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国华,傅伯杰,方精云.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J].生态学报,2000,20(5):732-739. [2] 贾晓红,周海燕,李新荣.无灌溉人工固沙区土壤有机碳及氮含量变异的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2004,24(4):437-441. [3] 张鹏,陈年来,张淘.黑河上游山地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沙漠,2009,29(3):445-451. [4] 曾永年,冯兆东.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J].中国沙漠,2008,28(2):208-212. [5] 郗婷婷,李顺龙.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6,26(6):519-523. [6] 杨洪晓,吴波,张金屯,等.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172-177. [7] 何英.森林固碳估算方法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22-27. [8] 吕景辉,任天忠,闫德仁.国内森林碳汇研究概述[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8,34(2):43-47. [9]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16(5):497-508. [10] 高锡林,高桂英,张承彬,等.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32-34. [11]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等.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2):243-249. [12] 李怒云,吕佳编译.林业碳汇计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13] 康惠宁,马钦彦,袁嘉祖.中国森林碳汇功能基本估计[J].应用生态学报,1996,7(3):230-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