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8-28
    综合管理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灌木林发展的思考
    高建利, 张小刚
    2018,(4):  1-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1
    摘要 ( 393 )   HTML ( 13)   PDF (3497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重目标,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在空间上要求布局合理,树种林分具备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发展需科学研究防护林学,加大保护力度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这就需要在防护林建设区域大力开展片状防护林近自然经营研究,加快发展乡土树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在干旱半干旱区要提倡加大营造乡土灌木林,实行灌乔草相结合。从灌木林建设在三北工程中的发展前景、发展现状、重要作用及加快三北工程灌木林建设的基本思路几方面阐述了对灌木林建设的思考,为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做出有益的努力。

    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策略思考
    王道阳, 乔永强, 张博琳, 赵思媛, 张宏巍
    2018,(4):  6-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2
    摘要 ( 363 )   HTML ( 5)   PDF (2662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从国家公园的发展利用顺序、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协调、财政支持能力、动态空间管理思路等角度,对国家公园发展路径变化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燕山北部山地典型造林树种幼树根系分布特征
    侯海潮, 丁丽, 许中旗, 王丽, 赵娱
    2018,(4):  10-1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3
    摘要 ( 399 )   HTML ( 5)   PDF (3414KB) ( 1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燕山北部山地4个乔木造林树种的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对立地条件相近的7a生油松、樟子松、蒙古栎及华北落叶松的根系空间结构特征(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不同径级根系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油松的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及所占土体体积高于其他2个树种,且根长密度及根面积密度较低;华北落叶松根系与其他树种相比分布的土层更浅,所占土体体积较小,但根长密度及根面积密度明显高于其他3个树种,华北落叶松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更为密集;各树种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都远超地上的冠幅,樟子松与蒙古栎的根幅与冠幅比较大,分别达到了3.82和3.09;各树种根系的生物量、根系长度和根系的表面积都随与主干的距离以及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但比根长则相反。由于采用的是裸根苗造林,蒙古栎的根幅、生物量、比根长及比根面积等参数明显低于其它3个树种,蒙古栎建议采用直播造林或容器苗造林。从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来看,油松、樟子松更能适应瘠薄、干旱的土壤,而华北落叶松的根系分布较浅,且更为集中,易受到土壤干旱胁迫的影响。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区植被指数变化特征
    孟佩, 刘学敏
    2018,(4):  17-2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4
    摘要 ( 539 )   HTML ( 4)   PDF (3351KB) ( 1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兰察布市重点生态工程包括黄河上中游地区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公益林经营工程、其它生态工程。为明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生态效益,本文研究了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后,2005—2013年乌兰察布市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区植被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重点生态工程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经营工程、其他林业工程区平均植被指数每年增加0.017~0.020之间,而黄河上中游天保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平均植被指数每年仅仅增加0.014 3和0.013 2。从行政区上看,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察哈尔右翼后旗、化德县、卓资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平均植被指数增加0.20~0.25,而四子王旗、兴和县、商都县、凉城县、丰镇市植被指数增加仅仅在0.12~0.20之间。总之,大力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对乌兰察布市植被增加有重要意义。

    科学研究
    青海省林木胸径生长量与生长率模型研究
    马克西, 曾伟生, 侯晓巍
    2018,(4):  22-2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5
    摘要 ( 363 )   HTML ( 3)   PDF (3461KB) ( 10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青海省2013年清查的4万多株保留木前后期实测胸径数据,分析了林木胸径生长量、比率和生长率模型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的异同,并建立了4个主要树种组的立木胸径生长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林木胸径生长量、比率和生长率模型只是反映林木生长信息的不同数学表现形式,尽管各类模型的统计指标存在很大差异,但用于胸径生长量及期末胸径预估时,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很小。当用于建模的样木数量很大且分布极不均匀时,可将相同胸径的样木进行合并处理、采用平均数建模,但模型统计指标的计算,应当基于合并前的全部样木数据,而不是合并后的建模数据,否则会对模型的拟合优度给出过高的评价。利用青海省4个树种组的胸径生长率模型预估林木的期末胸径时,确定系数R2能达到0.93以上,平均预估误差MPE均在0.3%以下。所建模型可为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青海省2018年清查外业调查时判定林木胸径生长量是否过大提供定量依据。

    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火烧迹地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研究——以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为例
    王梓璇, 周梅, 赵鹏武, 王鼎, 杨磊, 丁兆华
    2018,(4):  28-3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6
    摘要 ( 379 )   HTML ( 3)   PDF (3488KB) ( 1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对群落中植被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了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林下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及地上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火烧木择伐方式下火烧迹地与未火烧对照样地林下群落相似性最大。不同火烧木管理方式下,火烧迹地林下群落多个α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的趋势。不同火烧木管理样地草本层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小于对照样地,而在灌木层都大于对照样地。3种不同类型火烧木管理方式火烧迹地恢复13年后,林下草本层生物量均小于对照样地,而灌木层生物量较对照样地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阿尔泰山优势树种的生物量模型构建及其生物量分配特征
    白志强, 李缓, 王文栋, 刘端, 韩燕梁, 刘华
    2018,(4):  34-4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7
    摘要 ( 393 )   HTML ( 5)   PDF (3894KB) ( 10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生物量准确测定是科学管理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基于阿尔泰山5个优势树种生物量的实测数据,分别对不同林分的树干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构建了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冷杉和疣枝桦的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W=aDbHc模型为估算阿尔泰山林区5种林分类型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并且这5个优势种各器官的生物量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西伯利亚落叶松林的总生物量最大,对阿尔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2003—2016年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动态变化特征
    黄一凡, 王金生, 王凯, 杨眉
    2018,(4):  41-4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8
    摘要 ( 453 )   HTML ( 6)   PDF (3750KB) ( 13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数据的MOD13Q1系列产品,利用决策树分类法,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2003—2016年共322个时相的16d合成数据进行分类解译,得到2003—2016年时间序列的东洞庭湖水体湿地、泥滩湿地、草滩湿地、芦苇湿地分类结果,分析了分类精度,以及水体湿地和草滩湿地的年际间及年内变化趋势及其主导因子。结论:1)决策树分类法应用于时间序列的东洞庭湖MODIS遥感影像分类,其分类精度处于可接受范围;2)2003—2016年(三峡工程蓄水运行期)东洞庭湖水体和草滩湿地面积最大最小值未发生年际间的明显变化;3)东洞庭湖水体和草滩湿地面积随着水文节律发生年内周期性波动,二者具有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研究认为:将东洞庭湖水位控制在合理区间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抚育间伐对不同龄林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固土保水的影响研究
    周全, 王瑞辉, 钟呈, 周阳超, 符伟男
    2018,(4):  47-5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09
    摘要 ( 410 )   HTML ( 6)   PDF (4447KB) ( 1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江西靖安8a生杉木人工幼龄林和湖南华容12a生杉木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林分间伐(20%间伐强度)和未间伐(2015年抚育,连年调查)土壤层(0~15 cm,15~30 cm)的理化性质及固土保水效益。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降低杉木林的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且其增加值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幼龄林大于中龄林。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地土壤pH值的影响不明显,其酸碱度均在4.0~5.0之间;抚育间伐促进了杉木林地有机质的分解,有机质含量最高值为幼龄组达16.83 g/kg,促进作用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幼龄组大于中龄组,有机质含量均为抚育样地大于对照样地,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抚育间伐对土壤钾、磷等营养元素的影响总体上较小。抚育间伐后第一年杉木林地表径流量有所增加,但以后杉木林地表径流量呈现抚育样地低于对照样地的趋势,中龄组的效果好于幼龄组;抚育间伐对净水率、净泥率、径流系数等的影响与地表径流量相似。试验结果有利于为科学合理经营杉木人工林提供依据,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研究
    王云霞, 马军
    2018,(4):  55-6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0
    摘要 ( 369 )   HTML ( 3)   PDF (3723KB) ( 1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山西太岳山15a,20a和25a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关系,探讨不同林龄混交林土壤特征及微生物学特性,以期为华北落叶松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熵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有机碳、全氮含量均表现为随林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且土壤碳氮比在25a混交林内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林龄,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随混交林林龄的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熵逐渐增大,土壤有机碳活性较大,碳库稳定性较差。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林龄的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pH、微生物碳熵和氮熵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土壤微生物可以敏感地指示土壤肥力的变化。

    大熊山国有林场3种林分类型间耦合效应研究
    周维, 张超
    2018,(4):  61-6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1
    摘要 ( 278 )   HTML ( 4)   PDF (4159KB) ( 1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大熊山国有林场杉木林、松类林和阔叶林3种林分类型边缘区和核心区的林分生长量和结构稳定系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相关序参量构建2个不同林分间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探究林场3种林分类型间的耦合程度。结果表明:1) 3种林分类型边缘区的林分生长量略大于核心区的林分生长量;2) 3种林分类型中杉木林和松类林边缘区的平均灌木层多样性及均匀性均高于核心区,而3种林分类型中的平均草本层多样性及均匀性状况正好相反;3) 3种林分类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效应,其中松类林和杉木林对阔叶林均具备相对较大的的耦合效应,而这两种针叶林相互之间的耦合效应则相对较小。建议林场在杉木林和松类林的纯林区域适当改植阔叶林以进一步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提升林场的生态功能。

    城市休闲绿地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上饶中心城老城区为例
    余为益, 胡红
    2018,(4):  69-7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2
    摘要 ( 377 )   HTML ( 11)   PDF (3921KB) ( 14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老年人对城市休闲绿地的“四性”需求视角出发,采用专家判别、层次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城市休闲绿地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提出并实践了利用ArcGIS最近设施分析模块高效获取定量指标数据的方法。结果显示:案例城区休闲绿地适老性“周围高,中心低”的空间差异显著,各休闲绿地空间可达性、健康娱乐性水平较低,环境舒适性水平最高但仍只有中等水平。研究方法和优化建议可为案例城区及其它老龄化城市科学评价休闲绿地适老性,也可为适老化改造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山西文冠果群落优势物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梁林峰, 裴淑兰, 张钦弟, 毕润成, 闫明
    2018,(4):  76-8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3
    摘要 ( 368 )   HTML ( 5)   PDF (4478KB) ( 14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山西省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联性,在典型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山西省文冠果群落的22个优势种、231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性进行了定量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2个优势种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显著负关联,物种之间相对独立。χ2检验结果表明,有78个种对呈正相关,153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1。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64个种对呈正相关,有167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38。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79个种对呈正相关,有152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2。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联结性较弱。根据物种的生态特性,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方法,把22个优势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结果表明,山西省文冠果群落整体结构不稳定,优势物种处于演替变化过程中。

    浙闽丘陵型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探究——以邵武市为例
    袁轶男, 潘明慧, 王亚蕾, 洪昕晨, 阙晨曦, 吴沙沙, 兰思仁
    2018,(4):  84-8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4
    摘要 ( 301 )   HTML ( 3)   PDF (4196KB) ( 1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化和城市蔓延导致了城市森林的破碎化和布局变化,从而影响到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在总结浙闽丘陵型城市生态建设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内涵、规律进行研究。最后,对邵武市城市森林建设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构建邵武市“两环两带多廊多单元”的森林生态网络格局,分析城市森林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森林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研究结果可为同一类型的浙闽丘陵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参考。

    基于MODIS-NDVI的云南怒江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李杰, 张军, 刘陈立, 张涵
    2018,(4):  90-9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5
    摘要 ( 409 )   HTML ( 3)   PDF (6986KB) ( 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2000—2015年MODIS-NDVI动态数据为基础,辅以小波分析、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及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探究怒江流域(云南区段)近16年植被覆盖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时间上,流域NDVI月际变化整体呈增长态势,月均增长率为0.95%;在年际变化方面,流域植被覆盖呈现增长趋势且存在14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增速为0.21/10a;月际和年际增长趋势均通过置信度P<0.05的显著性检验。2)空间上,流域高植被覆盖区域(0.6<NDVI<1)占61.95%,整体较好。受北部高海拔地形以及南部建设用地扩张等因素影响,植被覆盖格局从北至南呈低—高—低的分布特征。2000—2015年间,流域植被覆盖整体处于低态势波动变化,低波动和较低波动变化区域占比合计83.18%,在该波动下约53.25%的区域植被覆盖得到了改善,14.41%,32.34%的区域植被分别呈退化及不变趋势。3)空间可持续性方面,约59.01%的区域植被将延续过去变化趋势,37.98%的区域植被将沿反向发展,同向特征强于反向特征。未来,植被覆盖将向良性、不变方向发展的区域分别占39.36%,26.50%;31.14%的区域植被覆盖将向不利方向发展,主要集中于南部各县(市)中心、外围等城镇建设用地区以及勐波罗河、枯柯河、勐统河等支流沿线区,需引起重视。

    喀斯特山区森林蓄积量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估测研究
    杨永恬, 杨广斌, 赵海兵
    2018,(4):  100-10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6
    摘要 ( 353 )   HTML ( 5)   PDF (3481KB) ( 1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喀斯特山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而脆弱的生态景观。由于阴云多雨,喀斯特山区的森林光学遥感数据不易及时获取,影响该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的调查。合成孔径雷达(SAR)估测技术利用雷达穿透能力强,可穿过云雾直达林冠,其微波与冠叶和枝干发生作用,具有全天候的观测能力,因此非常适合云雾多雨山区森林蓄量的定量评估。本研究选取贵州省惠水县喀斯特山区为试验区,应用SAR数据和森林资源地面数据,建立回归参数模型,估测该试验区的森林蓄量,并对此方法的结果进行精度分析,以期为贵州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盐城海滨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
    韩爽, 甄艳, 谭清梅, 刘玉卿, 张华兵
    2018,(4):  105-11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7
    摘要 ( 355 )   HTML ( 4)   PDF (4065KB) ( 13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ETM+遥感影像和同期野外实测生物量为数据源,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研究区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生物量湿重、干重精度分别达到了70%和74%;研究区生物量总量湿重为4.996×108kg,干重为9.370×107kg;在空间上呈现出海陆分异明显,海岸方向变化缓慢;米草、芦苇、碱蓬这3种植物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呈现由高到低的特征,碱蓬的生物量干重集中在0~1.5kg/m2,湿重集中在0~6kg/m2;米草的生物量干重集中在1~2kg/m2,湿重集中在8kg/m2以上;芦苇的生物量干重集中在0~2kg/m2,湿重集中在2~6kg/m2,生物量与株高、盖度呈正相关,干重与二者相关性更强;生物量与生态位、土壤环境要素呈正相关,尤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最强。

    技术应用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任怡, 许等平, 赵彬柱, 黄国胜, 闫哲
    2018,(4):  112-11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8
    摘要 ( 382 )   HTML ( 3)   PDF (4887KB) ( 1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分析其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需求,基于SOA架构和3S等技术,研建了基于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采用较为先进的插件式技术框架、内外业一体化协同更新、基于空间索引的数据查询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林区内森林资源数据的外业采集、数据质检、数据更新、数据查询与浏览、统计分析、专题图制作等功能。系统可为提升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森林景区实景三维模型构建及分析
    杨帆
    2018,(4):  120-12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19
    摘要 ( 497 )   HTML ( 7)   PDF (2820KB) ( 12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新技术在实景三维建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析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给出了基于无人机倾斜设计技术的实景三维模型的技术流程与方案。选取河南焦作云台山红石峡森林景区为试验区,按照相关技术流程与方案制作了该地区的实景三维模型,模型真实表达了旅游景区的实际自然风貌、人文等特征,通过浏览模型便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该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可作为旅游景区规划、景区各种自然现象仿真、开发智慧管理系统等的基础数据与依据,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与应用前景。

    机载林业探测大光斑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吴发云, 高显连, 潘超, 孙忠秋, 王丽东, 刘迎春
    2018,(4):  125-13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20
    摘要 ( 432 )   HTML ( 5)   PDF (4831KB) ( 1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光雷达以其独特的穿透能力在大面积的林业探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和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共同设计研发的大光斑激光雷达系统为基础,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模块组成、设备安装、参数设计、数据处理等,并对该系统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下得到的波形数据可对建筑、农田、森林等地物进行精确地刻画。进一步利用Matlab 2014b软件对大光斑激光雷达回波波形估测森林样地最大冠层高度,并利用与之对应的小光斑激光雷达数据提取的森林最大冠层高度对比,总体平均精度达到89.24%。利用SPSS软件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下获得的大光斑波形数据估测的森林最大冠层高度与小光斑估测的森林冠层高度的差异显著性为0.366,大于0.05,无明显差异,直接证明了大光斑激光雷达估测森林最大冠层高度的独特性能。因此,在未来的林业探测中,可用该系统对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进行探测,为大面积估测林分最大高、平均高、郁闭度、生物量、蓄积量、叶面积指数等一系列森林参数创造了条件。

    单木材积内外业一体化测量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蒋君志伟, 冯仲科, 岳德鹏, 王勇, 王德金, 高林琴, 武鹏飞, 冯建
    2018,(4):  133-14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21
    摘要 ( 327 )   HTML ( 6)   PDF (4768KB) ( 1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测树学、图像处理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原理为理论基础,研发了一种单木材积内外业一体化测量系统。系统由便携式测树超站仪和内置自主开发的数据后处理程序组成,测量时通过获取方位角、倾角及单木 影像信息等参数,结合数据后处理程序进行单木材积计算生成结果,实现了便携式测树超站仪内外业一体化的构想。对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系统平均精度高达94.4%,能较好地满足单木材积测量的要求,可以解决部分林区因调查难度高无法测量材积的问题。此外,该系统便捷且高效,是单木材积测量精准化与智能化的有益尝试。

    北京新机场森林景观的营建模式
    王剑
    2018,(4):  141-1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22
    摘要 ( 304 )   HTML ( 5)   PDF (3258KB) ( 10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新机场作为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围绕“让新机场在林海之中”的发展理念,基于对民航理论、人眼视觉特性等相关研究,划定视觉敏感区域,结合国际上森林机场与北京新机场视觉敏感区域中空间分布特征、规模总量的对比分析,提出规划建议,为北京新机场景观的构建提供支持。

    研究简报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层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
    路秋玲, 李愿会
    2018,(4):  146-15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23
    摘要 ( 372 )   HTML ( 7)   PDF (4994KB) ( 1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公益林更新调查数据,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平均生物量法估算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植被层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植被层碳储量约为26.87Tg,平均碳密度22.22t/hm2;2)植被层中,以灌木层碳储量最大,占植被层碳储量的66.06%;3)碳储量地域分布以中铁-军功、白扎、玛可河、通天河、江西等保护分区为主,合计占总碳储量的68.81%;4)天然林在植被层碳储量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乔木层碳储量的98.49%和灌木层的99.71%;5)林分中碳储量以近、成、过熟林为主,三者合计占林分的57.04%;6)乔木树种主要集中在圆柏属和云杉属,占乔木层碳储量的94.57%;灌木树种集中在山生柳和杜鹃,占灌木层碳储量的76.50%。

    国外借鉴
    俄罗斯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及其借鉴
    唐小平, 陈君帜, 韩爱惠, 王凤昆
    2018,(4):  154-15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8.04.024
    摘要 ( 382 )   HTML ( 5)   PDF (3947KB) ( 10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俄罗斯自然保护地发展状况和管理体制。俄罗斯自然保护地实行统一分级管理体制,并综合考虑区域管理目标与管理制度特点,建立了分类管理体系。通过借鉴其管理体制成功经验,从发挥自然保护地多种功能、建立统一分级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采取分类分区管理、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我国构建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出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