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君, 吕康婷, 胡天祺, 王云阁, 徐刚. 基于机器学习的红树林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J]. 林草资源研究, 2024, 0(1): 65-72. |
[2] |
朱赞, 王勇军, 王建琦, 许玉兰, 丘鑫琪, 万喜.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广西桉树冠层碳储量计量模型构建[J]. 林草资源研究, 2024, 0(1): 88-94. |
[3] |
李青, 苟丽晖, 郑芊卉, 杨喻, 夏朝宗. 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对策研究[J]. 林草资源研究, 2023, 0(6): 18-26. |
[4] |
李莉, 吴悦宏, 肖泽鑫, 纪燕玲, 林文欢, 朱晓武, 范镇贞. 不同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林草资源研究, 2023, 0(6): 113-119. |
[5] |
任晓琦, 侯鹏, 陈妍. 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进展[J]. 林草资源研究, 2023, 0(6): 146-158. |
[6] |
俞虹帆, 施志源. 红树林碳汇交易的市场化及其实现路径[J]. 林草资源研究, 2023, 0(5): 20-28. |
[7] |
王小涵, 何潇, 史景宁.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优轮伐期的经济分析[J]. 林草资源研究, 2023, 0(5): 40-47. |
[8] |
连子文, 黄荣伟, 杜虎, 曾馥平, 彭晚霞, 尹力初. 广西不同林龄软阔林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和储量特征[J]. 林草资源研究, 2023, 0(5): 72-79. |
[9] |
李仲牧, 聂恺宏, 田登娟, 刘胜红, 鲁赛, 李根前. 中国沙棘早衰人工林不同构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4): 62-70. |
[10] |
闫保银, 姜文龙, 范俊俊, 项铮, 黄俊. 基于LiDAR技术的杉木人工林碳储量估算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3): 134-139. |
[11] |
张哲, 张煜星. 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碳达峰和碳汇能力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2): 1-9. |
[12] |
赵忠宝, 耿世刚, 李克国, 刘增强. “双碳”背景下基于碳汇交易的河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2): 10-16. |
[13] |
张绘芳, 朱雅丽, 张景路, 高健, 地力夏提·包尔汉. 基于高分遥感数据的阿尔泰山乔木林地上生物量预测[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2): 104-110. |
[14] |
蓝肖, 郝海坤, 黄开勇, 陈琴, 戴俊, 程琳, 陈仕昌.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碳计量参数[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2): 50-56. |
[15] |
曹庆安, 左勇, 何原荣, 冷鹏.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森林单木位置提取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1): 133-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