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哲, 张煜星. 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碳达峰和碳汇能力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2): 1-9. |
[2] |
赵忠宝, 耿世刚, 李克国, 刘增强. “双碳”背景下基于碳汇交易的河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3, 0(2): 10-16. |
[3] |
金钟浩, 刘国良, 肖文发, 于鑫, 曾文洁, 杨欣宇, 程福山, 朱建华. 基于FSOS模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林地利用规划方案探索[J].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zk1): 135-140. |
[4] |
涂玮, 刘钦普. 基于森林碳汇阈值的江苏省旅游碳排放环境风险评价[J]. 林业资源管理, 2022, 0(1): 86-94. |
[5] |
吴恒, 胥辉. 四川省主要乔木林类型碳汇速率及储量动态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21, 0(5): 47-55. |
[6] |
尹晶萍, 张煜星, 付尧, 王雪军. 中国碳排放与森林植被碳吸收潜力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1, 0(3): 53-61. |
[7] |
张玉薇, 张超, 王娟, 李华玉, 白明雄, 杨安蓉. 基于UAV遥感的单木冠幅提取及胸径估算模型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21, 0(3): 67-75. |
[8] |
童慧琴, 龙飞, 祁慧博, 张哲. 基于试点7省市减排的森林碳汇需求潜力预测与仿真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 0(4): 10-17. |
[9] |
杨文奇, 徐颖彤, 徐雅, 张华兵.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 0(4): 143-150. |
[10] |
朱玮强, 顾蕾. 碳汇目标下森林经营决策——以江西省杉木林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17, 0(3): 41-45. |
[11] |
王林, 李树滨, 郑焰锋, 王博宇. 湖北省珍稀森林可持续经营碳汇测算与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6, 0(3): 135-139. |
[12] |
续珊珊.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森林碳汇潜力评价[J].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2): 55-63. |
[13] |
段祝庚, 肖化顺. 基于GLAS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估算研究进展[J]. 林业资源管理, 2013, 0(1): 86-90. |
[14] |
曹庆先, 徐大平, 鞠洪波. 基于TM影像纹理与光谱特征的红树林生物量估算[J]. 林业资源管理, 2010, 0(6): 102-108. |
[15] |
李晖, 李云, 肖忠优, 罗晓敏.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J]. 林业资源管理, 2007, 0(5): 8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