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10-28
    目录
    目录和封面
    2023,(5):  0-0. 
    摘要 ( 80 )   PDF (2338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管理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标准化研究
    张博琳, 乔永强, 徐文彤, 唐小平
    2023,(5):  1-8.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1
    摘要 ( 190 )   HTML ( 21)   PDF (1277KB) ( 19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生态旅游领域相关研究为基础,综合分析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要求与标准化面临的问题,确定了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标准框架和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依据现行政策、标准规范中对生态旅游的范围分区、游憩活动、设施建设、活动管理、监测评估等方面的要求,阐释了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标准化是以分区管控和活动强度管控为基础的规范管理,创新性地提出了游憩活动类型、方式、时间、容量等多维度管控方式。在明确管控分区与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监测与管理的相关要求和配套管理措施建议,以利于规范引导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耦合协调性评价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刘楠, 路秋玲, 赵力, 徐冬平, 赵卓妍, 杨智杰
    2023,(5):  9-19.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2
    摘要 ( 166 )   HTML ( 13)   PDF (3915KB) ( 1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健康发展对全面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发展状态,综合评价其协调发展关系,对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及乡村社区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省为例,分析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相互作用机制原理,并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青藏高原5处典型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的耦合性、协调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地建设与乡村社区振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5处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在耦合关系方面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各有不同。3)5处自然保护地中,多数与乡村社区协调度高,呈良性发展趋势;少数与乡村社区的耦合与协调发展状态较差。通过研究,为促进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融合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红树林碳汇交易的市场化及其实现路径
    俞虹帆, 施志源
    2023,(5):  20-28.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3
    摘要 ( 188 )   HTML ( 14)   PDF (995KB) ( 9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过程中,如何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作用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红树林碳汇是全球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贡献者,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认可的、可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汇类型,是建立我国蓝碳交易市场的突破口。实践中,我国红树林碳汇交易案例大多是由政府引导促成,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凸显。为更好地发挥红树林碳汇的潜力,通过分析其市场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认为红树林碳汇交易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并就构建我国红树林碳汇交易市场化路径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红树林碳汇交易的持续性发展。

    研究论文
    天然硬阔叶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财政补贴方案研究
    余松柏, 苏晨辉, 张红爱, 刘道平, 陆康英, 陈邵隆
    2023,(5):  29-39.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4
    摘要 ( 386 )   HTML ( 11)   PDF (1144KB) ( 18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广东省天然硬阔叶林经营数据,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天然林山林价等相关研究成果,对不同林龄时点的现有和潜力天然林进行评估,以资源资产化和价值货币化的方式衡量其可实现的各种生态产品价值。在当前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背景下,提出政府财政补贴作为实现天然林生态产品价值最优途径的建议。该补贴方案可以分为:补贴因生态效能提升导致山林价增值的经济转换价值;补偿或资助由于限伐或停伐导致的经营损失;补助成熟可更新择伐但受限制无法实施的林木经济损失。基于机会成本原理,提出限伐或停伐后科学、公平和公正的财政补贴标准,并与当前实施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发现当前标准严重偏低,存在提升潜力的空间。通过实证分析可知:采用的方法科学合理,可为制定和修订生态效益财政补偿政策提供技术参考,并为自然保护地建设中集体和个人天然林木的流转赎买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自然保护地的生态资产公共价值核算提供实用的方法借鉴。

    科学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优轮伐期的经济分析
    王小涵, 何潇, 史景宁
    2023,(5):  40-47.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5
    摘要 ( 131 )   HTML ( 20)   PDF (1365KB) ( 1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落叶松木材碳汇复合经营的最优轮伐期以及林地期望值影响因素,为服务“碳中和”战略的人工林多目标经营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华北地区4个省份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第六次至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108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基于弗斯曼模型在3种气候情景下定量分析木材价格、碳汇价格和贴现率对最优轮伐期与林地期望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兼顾木材碳汇收益复合经营的最优轮伐期为27 a,碳排放浓度增加会缩短最优轮伐期并降低林地期望值;2)木材价格变动不会改变最优轮伐期,碳汇价格的上涨可以延长最优轮伐期,每吨碳汇价格增长100元,最优轮伐期延长1 a;3)贴现率增加会导致最优轮伐期缩短和林地期望值下降。在当前全球气候稳定性发生改变的背景下,有必要建立包含气候因子的最优轮伐期模型,从而减少未来人工林碳汇经营决策中的不确定性。

    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析研究
    张国丽, 慈雪伦, 杨雪清, 蒋春颖, 孙志超, 孟海丁
    2023,(5):  48-55.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6
    摘要 ( 163 )   HTML ( 7)   PDF (1424KB) ( 11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对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和易发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第一次全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分析2011—2020年31个省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选取可燃物、气象条件和地形等林火驱动因素,通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31个省份的林火易发性分析模型。结果显示:1)2011—2020年31个省份林火发生次数和火场面积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地理分区差异显著;冬春季森林火灾占比达85.48%。2)单位面积总可燃物载量是林火易发性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其次是月平均气温、月最小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降水。3)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和准确度(ACC)分析模型精度,AUC值和ACC值分别为0.87和0.84,说明易发性模型精度较高。4)31个省份的林火易发性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差异,东北、西南和华东地区以高和中高易发性等级为主,华中和华南地区以中低易发性等级为主,华北和西北地区以低和极低易发性等级为主。

    广西林火驱动因子及预测模型研究
    巨文珍, 韦龙斌, 彭泊林, 李常诚, 潘婷
    2023,(5):  56-62.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7
    摘要 ( 117 )   HTML ( 6)   PDF (1102KB) ( 10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了解林火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并对林火进行预测,能为当地森林火灾的预防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1—2020年的历史火灾数据集,以及气象、地形、人为活动和可燃物载量等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来探究广西林火发生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同时选择最优模型对研究区内森林火灾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月平均降雨量、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林区建筑物数量是影响广西森林火灾发生最显著的因子;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AUC值均在0.85以上,机器学习模型的精度要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高(SAUC=0.92)。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全区林火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桂西北、桂北、桂西南地区的林火发生风险最大,预测结果契合广西实际,能够为广西的林火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今后,应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控力度并提高对极端天气的预警防范能力,以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

    增城林场不同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谢卓洪, 陈佩彤, 符式培, 陈岸军, 李威, 梁新玲, 雷敏, 刘萍
    2023,(5):  63-71.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8
    摘要 ( 124 )   HTML ( 3)   PDF (1301KB) ( 1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50个标准地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50个标准地划分为不同群落类型;其次,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判断不同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最后,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增城林场不同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增城林场植物包括84科189属270种,可分为10种植物群落,其中优势群落为“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黧蒴锥+鹅掌柴+九节群落”和“杉木+木荷+淡竹叶群落”。2)各植物群落类型α-多样性差异较大,“白楸+鹅掌柴+乌毛蕨群落”“杉木+木荷+淡竹叶群落”α-多样性最丰富,“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等群落次之,“巨尾桉+莠竹群落”最简单;“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相对其它群落来说,其平均β-多样性指数最高,说明与其他群落的种间竞争最小,群落稳定性最强。3)林分郁闭度和优势树种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极显著,林分密度与海拔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显著。综上所述,“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综合植物多样性最佳。通过调整优势树种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可将林分朝“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方向改造,以进一步丰富植物多样性和增强系统稳定性。

    广西不同林龄软阔林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和储量特征
    连子文, 黄荣伟, 杜虎, 曾馥平, 彭晚霞, 尹力初
    2023,(5):  72-79.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09
    摘要 ( 121 )   HTML ( 4)   PDF (1313KB) ( 8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广西各个林龄阶段软阔林细根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储量,以5个龄级典型软阔林为研究样点,采集各样点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细根并进行室内测定,研究各林龄阶段下不同土层的软阔林细根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广西软阔林细根C含量随林龄和土层变化不发生显著性变化;细根N,P含量随林龄变化差异显著,最高值均出现在成熟林阶段,最低值分别出现在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2)随林龄的增长,细根C/N出现下降的趋势,C/P和N/P整体上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3)软阔林各龄级细根生物量和C,N,P平均储量在0~40 cm土层分布为7.77~12.26 t/hm2,3 324.18~4 974.21 kg/hm2,44.06~103.36 kg/hm2,7.19~13.62 kg/hm2。4)软阔叶林细根生物量和C,N,P储量随土层加深和林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软阔林细根生长总体上受到氮元素限制,在软阔林各龄级阶段中均应着重对其氮素进行补充。通过研究,以期为广西软阔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技术应用
    基于Meta分析的庆阳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高珊珊, 谌玉洁, 海新权
    2023,(5):  80-88.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0
    摘要 ( 110 )   HTML ( 7)   PDF (1078KB) ( 7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对庆阳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首先,通过效益转移法中的Meta分析法,建立Meta回归分析数据库;其次,构建回归模型进行效益转移评价,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庆阳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参考值为122.07亿元(2015年时的参考值),其中涵养水源、林木养分固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对森林价值评估有显著影响;2)研究地所属区划、评估方法、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等都是影响庆阳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因素,评估时要充分考量;3)使用误差检验法,其结果表明Meta回归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和实际真实值之间一致性较高,可见,使用该模型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效。

    广西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何彬元, 曾嵘, 戴蒲英, 潘丹, 方园园, 韦立权
    2023,(5):  89-97.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1
    摘要 ( 109 )   HTML ( 4)   PDF (1053KB) ( 8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城市建设进入了助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持续推进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按照国家森林城市管理办法和森林城市评价的要求,以广西为研究对象,从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组织管理、地域特色等6个维度构建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障碍度模型测度广西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和障碍度。结果表明:近10多年来,虽然广西森林城市发展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森林网络、森林健康和地域特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较高,但组织管理、生态文化和生态福利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的空间还较大。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创森”、强化生态文化建设、挖掘地域特色,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广西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

    基于SBE法的毛竹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及经营管理
    周璞, 王瑞辉, 刘凯利, 周阳超, 沈兴
    2023,(5):  98-104.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2
    摘要 ( 105 )   HTML ( 0)   PDF (1046KB) ( 1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景度评价法(SBE法)是目前应用最为成熟普遍的森林景观评价方法。以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毛竹林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拍摄景观照片,采用SBE法对景观质量进行评判。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6个与景观质量显著相关的景观要素,贡献大小依次为枯落物(30.4%)、立竹密度(28.5%)、枯竹倒秆(16.8%)、林下层统一度(16.1%)、枝下高(5.2%)和平均胸径(3.0%);应用多元数量化运算,构建出毛竹林林内景观评价量化模型,并根据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林间清理、间伐、修枝和林下种植等管理措施。通过研究,以期为毛竹林景观质量提升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古树资源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张中一, 刘慧娇, 褚蓉蓉, 冯国庆, 董家鑫, 高祥斌, 吕梦缘, 陈国豪
    2023,(5):  105-112.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3
    摘要 ( 155 )   HTML ( 7)   PDF (4855KB) ( 1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古树资源特征、空间分布类型以及对其分布特征产生影响的因素,更好地服务城乡生态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以聊城市古树资源为例,通过ArcGIS中的渔网分析与核密度分析,研究古树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和分布密度,分析土地覆盖类型,以及人口密度、传统村落、古树文化对古树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聊城市古树共有687株,其中,一级古树65株、二级古树79株、三级古树543株;优势种为侧柏、国槐和枣树等;树高、胸径、冠幅分别集中于>10.0~15.0 m,<1.0 m,>5.0~10.0 m区间范围;正常株数占总株数的71.47%,衰弱株数占总株数的23.73%;古树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包含1个高密集区和6个次密集区,总体呈现“南多北少”、“散点状与多组团状”的古树分布格局。通过研究分析,以期为聊城市古树资源管理、保护提供参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区数字孪生应用研究
    孟先进, 林寿明, 秦琳, 黄宁辉, 丁胜, 薛亚东, 罗勇, 杨廷栋
    2023,(5):  113-121.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4
    摘要 ( 196 )   HTML ( 19)   PDF (12854KB) ( 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设“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数字孪生示范区”,通过点云生成树木三维建模技术,对示范内的核心区位树木进行1∶1仿真。以倾斜摄影获取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数据为底,结合三维树木、建筑和地形等模型构建高精度与标准地理位置的3D森林场景;接入4个智能综合监测点的物联网数据,并在虚拟3D森林场景里表达出来,实现虚拟3D森林场景与现实森林场景的深度融合;结合林木生长模型,模拟出森林的未来状态,构建集数据采集、模型建立、仿真分析和未来预测于一体的沉浸交互式数字孪生系统。通过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可为建设广东省数字孪生林业一张图提供技术示范和解决方案。

    研究简报
    大理市森林景观形态与热环境的动态研究
    张顺敏, 黄晓园, 刘俊泽, 陈蓉, 李翔
    2023,(5):  122-132.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5
    摘要 ( 100 )   HTML ( 3)   PDF (10175KB) ( 9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6年、 2016年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大理市地表温度(LST)。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将森林景观分为7种类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探索大理市森林景观形态与热环境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2016年大理市LST较2006年明显增加,且森林景观与热环境之间存在季节性差异,不同季节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强度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2)森林景观空间形态格局显著影响热缓解特征,2006年,为核心>支线>边缘>桥接>孔隙>孤岛>环岛;2016年,为核心>支线>边缘>孔隙>孤岛>桥接>环岛。3)GWR模型拟合效果优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更能体现出森林景观与热环境的动态关系。在城市化过程中,可结合实际,调整景观布局,以缓解城市热环境现象。

    海南热带雨林代表性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吴庭天, 陈毅青, 陈宗铸, 雷金睿, 陈小花, 李苑菱
    2023,(5):  133-141.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6
    摘要 ( 102 )   HTML ( 1)   PDF (8815KB) ( 1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系统代表性种群在生态预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开展代表性种群评估是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关键基础。以适宜生境分析为切入点,重点解析海南热带雨林代表性种群的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部分区域潜在分布的热带雨林代表性种群数量在10~25种之间,分布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83.86%;2)代表性种群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和植被类型因素影响较大,种群分布数量整体由高海拔向低海拔、由原生林向次生和人工林递减辐射分布;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虽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但仍有较大面积的代表性种群高热点分布区域未纳入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需加强对此类地区的关注和重视。代表性种群的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现状特征,研究成果可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规划、热带雨林修复、代表性种群保护等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蓄积量数据对接方案分析研究
    白星雯, 胡晟, 布日古德, 阳帆
    2023,(5):  142-147.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7
    摘要 ( 147 )   HTML ( 7)   PDF (984KB) ( 1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两种监测体系因调查目的及方法不同,因此监测获取的森林资源数据存在不一致。鉴于此,以保定市为例,开展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蓄积量数据对接方案分析研究。采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分树种组构建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通过模型反演更新调整保定市内所有小班蓄积量信息,从而获取保定市各县(市、区)森林蓄积量信息;采取平差调整法实现保定市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接。研究结果显示:1)分树种组研建的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评价指标均表现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2)相比二类调查而言,采用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获取的保定市森林单位蓄积量(34.98 m3/hm2)与一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比,其精度为91.06%,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对误差,表明了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值的可靠性;3)对模型预估值进一步进行平差调整后,最终实现了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成果对接,表明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可见,研究的技术方案可为各省级行政区历年小班蓄积量监测数据对接更新及今后实现“一套数,一张图”提供技术方法参考。

    榕属植物在广东省古树名木中的地位和价值研究
    陈芳, 罗广军, 杨佐兵
    2023,(5):  148-154.  doi:10.13466/j.cnki.lczyyj.2023.05.018
    摘要 ( 103 )   HTML ( 7)   PDF (986KB) ( 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榕属(Ficus)古树名木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榕属植物资源在广东省古树名木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种类组成、树龄组成、分布特征和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按属分类,榕属古树和榕属名木在广东省古树和名木中的数量最多。榕属古树占广东省古树总数的29.13%,榕属名木占广东省名木总数的14.86%。2)榕属古树有20种,超过1 000 a的榕属古树有3种;榕属名木有4种。3)湛江市的榕属古树数量最多,占广东省榕属古树总数的13.84%;韶关市的一级和二级榕属古树最多,分别占广东省同级榕属古树总数的25.23%和16.55%。4)榕属古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经济、药用、科研和生态价值,并且许多价值潜力还有待人们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