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以惠, 牛香, 王兵, 宋庆丰. 云南省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驱动力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3): 21-28. |
[2] |
卞斐, 王红春.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适用性林分形高模型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4): 20-27. |
[3] |
高金萍, 高显连, 孙忠秋, 于慧娜. 新时期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发展对策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0, 0(2): 9-13. |
[4] |
袁昊, 陈宏伟, 齐麟, 房磊, 乔泽宇, 赵福强. 基于landsat影像大兴安岭地区林火烈度时空格局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 0(6): 91-96. |
[5] |
任怡, 许等平, 赵彬柱, 黄国胜, 闫哲.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林业资源管理, 2018, 0(4): 112-119. |
[6] |
肖中琪, 黄建文, 凌成星. 新疆天山西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林地及森林生物量空间变化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8, 0(1): 57-62. |
[7] |
高金萍, 高显连, 孙忠秋, 刘金丽, 李晗.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二类调查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实践[J]. 林业资源管理, 2017, 0(5): 20-27. |
[8] |
刘于鹤. 关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 2016, 0(2): 1-7. |
[9] |
李英, 刘广丹, 龚敏, 赵越 .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及其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6, 0(2): 8-13. |
[10] |
叶荣华, 刘永红, 刘志东, 郝晋文, 倪嶷.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职工人数变化与改革取向[J]. 林业资源管理, 2014, 0(1): 8-15. |
[11] |
苏祖云, 刘义, 艾畅, 曾德梁, 李丝丝, 王军辉, 韩登媛, 费勇, 屠瑾玉. 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的改革实践与思考——以吉林省和龙林业局改革发展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 0(3): 6-9. |
[12] |
龚晓君, 刘萍.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天保工程资金短缺问题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2010, 0(6): 32-35. |
[13] |
李冬生. 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发展管理与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 0(6): 24-27. |
[14] |
韩爱惠, 柏建伟, 智长贵. 遥感植被指数在重点国有林区“三总量”伐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以对鹤立林业局的研究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 0(2): 100-105. |
[15] |
冯凉, 肖建才, 杨洪忠, 周富康 . 四川天保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 2008, 0(4):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