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Jenkinson D S, Adams D E, Wild A. Model estimates of CO2 emissions from soil in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J]. Nature, 1991, 351:304-306.
doi: 10.1038/351304a0
|
[2] |
Houghton J T.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
[3] |
刘世荣, 王晖, 栾军伟. 中国森林土壤碳储量与土壤碳过程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1, 31(19):5437-5448.
|
[4] |
周国模, 刘恩斌, 佘光辉. 森林土壤碳库研究方法进展[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23(2):207-216.
|
[5] |
项文化, 黄志宏, 闫文德, 等. 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功能耦合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 2006, 26(7):2365-2372.
|
[6] |
Dise N B, Matzner E, Forsius M. Evaluation of organic horizon C:N ratio as an indicator of nitrate leachingin conifer forests across Europe[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98, 102(S1):453.
doi: 10.1016/S0269-7491(98)80068-7
|
[7] |
Vitousek P M, Porder S, Houlton B Z, et al. Terrestrial phosphorus limitation:mechanisms,implications,and nitrogen-phosphorus interactions[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0, 20(1):5-15.
doi: 10.1890/08-0127.1
|
[8] |
王绍强, 于贵瑞.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生态学报, 2008, 28(8):3937-3947.
|
[9] |
Chen Xinli, Chen Han Y H, Chen Xin, et al. 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and carbon-cycle enzyme activities under different thinning intensities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s[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16, 107:162-169.
doi: 10.1016/j.apsoil.2016.05.016
|
[10] |
周莉, 李保国, 周广胜.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1):99-105.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05.01.0099
|
[11] |
聂道平, 徐德应, 王兵. 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1997(5):34-41.
|
[12] |
吴昊. 基于生态位分化的秦岭松栎混交林建群种共存机制[J].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5, 37(6):828-836
|
[13] |
宋辉, 刘康, 范亚宁. 秦岭山地森林退化时空变化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1):153-157.
|
[14] |
陆元昌, 张守攻, 雷相东, 等.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J]. 世界林业研究, 2009, 22(1):20-27.
|
[15] |
惠刚盈, Von Gadow K, 胡艳波, 等. 结构化森林经营[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
[16] |
裴允鹏, 张锡山, 刘志田. 次生林综合经营方法[J]. 林业勘查设计, 2000(2):54-55.
|
[17] |
赵中华, 惠刚盈. 21世纪以来我国首创的森林经营方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12):50-57.
|
[18] |
袁士云. 甘肃省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评价研究[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
[19] |
胡雪凡, 张会儒, 张晓红. 中国代表性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对比研究[J]. 森林工程, 2019, 35(4):32-38.
|
[20] |
万盼, 刘文桢, 刘瑞红, 等. 结构化经营对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20, 56(4):35-45.
|
[21] |
侯浩, 张宋智, 关晋宏, 等. 小陇山不同林龄锐齿栎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积累特征[J]. 生态学报, 2016, 36(24):8025-8033.
|
[22] |
安定国. 甘肃小陇山高等植物志[M]. 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5.
|
[23] |
张弓乔, 惠刚盈. 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经营试验样地设计新方法[J].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2):145-151.
|
[24] |
LY/T 1275-1999,森林土壤分析方法[S].
|
[25]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76.
|
[26] |
袁士云, 张宋智, 刘文桢, 等. 小陇山辽东栎次生林的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J]. 林业科学, 2010, 46(5):27-34.
|
[27] |
葛兆轩, 苑美艳, 单博文, 等.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经营模式效果评价[J]. 林业科学研究, 2020, 33(5):38-47.
|
[28] |
万盼. 经营方式对甘肃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林分质量的影响[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
|
[29] |
徐芷君, 刘苑秋, 方向民, 等. 亚热带2种针叶林土壤碳氮磷储量及化学计量比对混交的响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19, 33(1):165-170.
|
[30] |
惠昊, 关庆伟, 王亚茹, 等. 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土壤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5(4):151-158.
|
[31] |
王洪岩, 王文杰, 邱岭, 等. 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地表枯落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林分生长的变化差异[J]. 生态学报, 2012, 32(3):833-843.
|
[32] |
张国庆. 不同经营措施对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33] |
张涛, 罗于洋, 王树森, 等. 近自然经营方式对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 38(2):40-45.
|
[34] |
吴天乐, 戴成栋, 袁巍, 等. 不同经营模式对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湖南林业科技, 2014, 41(2):60-64.
|
[35] |
黄凯璇, 汤新艺, 秦欢, 等. 近自然经营对杉木人工林地被物和土壤碳氮积累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 29(8):1556-1565.
|
[36] |
杨会侠. 不同经营模式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 2017(3):1-5.
|
[37] |
姜沛沛, 曹扬, 陈云明, 等. 不同林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人工林植物、凋落物与土壤 C、N、P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学报, 2016, 36(19):6188.
|
[38] |
杨霞, 陈丽华, 郑学良.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碳、氮和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1, 19(2):108-116.
|
[39] |
吴昊, 邹梦茹, 王思芊, 等. 秦岭松栎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海拔梯度的响应[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28(12):2323-2331.
|
[40] |
汪宗飞, 郑粉莉. 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油松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学报, 2018, 38(19):6870-6880.
|
[41] |
张藤子, 李亚楠, 韩飞燕, 等. 辽西两种油松混交林土壤及油松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0):3061-3067.
|
[42] |
吴昊. 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5):858-869.
|
[43] |
李珊珊, 耿增超, 姜林, 等. 秦岭火地塘林区土壤剖面碳氮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4):1-6.
|
[44] |
Tian Hanqin, Chen Guangsheng, Zhang Chi, et al. Pattern and variation of C:N:P ratios in China's soils:A synthe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J]. Biogeochemistry, 2010, 98(1-3).
doi: 10.1007/s10533-009-9387-8
|
[45] |
王棣, 耿增超, 佘雕, 等. 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氮垂直分布[J]. 生态学报, 2015, 35(16):5421-5429.
|
[46] |
吕金林, 闫美杰, 宋变兰, 等. 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学报, 2017, 37(10):3385-3393.
|
[47] |
仇开莉, 陈文德, 彭培好, 等. 沱江流域内江段土壤有机碳与其他要素的相关性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3):28-31.
|
[48] |
熊毅, 李庆逵. 中国土壤[M]. 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