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仲牧, 聂恺宏, 田登娟, 刘胜红, 鲁赛, 李根前. 中国沙棘早衰人工林不同构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4): 62-70. |
[2] |
孙宜, 刘浡洋, 石青松, 陈燕, 包峥焱, 王扬. 白鹃梅属植物抗旱性研究与评价[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2): 79-87. |
[3] |
李志, 周慧娜, 王言歌, 刘震, 王艳梅, 李明婉, 毕会涛. 不同施肥措施对美国木豆树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1): 94-103. |
[4] |
陈小花, 陈宗铸, 雷金睿, 吴庭天, 李苑菱.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沉香冠层重要参数估测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4): 141-147. |
[5] |
张家琦, 郑冬梅, 朱凯. 干旱胁迫对沙米叶片结构性状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2): 157-163. |
[6] |
程伟亚, 张镯漫, 王涵, 蒋海明, 季民, 李银龙. 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国土“三调”差异分析及整合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2021, 0(6): 6-11. |
[7] |
宋丹, 宁明世. 科罗拉多蓝杉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 0(3): 124-131. |
[8] |
宫殷婷, 郑桂莲, 任正兴. 植物夜间气孔导度理论与模拟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 0(2): 137-141. |
[9] |
张敏中. 基于“两图合一”的土地资源调查方法探讨与实践——以拟建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18, 0(3): 40-43. |
[10] |
王敏华, 傅伟聪, 陈梓茹, 朱志鹏, 黄淑萍, 蓝若珂, 董建文. 中视距下福建山地乡村背景林美学质量评价[J]. 林业资源管理, 2017, 0(3): 86-90. |
[11] |
陈聪, 李志良, 罗万业, 张钦源, 曾伟. 不同坡地条件木荷人工林的生长差异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5): 70-75. |
[12] |
周义才, 刘向晖, 孙艳梅, 李丕军, 王天斌. 新疆沙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性及其相关影响的研究——基于多元统计的实证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1): 31-37. |
[13] |
李际平, 邓超, 曹小玉, 费皓柏. 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多功能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1): 60-63. |
[14] |
曹先磊, 吴伟光. 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与固碳能力分析——基于福建、浙江与江西的对比[J].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1): 64-70. |
[15] |
杨子松. 岷江百合种群空间格局信息维数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4, 0(3): 118-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