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尚辛亥, 王雪军.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2019, 0(6): 32-37. |
[2] |
卢泽洋, 张月莹, 赵一臣. 民勤绿洲生态赤字动态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18, 0(6): 64-67. |
[3] |
张志忠, 李伟, 张明春, 刘定震. 新时期大熊猫保护地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8, 0(5): 1-7. |
[4] |
刘亚培, 邓华锋, 朱济友, 张璐. 美国国有林森林经营规划及对我国的启示[J]. 林业资源管理, 2018, 0(5): 147-152. |
[5] |
刘拥军, 鲁飞飞, 倪俊艳, 潘启, 邓小红. 内蒙古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 2016, 0(6): 22-25. |
[6] |
黄源, 麦强盛. 基于可拓学方法的云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5): 139-144. |
[7] |
陶泽良, 陈卫洪. 林地资源利用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2): 13-19. |
[8] |
杨开良. 我国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 2013, 0(3): 12-16. |
[9] |
赵丽, 张蓬涛, 姚运肖. 石家庄市土地利用生态位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3, 0(2): 119-124. |
[10] |
邓超颖, 张建萍.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 0(6): 76-80. |
[11] |
陈火春, 楼毅, 郑云峰, 罗细芳. 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 0(4): 13-16. |
[12] |
董乃钧. 对我国森林经营问题的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 0(6): 1-5. |
[13] |
任建武, 刘玉军, 马超, 胡青. 林源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化[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 0(1): 35-39. |
[14] |
刘芳, 郝玉光, 陈炳浩, 刘明虎, 迟悦春. 乌兰布和沙区周边荒漠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 0(5): 90-93. |
[15] |
曾伟生.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的可行途径[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 0(2): 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