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6-28
    综合管理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唐小平, 蒋亚芳, 刘增力, 陈君帜, 梁兵宽, 蔺琛
    2019,(3):  1-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1
    摘要 ( 523 )   HTML ( 16)   PDF (1068KB) ( 40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作了解读。从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体现改革创新、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理念以及国家公园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分类系统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建立统一分级分类的管理体制、创新科学规范适用的监管机制、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和构建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保障机制的基本任务。

    中国草原管理政策探讨
    王洪波, 韩爱惠
    2019,(3):  8-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2
    摘要 ( 318 )   HTML ( 5)   PDF (1060KB)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中国草原资源状况、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原资源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提出了合理界定草原范围,强化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健全产权保护和有偿使用制度,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草原保护利用管理,加强基础建设和监督执法等建议。

    国家储备林项目贷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国林集团模式的广西河池个案分析
    齐联, 晏俊杰
    2019,(3):  14-1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3
    摘要 ( 495 )   HTML ( 4)   PDF (1190KB) ( 5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解决国家储备林项目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广西河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项目运转模式,即国林集团模式。国林集团有限公司具有综合性、公共性以及桥梁纽带性等特点,通过增加增信措施、拓宽还款来源、完善森林资源综合价值评估体系、优化贷款机制等方式,解决政府、金融机构以及林业建设主体面临的实际问题。国林集团模式是广西河池地方实践探索的成果,其经验做法对地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对完善储备林项目的宏观制度规范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我国空气负氧离子监测技术体系构建探索
    廖成章, 侯盟, 卓凌, 黄桂林, 唐小平
    2019,(3):  20-2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4
    摘要 ( 400 )   HTML ( 6)   PDF (1201KB) ( 16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是反映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国7个城市试点监测的基础上,探索我国空气负氧离子监测技术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1)监测站点的布局、建设和编码;2)监测设备硬件要求、软件要求、设备校准;3)观测指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其文件命名、数据处理、均值及其有效性要求;4)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划分;5)成果发布的内容、时间和平台;6)系统软件自检、数据显示检查、监测场设备维护;7)评估建议等。该监测体系建设对指导和规范化我国空气负氧离子监测、加快监测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探讨
    王金荣, 过珍元, 徐鹏
    2019,(3):  26-2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5
    摘要 ( 365 )   HTML ( 3)   PDF (1046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国家公园管理现状与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国家公园先开发后组合、旅游经济与生态保护兼具、富含地域历史文化、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的前期等特征,提出了当前国家公园建设应双驱并进、完善体系;区分保护对象、优化整合、差别管理;制定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精准督查监测,修复提升生态质量等对策。

    中国野生动物之乡运行综合评价分析
    梦梦, 马建章, 纪建伟, 周小睿, 胡昕欣
    2019,(3):  30-3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6
    摘要 ( 408 )   HTML ( 4)   PDF (1203KB) ( 1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野生动物之乡进行多层评价指标的筛选,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参与调查的83个中国野生动物之乡进行评价,优秀、良好和中等3个级别的野生动物之乡占比分别为31.33%,46.99%和21.69%。提出了科学开展栖息地本地调查,制定保护工作长远规划,健全及完善地方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专业人才培训机制等政策建议。

    国有林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刘祖军, 马龙波, 吴成亮
    2019,(3):  36-4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7
    摘要 ( 428 )   HTML ( 8)   PDF (1183KB) ( 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创新国有林场发展,实现国有林场现代化,构建国有林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通过阐述现代国有林场的基本内涵,提出国有林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取代表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及其分值,进而确定评价对象的现代化水平。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A国有林场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其综合评价指数达到90.138分,符合现代国有林场认定标准。

    麋鹿非繁殖期生境适宜度评价指标探讨
    梁兵宽, 李夷平, 陈颀, 刘雅欣, 张树苗
    2019,(3):  41-4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8
    摘要 ( 333 )   HTML ( 6)   PDF (1079KB) ( 1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麋鹿生境分布特点,将影响麋鹿生境适宜度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和干扰因子,运用麋鹿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成果,对我国麋鹿生境适宜度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在众多影响麋鹿生存的因子中,植被、食物、水源、外界干扰、生境类型、生态安全等被确定为影响麋鹿生境适宜的主要评价因子,制定了麋鹿生境适宜度评估模型,并赋予了相应分值,可为我国麋鹿栖息地评价提供参考。

    滇西北程海保护治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赵金龙, 朱仕荣, 吕开家, 柯德华, 郭成
    2019,(3):  49-5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09
    摘要 ( 424 )   HTML ( 3)   PDF (1118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程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滇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分析了程海水体污染成因,以及保护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程海流域空间管控、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整治、加强水生态修复等对策建议。

    沙尘暴智慧监测体系构建的思考
    田海静, 刘旭升, 孙涛, 潘红星
    2019,(3):  54-5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0
    摘要 ( 376 )   HTML ( 5)   PDF (1175KB) ( 1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新的沙尘暴监测体系,促使我国沙尘暴监测向智慧化阶段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天地同步监测体系,建设沙尘暴监测与灾情评估大数据中心,最终搭建智慧监测云平台的总体思路。沙尘暴智慧监测云平台具备天地同步、卫星数据自动接收、沙尘天气自动精准监测快速响应、完备的系统监控与异常报警等功能。

    科学研究
    典型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演变及突变特征
    张超, 闻国静, 刘云根, 王妍, 刘鹏, 张紫霞
    2019,(3):  57-6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1
    摘要 ( 337 )   HTML ( 3)   PDF (1164KB) ( 21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典型发育的岩溶地貌—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对2006—2015年普者黑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0年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及突变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普者黑岩溶湿地流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逐渐减小,生态脆弱性等级综合表现为中度脆弱;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较为散乱,极度脆弱区由普者黑流域下游向上游转移。2006—2015年普者黑流域生态环境熵值发生了多次突变,第2阶段(2009—2012年)的突变特征值>第1阶段(2006—2008年)突变特征值>第3阶段(2013—2015年)突变特征值。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叠加作用是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变化的原因,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污染净化和经济发展等为主要驱动因素。

    平潭岛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郑心炫, 张增可, 林华贞, 林欣, 王齐, 黄柳菁
    2019,(3):  66-7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2
    摘要 ( 428 )   HTML ( 7)   PDF (1148KB) ( 1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平潭岛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灌草丛、针叶林、针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特征的变化,探讨平潭岛与邻近海岛和大陆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4种群落类型共有53科89属104种植物,群落类型间及各层次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从灌草丛到针阔混交林阶段呈上升趋势,阔叶林阶段呈下降趋势。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多样性变化,乔木层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木层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灌草丛;草本层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单因素方差分析,乔木层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呈显著性差异(P<0.05);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在针阔混交林与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呈显著性差异(P<0.05)。平潭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明显低于普陀山岛和大陆。

    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吴渝, 吕楚, 魏伟, 丰睿, 罗坤, 吴晓华, 申亚梅, 严少君
    2019,(3):  74-7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3
    摘要 ( 417 )   HTML ( 4)   PDF (1815KB) ( 3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杭州主城区19条道路绿化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的树种结构及频度,计算了各道路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资源共33种,隶属于24科31属。其中乔木12种,灌木为21种,樟(Cinnamomum camphora)与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的出现频率超过50%,分别达60.71%与53.57%。各道路绿化树种多样性指数相差各异,多样性综合指数排名前10的为庆春东路(0.9570)>环城北路1(0.9428)>艮山西路1(0.9373)>天目山路1(0.9218)>文一西路(0.9162)>凤起东路2(0.9113)>天目山路2(0.8958)>环城北路4(0.8462)>环城北路3(0.8288)>环城北路2(0.8082)。

    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马放归区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
    朱思雨, 刘善辉
    2019,(3):  80-8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4
    摘要 ( 504 )   HTML ( 3)   PDF (1166KB) ( 3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野马放归区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野马放归区内有18科26属 35种植物,主要是旱生、半旱生的乔、灌、草等荒漠化植物,优势类群主要有黎科(Chenopodiaceae) 、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Poaceae) 、菊科(Asteraceae) 植物,可以划分为5种群落类型;群落的主成分为针茅、蒿子、驼绒藜、芦苇、大赖草、猪毛菜和麻黄。

    基于RS/GIS技术支持下的植被分类及其覆盖度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许新惠, 刘坚, 周星宇
    2019,(3):  86-9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5
    摘要 ( 590 )   HTML ( 9)   PDF (1576KB) ( 2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对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植被分类和覆盖度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15年间,研究区分布较广的植被为针叶林和阔叶林,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山河谷地带,灌丛和人工植被主要围绕城镇及水域分布,灌丛和草地面积下降12.72%,人工植被和其他用地面积上升12.82%。2)2013—2015年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NDVI>0.5区域比例上升31.52%,而2014—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NDVI>0.5区域比例下降6.1%。3)植被覆盖度因海拔、坡度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其中:海拔>2 500m和坡度>25°区域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而海拔<1 000m和坡度<5°区域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变化较明显的分布在海拔1 000~2 500m 和坡度<5°区域;海拔>2500m和坡度>25°区域人类活动少,植被覆盖变化不明显。

    基于分层的34a生人促木荷林树种组成与多样性
    李志明
    2019,(3):  94-9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6
    摘要 ( 333 )   HTML ( 3)   PDF (1066KB) ( 1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4a生人促木荷林乔木层层次结构分化明显,应用最大受光面(MLRP)法可将乔木层明显划分为2个亚层,第Ⅰ亚层树高≥16.5 m。乔木层共有33种树种,木荷重要值最大,达28.68%,是典型的木荷群落;第Ⅰ亚层有8种树种,木荷占绝对优势,重要值达49.77%;第Ⅱ亚层有30种树种。乔木层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SW、均匀度E和生态优势度ED分别为33,4.37,0.87和0.08,其中第Ⅰ亚层分别为8,2.40,0.48,0.26;第Ⅱ亚层分别为30,4.41,0.88,0.06。全林平均胸径14.2 cm,平均树高18.4 m,株数密度1 875株/hm2,单位面积蓄积量262.9 m3/hm2。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的平均胸径分别为23.9 cm和9.6 cm,平均树高分别为21.9 m和12.1 m。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的株数密度分布占全林的23.0%和77.0%,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布占全林的75.2%和24.8%。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孙中元, 王正茂, 曲宏辉, 刘成杰, 吴晓明, 李东芹, 周珊, 李卫兵
    2019,(3):  99-10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7
    摘要 ( 397 )   HTML ( 7)   PDF (1600KB) ( 22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选取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7项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能够提供的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12.484亿元/a,单位面积价值量为11.642万元/hm2。生物多样性(3.527亿元/a)>涵养水源(2.792亿元/a)>固碳释氧(2.749亿元/a)>净化大气(2.226亿元/a)>保育土壤(0.93亿元/a)>森林游憩(0.227亿元/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0.033亿元/a)。

    6种典型盐生植物生长对盐土养分的作用研究
    郭嘉, 徐化凌, 张明乾, 徐卫刚, 马牧源, 赵娜娜, 李肖夏, 朱耀军
    2019,(3):  107-11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8
    摘要 ( 413 )   HTML ( 2)   PDF (1281KB) ( 9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盐角草、盐地碱蓬、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等6种典型盐生植物,采用野外原位种植,研究各生育期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生长初期相比,植物生长末期的盐角草、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的土壤速效氮显著降低,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的土壤速效磷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虽有所降低,但并未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随植物生长基本无变化。该结果可为未来盐碱地改良和治理提供参考。

    百花山5种典型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征
    宫殷婷
    2019,(3):  113-11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19
    摘要 ( 459 )   HTML ( 3)   PDF (1212KB) ( 38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的蓄积量及持水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5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中华北落叶松林(15.75 t/hm2)>核桃楸林(9.99 t/hm2)和白杄林(10.27 t/hm2)>蒙古栎林(7.34 t/hm2)>黑桦(7.04 t/hm2),针叶林枯落物层中未分解层蓄积量占比明显高于阔叶林分;枯落物蓄积量总持水量中华北落叶松林(2.91mm)>核桃楸林(2.77mm)>黑桦(1.90mm)与蒙古栎林(1.83mm)>白杄林(1.29mm),针叶林枯落物层中未分解层持水量大于半分解层,而阔叶林枯落物层则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针叶林未分解层枯落物的蓄积及水文效应高于半分解层,而阔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的蓄积及水文效应高于未分解层。

    控根对湿加松扦插苗生长与根系形态的动态影响
    林昌明, 彭冠明, 黄增悦, 黄婷, 司徒荣贵, 李振, 郭文冰, 赵奋成
    2019,(3):  118-12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0
    摘要 ( 283 )   HTML ( 2)   PDF (1460KB) ( 16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湿加松扦插容器苗为材料,设置空气切根(30,50,70 cm苗床)和不切根对照处理,分析处理后半年内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细根比例等指标的月变化。结果表明,控根影响了扦插苗的根系形态,但对扦插苗的生长与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处理4个月后,70 cm苗床的切根处理显著促进了根系的伸长生长,但5个月时,切根苗木的根系转向粗生长的阶段,与对照相比,细根比例降低,而根直径增大。苗木生长量呈现与根直径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与根长度相关性减弱的趋势,表明控根苗木根系形态的动态变化有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建议采用70 cm苗床做湿加松扦插苗的空气切根。

    科罗拉多蓝杉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
    宋丹, 宁明世
    2019,(3):  124-13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1
    摘要 ( 342 )   HTML ( 3)   PDF (2346KB) ( 2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3a生的科罗拉多蓝杉盆栽苗为实验材料,采用人工给水和自然耗水结合法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干旱过程,土壤相对含水量(RWC)控制在13.3%~83.3%之间,分析科罗拉多蓝杉叶片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随着RWC的降低,科罗拉多蓝杉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均在RWC5(56.3%)时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随着RWC的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RWC5时达到最大值,而丙二醛(MDA)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回归分析表明,Pn和WUE均与RWC呈一元二次方程(P<0.01),科罗拉多蓝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随着RWC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RWC5时达到最大值,当RWC超过56.3%时,叶绿素荧光参数急剧下降。总的来说,科罗拉多蓝杉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响应的阈值点大约为56.3%。

    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赵一臣, 张鑫, 张君卿
    2019,(3):  132-13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2
    摘要 ( 306 )   HTML ( 2)   PDF (1396KB) ( 10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稀释平板法与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4种林型不同土层之间的土壤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微生物总菌数变化范围在1.60亿~6.29亿cfu/g之间,且细菌含量的变化差异性最大;各林型间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ECO微平板在恒温条件下培养的24 h内,其平均颜色变化率呈现出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的一致性规律,直至168 h上升速度趋于平缓。4种林型土壤微生物各类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相同土层不同林型间的差异显著(P<0.05);各林型土壤微生物均对氨基酸类碳源产生了较强的代谢能力,更加验证了红松的喜铵特性;由主成分分析(PCA)可知,各林型表层和下层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与AWCD值和各类多样性指数所得结论一致。

    南京市热岛效应与景观格局的动态研究
    郭继强, 潘洁
    2019,(3):  139-14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3
    摘要 ( 445 )   HTML ( 4)   PDF (1466KB) ( 2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0年Landsat5 TM和2017年Landsat8 OLI_TIRS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南京市地表温度,结合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热力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南京城市景观格局与热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2017年南京市热岛效应比2000年明显加剧,高温区范围大幅扩张,六合区、江宁区、浦口区热岛区域增长速度较快;热岛高温区斑块面积及连通性增加、破碎程度降低,其在热力景观格局中的优势度明显升高。南京市热力景观格局总体上破碎程度下降、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聚集度升高、连通性增加。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适当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以缓解热岛效应。

    长白山区3种天然阔叶林分生长规律研究
    孟得干, 于浩然, 刘剑, 郭佳忱, 蔡超, 李杨, 张骁
    2019,(3):  147-15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4
    摘要 ( 393 )   HTML ( 3)   PDF (1321KB) ( 2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吉林省红石林业局森林资源调查小班中筛选出天然柞树纯林、慢阔和中阔等3种林分类型,利用各林分类型的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对4种符合“S”型生长曲线的林分生长模型进行了构建,并对各林分类型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拟合的各林分生长模型检验精度均大于98%,拟合结果较好。其中柞树纯林和中阔以模型(4)拟合最优,慢阔以模型(2)拟合最优。3种林分中最早达到最大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为中阔,其次为慢阔,最晚为柞树纯林,其数量成熟龄,分别为50,56,64a。柞树纯林、慢阔和中阔的林分生长速生期分别为27—70a,24—64a,24—54a。

    技术应用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邵蕊, 田建茹, 李伟娜, 徐琬莹, 左华
    2019,(3):  151-15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5
    摘要 ( 381 )   HTML ( 7)   PDF (1228KB) ( 10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无人机技术,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为例,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不同景观类型单元,分析研究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镶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茶园、住宅区、灌木林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单元,其次是疏林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工表面以及耕地和沟渠等半自然景观。不同景观单元镶嵌结构和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乔木林稳定性最好,疏林地、库塘、果园、耕地、裸土地、工矿用地和其他人工表面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好,灌木林、荒草地、茶园和住宅区等景观单元稳定性一般,沟渠、绿地和裸岩石砾等景观单元稳定性较差。

    互叶白千层景观树修剪措施与效果分析
    王清玲
    2019,(3):  157-16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6
    摘要 ( 482 )   HTML ( 2)   PDF (1122KB) ( 1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互叶白千层不同定干高度、不同修剪方法的体量性状、三维绿量、消光值、透光系数、透视率的变化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互叶白千层通过定干、修剪等技术措施可以培育具有美感观赏价值的规整球形景观树,体量性状规整,树态典雅,枝叶浓密且集中分布。通过对比试验认为采用齐地截干,分别在每年8月、9月和10月各修剪1次,加上休眠期修剪1次的K0S3D处理,和采用齐地截干,分别在每年4月、5月和6月各修剪1次的K0S3C处理较为合适,经营效果较好。

    湘东常绿阔叶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与分析
    周阳超, 王瑞辉, 周璞, 符伟男, 钟呈, 周义罡
    2019,(3):  163-16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9.03.027
    摘要 ( 336 )   HTML ( 4)   PDF (1067KB) ( 1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位于湘东的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阔叶林的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所拍摄的照片中选取了45张最具代表性的,采用SBE评价法对景观的质量进行评价。把林内景观分解为13个要素,每个要素设置3~4个类目,共计39个景观要素组合。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归回分析,剔除了相关性小的要素,保留了6个相关性较大的要素。结果表明,林内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贡献率依次为平均树高(27.7%)、平均胸径(20.2%)、林分密度(17.3%)、色彩丰富度(16.4%)、枯树倒木(9.4%)、绿视率(9.0%),据此建立了景观美学质量与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提出了修枝、调整林分密度、清理枯倒断木、增加地被植物等提质改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