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管理 ›› 2020›› Issue (1): 108-115.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0.01.014
侯春兰1, 杨瑞1(), 王勇1, 刘志1, 瞿爽1, 文慧1,2, 马思怡1,3, 陈颜明1,3
Chunlan HOU1, Rui YANG1(), Yong WANG1, Zhi LIU1, Shuang QU1, Hui WEN1,2, Siyi MA1,3, Yanming CHEN1,3
摘要:
为草海流域水文生态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的物种组合配置提供依据,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6种林分(云南松林、云南松-滇杨针阔混交林、滇杨林、茶树林、华山松林、杉木林)枯落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测量与室内浸泡法,分析比较其枯落物层厚度、蓄积量及涵养水源过程的差异,并通过坐标分析法综合评价其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总厚度变化范围在1.34~3.26cm之间,蓄积量变化范围在0.62 ~3.53 t/hm 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0.76~5.57 t/hm 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19.05~207.69%之间,其中,未分解层的厚度、蓄积量与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半分解层;持水量、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符合方程:Q=alnt+b,R 2 >0.82;v=kt n, R 2 >0.9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云南松林(0.30)>滇杨林(0.42)>针阔混交林(1.19)>杉木林(1.35)>华山松林(1.51)>茶树林(2.64)。云南松林的蓄积量最大,滇杨林的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的为针阔混交林。从涵养水源功能的角度,云南松和滇杨可作为草海流域植被恢复的首选树种。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