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希贤.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9, 11(1):7-15.
|
[2] |
吴玉书, 陈因硕, 肖家仪. 滇池地区四万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演变初步研究[J]. 植物学报, 1991, 33(6):450-458.
|
[3] |
段琪彩, 黄英, 柏绍光. 滇池蓄清排污调度方案探析[J]. 水资源保护, 2012, 28(5):75-79.
|
[4] |
温庆忠, 魏雪峰, 孔德昌, 等. 滇池流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3):365-372.
|
[5] |
李俊梅, 龚相澔, 张雅静, 等. 滇池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评估[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3):629-637.
|
[6] |
高伟, 翟学顺, 刘永.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演变与驱动力评估——以滇池流域为例[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8, 40(7):830-835.
|
[7] |
王筱春, 夏雪, 雷轩.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滇池流域生态空间管控[J]. 经济地理, 2020, 40(5):191-197.
|
[8] |
李亚红. 云南省县域经济密度时空差异探究[D].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17.
|
[9] |
王志芳, 高世昌, 苗利梅, 等.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范式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20, 34(3):1-8.
|
[10] |
王巧铭, 田昆, 王雪雷, 等. 高原湿地滇池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探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9(2):274-279.
|
[11] |
余中元, 李波, 张新时. 湖泊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滇池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3):329-334.
|
[12] |
武泽民, 余哲修, 李瑶, 等.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演变及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1, 41(3):122-129.
|
[13] |
李亚. 滇池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8.
|
[14] |
张华, 王宇, 柴金龙. 滇池流域石漠化特征分析[J]. 中国岩溶, 2011, 30(2):181-186.
|
[15] |
金杰.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约束下的优化配置研究[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1.
|
[16] |
庹川, 张璐, 唐磊. 基于湖城共生的滇池流域国土空间格局构建[J]. 城市观察, 2019(5):108-119.
|
[17] |
李红旭, 马玉春, 徐学杰, 等. 滇池面山森林植被生态修复研究[M]. 昆明: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7.
|
[18] |
李恒. 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植被的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 1980, 2(2):113-143.
|
[19] |
杨赵平, 张雄, 刘爱荣. 滇池水生植被调查[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 24(1):27-30.
|
[20] |
田昆, 郭辉军, 杨宇明. 高原湿地保护区生态结构特征及功能分区研究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
[21]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9.
|
[22] |
智长贵, 郑冬梅. 我国森林资源蓄积量及合理采伐量趋势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3):37-42.
|
[23] |
黄贝. 滇池流域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J]. 林业建设, 2009(3):66-70.
|
[24] |
李根保, 李林, 潘珉, 等. 滇池生态系统退化成因格局特征与分区分步恢复策略[J]. 湖泊科学, 2014, 26(4):485-496.
|
[25] |
李杨, 黄育红, 杜劲松, 等. 滇池湖滨湿地保护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 2020, 39(S1):7-10.
|
[26] |
马骏, 阚丹妤, 沙敏, 等. 滇池流域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33):11782-11783.
|
[27] |
LY/T 3179—2020,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S].
|
[28] |
LY/T 1690—2017,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S].
|
[29] |
GB/T 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S].
|
[30] |
韦艳葵. 北京平原地区森林资源状况及经营策略[J]. 林业资源管理, 2022(2):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