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朝枢,徐荣章,张清华.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杜凤国,王欢,杨德冒,等.天女木兰种子形态及生物学特性[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3):269-272. [3]马吉龙,李艳君.天女花种子繁殖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栽培[J].河北林果研究,1999,14(3):238-241. [4]李澎,陆秀君,姚飞,等.天女木兰种子休眠原因的初步探讨[J].种子,2006,25(2):36-39. [5]徐石,陆秀君,李天来.天女木兰组织培养中有效获得无菌外植体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3):127-129. [6]李春武,初从相,于晶波.怎样培育天女木兰[J].林业实用技术,2002(3):18-19. [7]孙佳音,杨逢建,庞海河,等.遮荫对南方红豆杉光合特性及生活史型影响[J].植物研究,2007,27(4):439-444. [8]文军.遮荫对粤西香根草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7. [9]潘远智,江明艳.遮荫对盆栽一品红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6,33(1):95-100. [10]刘宇锋,萧浪涛,童建华,等.非直线双曲线模型在光合光响应曲线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农业基础科学,2005,21(8):76-79. [11]郭起荣,愈志雄,施建敏.华木莲与木莲属两树种光合生理生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5):645-651. [12]许大全.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J].植物生理通讯,1997,33(4):241-244. [13]马志波,马钦彦,韩海荣,等.北京地区6种落叶阔叶树光合特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3):13-18. [14]张玉勋,李建东.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非破环性估测方法的探讨[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1,15(2):177-182. [15]陈圣宾,宋爱琴,李振基.森林幼苗更新对光环境异质性的响应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365-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