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2-28
    综合管理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及分析
    屠志方, 李梦先, 孙涛
    2016,(1):  1-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1
    摘要 ( 7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回顾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及其特点,分析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动态变化情况及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荒漠化和沙化防治的对策与建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 115.93万hm2,沙化土地面积17 211.75万hm2,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21.20万hm2,年均减少24.24万hm2;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99.02万hm2,年均减少19.80万hm2
    关于林地界定标准的探讨
    庞丽杰, 韩爱惠
    2016,(1):  6-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2
    摘要 ( 5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国内外林地认定标准的差异及其根源,提出在划清现状与规划关系的基础上,以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将生长有森林植被的土地认定为现状林地;以规划为基础划定林业用地,作为林业部门管理的土地范围,保障森林资源发展空间。其它部门管理的非林业用地上生长森林的为现状林地,可计入森林覆盖率。
    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评述与建议
    李忠魁, 陈绍志, 张德成, 赵晓迪
    2016,(1):  9-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3
    摘要 ( 4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森林资源价值研究经过森林木材价值计算、森林生态价值评估和森林资源总体价值核算3个阶段的发展,已形成包括森林实物资源价值、环境资源价值和社会效益价值的核算框架。由于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森林资源核算理论与方法还存在学科定位模糊导致理论与方法出现偏差,忽视森林生态功能与生态服务的差别导致核算结果偏大,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不规范导致结果不切实际等问题。提出明确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对象和目的,建立通用、科学、可测、简明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森林资源价值要考虑森林种类和所处的位置,准确区分森林资源的功能与效益和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结果要符合社会经济实际等5条建议。
    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宗雪
    2016,(1):  14-1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4
    摘要 ( 3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以生态旅游的内涵、规划与开发为切入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滥贴生态旅游标签、规划不合理、社区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应对策略:1)理顺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2)探讨生态旅游开发影响评价的生物多样性指标,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区;3)理顺管理体制,带动社区经济;4)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自然资源审计。
    林下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徐鹏, 王金荣, 郑宇, 过珍元, 戴守斌, 刁军
    2016,(1):  19-2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5
    摘要 ( 3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浙江、福建两省14县的林下经济的发展状况,调查分析了林下经济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林下经济主要存在经营主体文化程度偏低、组织形态较为单一、经营规模不大和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科学研究
    青海省生态区划研究
    侯盟, 黄桂林, 崔雪晴, 唐小平, 卓凌, 徐生旺, 卢琳琳
    2016,(1):  24-3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6
    摘要 ( 4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定量化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通过对青海省生态环境空间特征的差异性分析,将青海省划分为5个生态一级区和36个生态二级区。研究结果可以明确各生态区、生态亚区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和定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二级区划提供思路和方法。
    省级森林资源年度出数方法探讨
    于维莲, 曾伟生, 陈新云
    2016,(1):  32-3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7
    摘要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实现森林资源年度出数,一直都备受关注。参照近年提出的国家层面森林资源年度出数方法,提出了省级森林资源年度出数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并利用近期贵州、辽宁两省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每年调查1/5样地、采用移动平均数进行年度估计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采用不同权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每年取相等权重的方案尽管在时效性方面会有所损失,但数据的稳定性最高,能客观反映森林资源年度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可选的最佳方案。
    基于多业务数据融合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方法研究
    罗鹏, 许等平, 李程, 龙植豪
    2016,(1):  39-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8
    摘要 ( 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是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多以数据为驱动力,忽略了促使数据发生变更的深层次业务原因。从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多业务角度出发,分析导致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业务原因,对多业务的数据融合时产生的冲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数据融合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多业务数据的智能化融合程度和融合效率,进而推进多业务数据的应用和成果转化。文中着重阐述了多业务数据融合策略的制定,重点解决数据融合中产生的空间、属性及时间的冲突。基于多业务数据融合方法开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模块并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提高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效率。
    香格里拉高山松天然林最优树高曲线研究
    张焱, 舒清态, 徐云栋, 李圣娇, 王永刚
    2016,(1):  46-5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09
    摘要 ( 2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高曲线是研究森林生长与收获的重要基础。以云南省香格里拉732株高山松天然林实测数据为例,分别选用11个经典常用的树高曲线,拟合高山松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求解模型参数,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和MD对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抛物线方程的R2=0.6073,RMSE=1.711,MD=-0.0101,经检验该方程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76,显著性水平Sig小于0.01,抛物线方程可以作为香格里拉高山松天然林的最优树高曲线,研究结果可为高山松的经营以及林分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新的样地调查方法——七株木法
    王邱文, 何诚, 刘柯珍, 洪芳霞
    2016,(1):  52-5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0
    摘要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传统样地法森林资源调查的效率,本实验设计研究一种基于七株木法的森林资源扰动监测方法。在Voronoi图与Delaunay三角网基础上,运用高精度的免棱镜全站仪获取样地林木特征参数等数据,结合南方测绘CASS软件,提出建立空间结构单元的最优方法;在北京百花山选取有代表性实验样地5块,通过森林资源调查来分析基于七株木法的森林资源扰动监测方法的优劣性。结果表明:每个七株木法样地的面积在0.005~0.015hm2之间;七株木法解决了因传统测高仪器精度低不能获取树高生长量的难题;单独七株木在混交林、天然林获取林木特征参数中的精度稳定性低于人工林和单层林,但样地数量增加能大幅度提高其精度;通过以标准样地法林分特征数据作为真值检验七株木法,数据表明,林分平均高中误差为±0.005mm,树高生长量相对误差为1%,林分密度抽样精度区间为83%~98%,林分蓄积量抽样精度在92%以上。七株木法具有高效、精准、数字化等优点,利用该方法对林地持续观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对森林资源扰动进行监测。
    纸浆材桉树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李宗俊, 刘萍, 朱英娟, 莫晓勇, 莫燕卿
    2016,(1):  59-6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1
    摘要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纸浆材桉树人工林是国营雷州林业局主要森林类型。依据2015年1月调查的190块临时标准地数据,剔除优势木平均高3倍标准差范围之外的样地,符合要求的标准地有164块,等概率抽样选16块标准地作为检验数据。用哑变量的导向曲线法拟合比较了9种模型,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拟合效果最好,在α=0.01时差异不显著。纸浆材桉树人工林的基准年龄为2a,龄级距为4,指数级个数为8个。选用相对优势高法导算地位指数表,落点检验表明有160块标准地优势木平均高落在地位指数表内,占比为97.6%。说明地位指数表可以很好地反映国营雷州林业局纸浆材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辽东落叶松林生长的影响
    黄鑫春
    2016,(1):  65-7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2
    摘要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不同强度抚育间伐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8年后,各间伐强度均能够促进落叶松胸径的增长,并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胸径生长量的增长效果就愈加明显;对落叶松林分树高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各间伐强度与对照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不大。各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生长率,并且林分单株材积生长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由于间伐减少了林地内落叶松的数量,初期各处理区落叶松单位面积的蓄积量要明显低于对照。到间伐处理后的8年,极强间伐区落叶松单位面积的蓄积量295.3m3/hm2已超过了对照区的260.57m3/hm2,而其它处理区单位面积的蓄积量依旧低于对照区。
    抚育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和生物量的影响
    丁波, 丁贵杰, 李先周
    2016,(1):  72-7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3
    摘要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生产力是判断生态系统大气中C02源和汇的重要标志,研究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和生物量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不同间伐强度对贵州台江县12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和生物量影响进行研究。沿等高线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种间伐强度,即T00(未间伐(0%),2 016株/hm2),T11(轻度(11%),1 800株/hm2),T22((中度(22%),1 566株/hm2)和T33(强度(33%),1 350株/hm2),利用4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间伐林分的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蓄积量、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下,T33,T22和T11样地的平均胸胸径、树高和单株立木材积净生长量均大于对照T00样地,间伐4年平均净生产力T11((7 144.26kg/(hm2·a))>T22(6 803.35kg/(hm2·a))>T00(6 743.16kg/(hm2·a))>T33(5 816.09kg/(hm2·a)),但是其生长率均大于T00样地。T22间伐强度下林分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与对照T00达显著水平,且年平均净生产力大于对照T00,马尾松人工林中林龄阶段以T22间伐强度(1 566株/hm2)经营最为合适,提高林分生产力最为有利。
    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福寿国有林场为例
    李际平, 费皓柏, 曹小玉, 陈靖, 石乐, 金泓旭
    2016,(1):  78-8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4
    摘要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林分质量、立地条件、林分生态功能和森林抵抗力4个方面来构建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寿林场杉木残次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残次水平等级评价。最后确定杉木残次林4个准则层评价指标权重分别为:林分质量(0.542 3)、林分立地条件(0.233 3)、林分生态功能(0.139 7)、林分抵抗力(0.084 7)。在福寿国营林场随机选取6块杉木残次林进行评价,其中重度残次林分5块,轻度残次林分1块,结果表明,建立的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残次林的质量状况,为残次林的改造,林分质量和林分生态功能的提高提供科技支撑。
    山东典型山地引种火炬松和日本落叶松的群落特征比较分析
    高远, 张魁元, 刘建, 赵卫光
    2016,(1):  84-8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5
    摘要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山东典型山地(泰山、蒙山和昆嵛山)的11个样方,研究火炬松群落和日本落叶松群落的生长和更新,从种群特征、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3方面评价适应性。结果表明:火炬松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分别为15种、29种和27种,植株密度分别为(15.38±1.84)株/dam2、(51.50±13.00)株/dam2和(14.38±3.80)株/m2;日本落叶松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分别为26种、49种和49种,植株密度分别为(10.55±0.97)株/dam2,(37.07±7.99)株/dam2和(25.45±11.35)株/m2。火炬松群落中主要乔木火炬松种群为稳定型、栓皮栎种群为显著增长型、麻栎种群和赤松种群为增长型;日本落叶松群落中主要乔木日本落叶松种群、花楸种群和椴树种群为稳定型,栓皮栎种群为显著增长型。火炬松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 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日本落叶松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 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火炬松群落演替趋势为火炬松林→针阔混交林→麻栎林或栓皮栎林,日本落叶松群落演替趋势为日本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栓皮栎林或杂木林。
    塞罕坝坝上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研究
    吴强, 楚聪颖, 宋伟, 张鹏, 高超, 谷建才, 陆贵巧
    2016,(1):  90-9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6
    摘要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樟子松在河北省的塞罕坝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以塞罕坝坝上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调查和实地考察基础上,针对人工林的林分情况,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在千层板林场按照不同年龄设置了12块标准地,并对土壤采集、处理和实验,研究其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都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各养分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是变异程度不同。2)土壤中各养分因子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pH与其他养分因子都不成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对其他养分因子的含量影响不大;速效磷只与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有机质与除速效磷、pH外的其他养分因子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不同林龄下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0a以下>10~20a>40a以上>30~40a>20~30a,即土壤养分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除pH和速效磷外,其他几种土壤养分元素与胸径生长都达到了显著相关水平。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都为多项式函数,R2的范围是0.655 7~0.866(P<0.05)。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人工林稳定性及生产力的影响
    曾诚, 陈贝贝, 肖智勇, 李甜江, 李孙玲, 代光辉, 李根前
    2016,(1):  99-10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7
    摘要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稳定性及生产力的影响,对毛乌素沙地平地与洼地人工林的相应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毛乌素沙地造林设计与立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洼地土壤的含水率、全P及全K含量均显著高于平地,但土壤含水率对种群特征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洼地的树高生长量、林分生产力、子株数量显著高于平地,且其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或稳定型),而平地的属于衰退型。由此可见:林分生产力和种群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土壤含水率高则洼地林分生产力高、种群稳定性强,土壤含水率低则林分生产力低、种群稳定性弱。
    贵州思南四野屯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及其特征分析
    张明明, 王元顶, 张海波, 冉景丞, 胡灿实, 粟海军, 吴杰
    2016,(1):  105-11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8
    摘要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使用样线调查法、红外相机定点监测法、铗日法、网捕法及非诱导性访问调查法等对思南四野屯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献,共记录该区域分布有兽类33种,隶属于8目19科。其中IUCN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1种,近危(NT)物种3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II级保护动物5种,“三有”物种17种;被列入CITES附录的物种有7种。从区系成分来看,广布种19种,占全部物种的57.58%。综合分析认为:四野屯保护区是构成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生境缓冲区之一,受人为干扰影响较为严重,应完善管理制度及职能,加强保护区生境和物种的保护。
    基于Landsat8 OLI数据的山杏柠条灌木林碳储量遥感模型研究
    刘芬, 魏江生, 周梅, 赵鹏武, 舒洋, 吴华军, 海青
    2016,(1):  112-11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19
    摘要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Landsat8 OLI多光谱数据和内蒙古兴安盟地区189块山杏、柠条灌木林实测样地数据,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地上碳储量遥感模型,并对模型的预估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取包括单波段、波段组合、缨帽变换、植被指数及主成分分析共5组27个特征变量,通过分析27个特征变量与灌木林地上碳储量的Pearson相关性,进行特征变量的优化选取并建立模型。天然山杏、人工山杏和人工柠条3种灌木类型地上碳储量遥感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1,0.86,0.74,预估精度分别为71%,77%,73%。优化的3种遥感模型可以应用到内蒙古范围内天然山杏、人工山杏和人工柠条林地上碳储量评估工作中。
    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植物种群的保护效果探索——以海南昌江县青梅种群为例
    李丹, 张萱蓉, 杨小波, 李东海, 林泽钦, 李苑菱
    2016,(1):  118-12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20
    摘要 ( 3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自然保护区外,植物种群受到的负面影响因素很多,森林破碎化、人为砍伐、火烧等人为干扰都会影响濒危植物种群的生存、生长与发育,为了定量探索保护区对濒危植物种群的保护效果,本文以濒危植物青梅(Vatica mangachapoi)为例,采用样方法对昌江县自然保护区内和自然保护区外开展青梅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进而从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方面对青梅种群的种群特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无论自然保护区内外,青梅种群为集群分布,但在自然保护区外,青梅种群集群程度更强,不利于其种群的扩散;2)在自然保护区外,青梅种群的幼苗、幼树很少,青梅种群结构表现为衰退型,而自然保护区内青梅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3)在自然保护区外,存活曲线表明青梅种群接近DeeveyⅠ型;在自然保护区内,存活曲线表明青梅种群开始时接近DeeveyⅢ型;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植物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海南较多的保护物种与青梅的生态学特性类似,多为濒危物种,需要连续性、少人为干扰的生存、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对保护濒危植物种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GIS的香榧产业规划用地评价研究——以浙江东阳市为例
    吴文跃, 孙伟韬, 姚顺彬, 邱天琦
    2016,(1):  126-12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21
    摘要 ( 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本油料经济树种。以东阳市DEM数据、林地利用数据等空间信息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建立包括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林地利用等多因子的林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对东阳市适宜发展香榧产业的林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得获得东阳香榧用地适宜性分级图表,用以指导当地香榧产业发展。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观赏型文冠果观花优树选择研究
    张秀丽, 张伟宏, 邹大林, 张波, 王丽军, 徐文, 候俊杰, 王宇腾
    2016,(1):  130-13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22
    摘要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观赏型文冠果为研究对象,利用3年的时间,通过花期物候观测、生长状况调查等方法,重点从花色、花期、花香等方面进行选优,以得到观赏价值较高的文冠果观花优树。结果表明: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文冠果单株花期15~20d,整个林分观花期可达30余天,具有金红、白雪、泛阳3个花系、3种花色和6个观赏类型。通过观测研究共选出15株观花优树,作为良种快速繁育采条、嫁接、组培的优良种质树,为观赏型文冠果良种繁育与推广做好良种资源贮备。
    山西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规划研究
    陈甲红
    2016,(1):  135-14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23
    摘要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仍未有统一规范可供参考。为了使国家湿地公园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以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认真分析公园生态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布设工程和措施,实现对湿地公园的科学生态规划,对湿地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与恢复,争取早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互利共赢的高标准国家湿地公园。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树木配置与鸟类多样性关系研究
    武欣慧, 李英杰, 杨永志, 高润宏
    2016,(1):  143-14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6.01.024
    摘要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校园作为城市绿地已成为鸟类重要的栖息地,木本植物的配置对鸟类群落有显著的影响,研究木本植物配置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对提升校园的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通过近3年对内蒙古农业大学不同园林树木配置与鸟类多样性进行观察表明,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共有鸟类19种,其中留鸟5种,夏候鸟12种,冬候鸟2种;植食性鸟类6种,食虫性6种,食肉性2种,杂食性5种;栖息树木主要是新疆杨、金枝柳、 圆柏、油松和白杄;留鸟与树木种类无关,而候鸟与树木的种类相关;配置层次、植物多样性、密度、果实类型和树冠类型与鸟类多样性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与生活型相关性不显著。所以在植物配置中应加强上述方面的构建,实现校园不同鸟类多样性,以保证校园人工园林绿化系统自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