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10-28
    综合管理
    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监督的思考
    冯磊, 刘芬, 潘自力
    2017,(5):  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1
    摘要 ( 262 )   HTML ( 5)   PDF (933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森林资源监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认为当前森林资源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职能定位较低、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监督方式方法落后、人才缺乏等。以问题为导向,从强化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职能、创新体制机制、改进监督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森林采伐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研究
    欧阳君祥, 李宇昊, 吴小群, 曹娟
    2017,(5):  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2
    摘要 ( 343 )   HTML ( 6)   PDF (952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采伐限额管理为核心的森林采伐管理体系为保证我国森林数量持续增长和质量不断提升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因对森林采伐管理的内涵认识不到位,社会上对我国现行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木材运输制度等出现了不同看法。针对以上情况,通过对森林采伐管理的部分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采伐管理政策、加强和规范采伐管理提供参考。

    开展森林经营人才教育培训的探讨
    吴学瑞
    2017,(5):  9-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3
    摘要 ( 317 )   HTML ( 3)   PDF (953KB) ( 23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才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全面开展森林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支撑。针对我国森林经营专业人才匮乏、培训制度尚未健全、培训基础薄弱等问题,结合国家林业局森林经营人才培训计划和近年来开展的森林经营培训工作,探讨和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经营人才教育培训现状、森林经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森林经营教育培训成效及问题,提出了加强森林经营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吴后建, 但新球, 程红, 吴照柏, 刘世好, 吴协保, 王昊琼
    2017,(5):  14-1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4
    摘要 ( 630 )   HTML ( 10)   PDF (1163KB) ( 3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城市建设已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概述了中国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把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发展划分为起步探索、规范推进和蓬勃发展3个阶段;梳理了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分别从管理层、建设层和规划研究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目的是为推动中国国家森林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科学研究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二类调查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实践
    高金萍, 高显连, 孙忠秋, 刘金丽, 李晗
    2017,(5):  20-2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5
    摘要 ( 370 )   HTML ( 3)   PDF (2512KB) ( 1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是我国建立地方森林资源数据本底、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基础性工作。当前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二类调查工作,但存在与二类调查业务融合不够、功能零碎分散、各业务流程彼此脱节,以及卫星遥感等新兴技术方法未得到充分挖掘应用等问题。结合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二类调查业务需求,研发了二类调查成果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了二类调查数据流与业务流的统一,解决了传统软件外业调查、内业质检、成果统计彼此脱节问题,实现三维GIS、仿真模拟、海量存储等新技术方法与地面调查、树种建模等调查成果一体化应用,并将研发结果应用于2016—2018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二类调查实践工作。

    人工林经营中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的探究
    李锐, 李际平, 张利利
    2017,(5):  28-3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6
    摘要 ( 309 )   HTML ( 4)   PDF (2559KB) ( 17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小班水平上的划分方法,将小班看做是林分中的“单木”,相邻小班之间的边缘效应近似模拟了林分中“单木”与“单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GIS构建森林耦合体。通过复杂网络将之抽象化为森林耦合网络,利用已构建的森林耦合网络结构稳定性模型,针对人工林的林学特征与经营方式,探究人工林经营中森林结构稳定性的优化调控。研究结果表明:1)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面积较大的、林分质量较差的小班时,可将其更新为面积较小的小班,在小班上选择性更新与周围小班不同的树种,使面积较大的小班逐渐演替为“混交”的面积较小的小班。这一过程平衡了面积较大的小班周围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2)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林窗时,可以在林窗中补植与周围优势树种不同的林木。这一过程降低了林窗周围节点的介数,平衡了整个网络的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研究森林耦合网络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解决小班如何在有限空间内的合理布局,旨在为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如何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同时又兼顾林业生产的可操作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元立木材积表的适用精度检验方法探讨
    杜德鱼
    2017,(5):  35-3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7
    摘要 ( 526 )   HTML ( 2)   PDF (1047KB) ( 3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长期使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其适用精度如何,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4年陕西省的栎类(Quercus spp.)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其采用的4个栎类一元材积表的适用精度检验方法进行探讨。利用栎类样地的466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数据,以及全部平均高测定样木的1 447组胸径和树高成对数据,按2套方案分别建立4个栎类的新的树高曲线,从而形成4个新的一元材积表,并与原来的材积表进行对比,计算总体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原一元材积表有2个的估计误差在±3%以内,另外2个的估计误差超出了±5%,误差最大的达到了-10%左右。因此,长期使用固定不变的一元材积表可能会导致材积估计结果出现偏差,建议每10年或20年对一元立木材积表(模型)进行适用精度检验,对偏差过大的一元材积表应该及时予以修正。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生长过程研究
    赵娱, 张菲, 许中旗, 张岩, 程顺, 崔同祥
    2017,(5):  39-4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8
    摘要 ( 488 )   HTML ( 8)   PDF (1487KB) ( 1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Pinus sylvesris.var.mongolica)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对不同地位级条件下樟子松的胸径和树高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樟子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最初的10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9~10a生左右达到最大值,约为0.90~1.20cm/a,之后逐渐下降,到20a生之后趋于稳定,年生长量约为0.4~0.5cm/a。应对10~20a生的樟子松人工林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以促进胸径的生长。2)与胸径相似,樟子松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也在12~13a生之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13a生左右达到最高,年生长量可达69.99cm/a,之后略有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在40cm/a上下波动。3)I地位级条件下樟子松的胸径及树高生长量明显高于II地位级。4)塞罕坝地区樟子松的年生长量高于年龄相近的大部分其他地区,包括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

    高寒沙地优势防护林筛选研究
    冯莉莉, 贾志清, 李清雪, 何凌仙子, 杨凯悦
    2017,(5):  45-5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09
    摘要 ( 320 )   HTML ( 2)   PDF (1607KB) ( 1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寒沙地优势防护林筛选对于治理沙化土地,减少沙漠化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观测数据和专家知识,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不同防护林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选择出高寒沙地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优化的防护林类型,结果表明,从流动沙丘的中间锦鸡儿、柠条和沙蒿中选择中间锦鸡儿和柠条,从丘间地的赖草、柽柳、乌柳、乌柳+沙柳混交林、乌柳+小叶杨混交林中选择乌柳和乌柳+沙柳混交林可以更好地实现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林火对北方森林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南鹏辉, 曹宁阳, 齐麟, 苏宝玲
    2017,(5):  52-6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0
    摘要 ( 351 )   HTML ( 7)   PDF (1989KB) ( 2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火干扰是驱动北方森林生态系统更新、演替以及物质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林火的发生,显著地改变了北方森林地表以及土壤表层生物量和碳密度。然而,我们对林火是否对北方森林深层土壤(40cm以下)这个储量巨大的碳库的影响却缺乏关注。以大兴安岭呼中林区2010年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并以相邻同等立地条件的未过火区为对照,通过样地调查、实验室分析,对林火对北方森林深层土壤碳密度的影响以及其与驱动因子的关系做了分析。结果显示:火烧迹地土壤有机碳随深度的分布规律与未火烧对照样地有显著差异,其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密度显著低于未火烧区(n=56,P<0.001);火烧迹地深层土壤有机碳中微生物量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未火烧迹地(n=56,P<0.01),而土壤碳氮比、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未火烧样地(n=56,P<0.01);火烧迹地深层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未火烧样地(n=56,P<0.001),而土壤温度和pH值则显著高于未火烧迹地(n=56,P<0.001)。由此可见,林火显著地降低了北方森林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稳定性,并使土壤温度增加,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最终导致了深层土壤有机碳分解加速,储量下降。

    拉萨半干旱河谷区宜林地土壤水分影响因子分析
    李永霞, 邱邦桂, 杨小林
    2017,(5):  61-6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1
    摘要 ( 285 )   HTML ( 1)   PDF (954KB) ( 20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水分是植被成活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探究拉萨半干旱河谷宜林地土壤水分影响因子,可为区域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了河滩地、阶地和坡麓地3种地类7个典型宜林地立地类型,通过实地调查,选择土壤性状、地形地貌、植被类型三大类环境要素10个土壤水分影响因子,采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土壤水分的主导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种地类土壤水分环境影响因子关系存在一定差别,河滩地、阶地表现基本一致,土壤含水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显著;坡麓地土壤水分与环境因子显著相关,环境因子间相关性也明显。影响河滩地、阶地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为土壤性状、其次为植被类型;影响坡麓地土壤水分因子地形地貌最强、植被类型次之、最后为土壤性状。土壤水分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种地类主成分明确,对土壤水分解释明显,地形、植被、土壤是影响拉萨半干旱河谷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

    喀斯特高原山地区水源涵养林土壤及凋落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秦仕忆, 喻阳华, 邢容容, 王璐
    2017,(5):  66-7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2
    摘要 ( 259 )   HTML ( 2)   PDF (995KB) ( 10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明石漠化区水源涵养林凋落物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养分状况。以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银白杨(Populus alba)林、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林、银白杨(Populus alba)+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林、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银白杨(Populus alba)林、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林为对象,研究凋落物与土壤OC,TN,TP化学计量特征及内在关联。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OC,TN,TP含量分别是25.02,1.56,0.33mg/g;凋落物OC,TN,TP含量分别为407.09,16.07,2.06mg/g。2)土壤C:N为15.13,C:P为78.40,N:P为5.17;凋落物C:N为25.67,C:P为212.87,N:P为8.38;C:N,C:P,N:P均呈凋落物层>土壤层。3)凋落物层、土壤层C:P与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C:N与凋落物C:N,N:P分别呈极显著正、显著负相关。4)该区土壤N,P养分亏缺,凋落物呈低C高N高P格局,土壤固持养分能力不强。

    黑龙江人工落叶松林分蓄积量 生物量和碳储量建模
    李屹
    2017,(5):  74-7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3
    摘要 ( 345 )   HTML ( 5)   PDF (1086KB) ( 14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分水平的计量数表是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必不可少的度量衡。利用黑龙江省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的53个人工落叶松(Larix spp.)样地实测数据,结合已经颁布实施的《落叶松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行业标准,建立了林分水平的基于断面积和平均高的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确定系数(R2)在0.91以上,平均预估误差(MPE)在4%左右,可以满足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精度要求;提出的建模方法,也适用于建立其它地区或其它树种的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

    绿洲农田防护林带根生物量调查方法
    赵英铭, 雷渊才, 杨文斌, 包春燕, 高君亮, 黄雅茹, 张鸿怿
    2017,(5):  78-8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4
    摘要 ( 302 )   HTML ( 2)   PDF (1429KB) ( 16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固碳可减缓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故碳汇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我国人工林已成为林业主体,西北地区将成为未来人工造林的主要区域,但西北碳汇和生物量的研究较少,为探明西北地区人工林碳汇功能,且不破坏原有基础设施,特开展本项研究。以绿洲田渠林路式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为调查对象,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按照胸径、树高由小到大,由胸径、树高与相对应的根生物量建立生长模型,以此模拟林带生物量增长过程。对根生物量调查,采取6个步骤和相应计算公式,设计了一种田渠路林式农田防护林带根生物量调查计算方法,最终建立了由胸径、树高与根生物量的增长模型,其中胸径与主根、侧根、根生物量模型分别为$W=0.0268D_{1.3}^{2.1717},W=0.0191D_{1.3}^{2.1346},W=0.0465D_{1.3}^{2.1557}$。模型经检验,回归关系极显著,与以往模型相比更可靠实用。

    晋江灵源山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探讨
    杨皖乔, 郑世群, 刘梦昕, 刘金福, 何中声, 徐道炜
    2017,(5):  86-9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5
    摘要 ( 315 )   HTML ( 2)   PDF (971KB) ( 2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表明,晋江灵源山118科363属507种维管束植物中,有外来入侵物种16科39属43种,分别占13.56%,10.74%和8.48%。其中,菊科最多,有16种,占37.19%;生活型以草本最多,有34种,占79.07%;原产地以美洲最多,有32种,占74.42%;引入途径以无意传入最多,有28种,占65.12%。通过对灵源山41个样地的调查分析发现,假臭草入侵最严重;在各种森林植被中,巨尾桉群落外来入侵现象较严重。基于灵源山外来入侵植物发展现状,揭示了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提出生态保护建议与防治对策。

    根河地区森林火灾后生态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石亮, 周梅, 冯倩倩, 王梓璇, 贺敏, 赵鹏武
    2017,(5):  93-10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6
    摘要 ( 296 )   HTML ( 1)   PDF (1123KB) ( 10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火灾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但森林火灾过后的生态状况,对于灾后生态恢复以及相关林业活动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构建森林火灾后生态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根河地区森林火灾后的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式进行分析,以及对指标的文献筛选、频度统计、可行性理论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初步构建了以森林火灾后生态恢复现状评价为目标,以生产力、更新能力、土壤条件、微生物因子、气象与立地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为要素层,由23个指标构成的根河地区森林火灾后生态现状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这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可以达到使用最少的指标反映最大量原始信息的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潘洋刘, 曾进, 文野, 晏琪, 刘苑秋
    2017,(5):  101-10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7
    摘要 ( 410 )   HTML ( 7)   PDF (963KB) ( 20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构建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准则层,9项一级指标层,30项具体指标,并明确了各指标的内涵及其权重值;参照国家标准及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相应指标的评分标准。根据不同指标的特性与评价依据来源,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并制定了与评价结果相对应的评价等级。

    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成都市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高丽楠
    2017,(5):  108-1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8
    摘要 ( 637 )   HTML ( 19)   PDF (1048KB) ( 67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收集的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的相关图片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及其高德图片和ArcGIS软件,结合实地调查,采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斑块特征指数等指标,对其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总面积为200.04hm2,草地和湖泊是湿地公园的主要景观类型,其面积为123.52hm2和26.31hm2,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分别为61.75%和13.15%;斑块数量(NP)和斑块密度(PD)所反映的湿地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基本一致,其中道路(NP=85个、PD=42.49个/100hm2)和草地(NP=48个、PD=24.00个/100hm2)破碎化程度较高;湿地公园的平均斑块形状指数(MSI)和平均斑块分维数(MPFD)的结果显示,河流(MPFD=1.43,MSI=12.21)的斑块形状较为复杂,灌丛(MPFD=1.07,MSI=1.50)的斑块形状最规则;湿地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为1.31,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值为0.63,说明研究区域景观水平多样性相对较高,但斑块空间分布不均匀,优势斑块较明显。

    技术应用
    基于灰色理论的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预测
    许鲁东, 刘福辉, 黄朝法, 施晓春, 蔡杨新, 陈信旺, 郑德祥
    2017,(5):  114-11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19
    摘要 ( 301 )   HTML ( 2)   PDF (969KB) ( 2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福建省2005—2015年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计算福建省林业三大产业产值与总产业产值的关联度,进而分析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福建省林业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福建省林业三大产业产值与总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56 4,0.941 5,0.765 4,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第三产业次之的林业产业结构格局;在未来十年中,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其产值将超过第一产业,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新格局。

    微信小程序在森林公园导览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陈烨, 刘群阅, 尤达, 张逸, 林毅伟, 兰思仁
    2017,(5):  120-12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20
    摘要 ( 385 )   HTML ( 3)   PDF (1114KB) ( 1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导览系统是森林公园诸多要素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景区服务功能、解说功能、引导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导览系统进行调研,并以实地调查和随机访谈为主要手段,总结得出公园景区的导览系统存在识别性低、内容少,以及标牌错置、数量不足、易损坏、缺乏互动等问题。探讨了应用微信小程序技术来完善森林公园导览系统,并对未来智慧公园的展望进行了阐述。

    研究简报
    基于CDM机制对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的探析
    孙清芳, 马燕娥, 刘强
    2017,(5):  125-12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21
    摘要 ( 329 )   HTML ( 5)   PDF (949KB) ( 2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述了我国CDM项目的类型分布情况及优劣势,分析了基于CDM的国内外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当前CDM林业碳汇项目的分布和减排效应做了概述,旨在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耿松涛, 李丽, 张成琳
    2017,(5):  129-13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22
    摘要 ( 505 )   HTML ( 16)   PDF (1156KB) ( 4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球森林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建立先进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简述其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概况和发展优势,融入旅游+、互联网+、创新和创业四大理念,从产业发展、管理投资、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宣传推广和区域合作等6个角度探究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最后依据模式提出了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具体实践进路。

    湿地空间指标与生态指标研究
    任意, 赵一臣, 金娇, 高志红, 刘晓璐
    2017,(5):  135-14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7.05.023
    摘要 ( 354 )   HTML ( 2)   PDF (963KB) ( 18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型。由于长期的人类行为与自然过程,湿地空间格局在逐年发生改变。空间结构的变化往往会直接作用于内部景观类型、生物类型及其平衡关系与多样性关系。近些年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湿地的围垦与开发,均属于影响空间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合理评价空间变化结果,以及采用哪些指标评估空间结构演变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从空间结构指标与生态效应指标的关系出发,探讨空间结构与生态效应的关联,旨为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