳库管理指数演变[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42(4):1458-1464.
|
[15] |
蔡太义, 黄耀威, 黄会娟, 等. 不同年限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1,30(9):1962-1968.
|
[16] |
马艳芹, 黄国勤.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9,38(1):129-135.
|
[17] |
阎传海. 安徽省萧县皇藏峪自然保护区评价研究[J]. 农村生态环境, 1997,13(4):12-15.
|
[18]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19] |
徐明岗, 于荣, 王伯仁.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J]. 土壤学报, 2006,43(5):723-729.
|
[20] |
梁启鹏, 余新晓, 庞卓, 等.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19(4):889-893.
|
[21] |
周纯亮. 中亚热带四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初步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22] |
王纪杰. 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特征[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23] |
郭璐璐, 李安迪, 商宏莉, 等. 川西贡嘎山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与组成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39(10):636-643.
|
[24] |
弓文艳, 陈丽华, 郑学良. 基于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碳氮储量垂直分布[J]. 水土保持学报, 2019,33(1):152-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