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松元.木麻黄对加快海南海防林建设的作用与发展建议[J].热带林业,2007,35(4):10-11,9. [2] 罗美娟.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作用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02,22(3):64-74. [3] 安树青,王峥峰,朱学雷,等.土壤因子对次生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15(2):143-150. [4] 龙斯曼.一个成功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南三林场木麻黄海防林生态经济效益调查[J] .生态学杂志,1986,(3):10-13. [5] 何艺玲,傅懋毅.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J].林业科学研究,2002,15(6):727-733. [6] 叶绍明,温远光,杨梅,等.连栽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联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4):246-250,256. [7]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147. [8] 王伯荪,余世孝,彭少麟,等.植物群落学实验手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00-103. [9] 钱迎倩,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0] 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1] 安树青,王峥峰,朱学雷,等.土壤因子对次生森林群落演替的影响[J].生态学报,1997,1(1):45-50. [12] 杨小波,杨再鸿,于雪标,等.海南岛按树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初探[J].热带农业科学,2007,27(4):54-57,75. [13] 李东海,杨小波,邓运武,等.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地面覆盖物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6,25(6):607-611. [14] 叶功富,徐俊森,林武星,等.木麻黄连栽林地土壤肥力动态与地力维持[J].防护林科技,1996,(专辑):49-53. [15] 郑敬刚,吴国玺,何明珠,等.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3):151-155. [16] 刘富强.山东省沙质海岸防护林群落多样性及其土壤理化性质[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 [17] 杨东.苏北海堤防护林土壤肥力特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