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Crawford K M, Rudgers J A.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a dominant species interactively affect plant community biomass[J]. Journal of Ecology, 2012, 100(6):1512-1521.
doi: 10.1111/j.1365-2745.2012.02016.x
|
[2] |
张继强, 陈文业, 康建军, 等. 敦煌西湖盐化草甸芦苇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沿水分梯度的分布格局[J].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2):173-176.
|
[3] |
Ochoa-Hueso R, Hernandez R R, Pueyo J J,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hysiology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from semi-arid central Spain are related to soil chemistry and shrub cover[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11, 43(9):1894-1901.
doi: 10.1016/j.soilbio.2011.05.010
|
[4] |
杨龙, 王俊, 黄钰辉, 等. 南亚热带人工林林下芒萁层的凋落物拦截[J]. 热带地理, 2014, 34(2):165-170.
|
[5] |
李娟, 梁瑞龙, 黄大勇, 等. 封山育林对广西南亚热带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广西林业科学, 2014, 43(4):371-377.
|
[6] |
Hallinger M, Wilmking M. No change without a cause-why climate change remains the most plausible reason for shrub growth dynamics in Scandinavia[J]. New Phytologist, 2011, 189(4):902-908.
doi: 10.1111/j.1469-8137.2010.03624.x
pmid: 21226713
|
[7] |
靳虎甲, 马全林, 何明珠, 等. 石羊河下游白刺灌丛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J]. 生态学报, 2013, 33(7):2248-2259.
|
[8] |
胡会峰, 王志恒, 刘国华, 等. 中国主要灌丛植被碳储量[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4):539-544.
doi: 10.17521/cjpe.2006.0071
|
[9] |
李燕丽, 潘贤章, 王昌昆, 等. 2000-2011年广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生态学报, 2014, 34(18):5220-5228.
|
[10] |
况雪源, 苏志, 涂方旭. 广西气候区划[J]. 广西科学, 2007, 14(3):278-283.
|
[11] |
苏宗明, 李先琨, 丁涛, 等. 广西植被[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4:26-87.
|
[12] |
温远光, 李治基, 李信贤, 等. 广西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J]. 广西科学, 2014, 21(5):484-513.
|
[13] |
吴征镒. 中国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257-293.
|
[14] |
温福光. 广西南亚热带气候资源与山地丘陵农业开发[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2, 12(4):44-46.
|
[15] |
喻国忠. 漫谈广西主要土壤[J]. 南方国土资源, 2007, 12(3):39-40.
|
[16] |
苏宗明. 广西天然植被类型分类系统[J]. 广西植物, 1998, 18(3):237-246.
|
[17] |
王育松, 上官铁梁. 关于重要值计算方法的若干问题[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3(2):312-316.
|
[18] |
马克平, 黄建辉, 于顺利, 等.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J]. 生态学报, 1995, 15(3):268-277.
|
[19] |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S4):1-139.
|
[20] |
Raunkiaer C. The Life Forms of Plants and Statistical Plant Geography[M]. Oxford, UK: Clarendon Press, 1934:156-212.
|
[21] |
叶万辉, 曹洪麟, 黄忠良, 等.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274-286.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08.02.005
|
[22] |
贾文雄, 陈京华, 张禹舜, 等. 祁连山北坡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3):661-667.
|
[23] |
邹丽梅.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变化格局[J]. 广西林业科学, 2015, 44(1):36-43.
|
[24] |
李林, 魏识广, 练琚愉, 等. 亚热带不同纬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规律[J]. 生态学报, 2020, 40(4):1249-1257.
|
[25] |
韦燕飞, 何彦谚, 童新华. 广西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格局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15):58-62.
|
[26] |
吴安驰, 邓湘雯, 任小丽, 等. 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8, 38(21):7727-7738.
|
[27] |
刘梦, 陈芳清, 王玉兵, 等. 广西中部7种典型灌丛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 26(2):157-163.
|
[28] |
李娟, 林建勇, 梁瑞龙, 等. 广西平天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 2012, 41(3):24-30.
|
[29] |
沈泽昊, 张新时. 中国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其空间格局的数量分析[J]. 植物分类学报, 2000, 38(4):366-380.
|
[30] |
韦毅刚. 广西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J]. 云南植物研究, 2008(3):295-307.
|
[31] |
王磊, 温远光, 和太平, 等. 广西下雷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广西植物, 2011, 31(1):64-69.
|
[32] |
陈宏伟, 李江, 孟梦, 等. 云南热带山地三种阔叶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生活型谱比较[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 33(4):42-44.
|
[33] |
李家湘, 熊高明, 徐文婷, 等. 中国亚热带灌丛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1):147-156.
doi: 10.17521/cjpe.2016.0212
|
[34] |
李文友, 赵凤霞, 韩学勇. 生活型研究概述[J]. 林业科技情报, 2007(3):20-21.
|
[35] |
赵哲, 许哲, 王瑞, 等. 海南俄贤岭紫毛野牡丹灌丛群落特征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17, 35(2):216-222.
|
[36] |
刘守江, 苏智先, 张璟霞, 等. 陆地植物群落生活型研究进展[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155-159.
|
[37] |
程瑞梅, 肖文发, 马娟, 等. 三峡库区灌丛群落多样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0(2):129-133.
|
[38] |
王立龙, 晋秀龙, 陆林. 旅游扰动下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5, 34(6):177-181.
|
[39] |
张亚茹, 欧阳旭, 李跃林, 等. 我国南亚热带灌丛群落特征及生物量的定量计算[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9):71-79.
|
[40] |
缪绅裕, 李德宁, 叶坚珍, 等. 外来入侵植物簕仔树若干形态和生理生态特性[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6):1306-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