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期刊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English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E-mail Alert
RSS
友情链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
中国知网
林业资源管理(中国知网)
更多...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13-10-28
上一期
下一期
落实中央精神 加强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在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赵树丛
2013,(5): 1-7.
摘要
(
155
)
PDF
(1066KB)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管理
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优化模式的探讨
方怀龙, 张东方, 玉宝, 皑妍
2013,(5): 8-13.
摘要
(
210
)
PDF
(1096KB) (
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对全国120个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卷调查结果,实地调查、访谈了其中5个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典型模式的自然保护区,深入分析了不同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优化模式:以保护为主、政企分开、共同管理、分类经营,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经营、社区参与、利益共享等为原则,经营生态旅游;成立生态旅游监督促进机构,监督规范生态旅游实践,为合理经营提供保障。该模式不仅能够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生态旅游中的话语权,还能把握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平衡发展,有利于解决生态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问题。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保护与开发、处理保护与经营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其负责经营管理生态旅游,将更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中国城市湿地保护的困境与对策——以上海市为例
沈哲, 刘平养, 黄劼
2013,(5): 14-20.
摘要
(
239
)
PDF
(1198KB) (
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湿地的消失和退化趋势难以遏制,以上海城市湿地管理和保护面临的多重问题为例,认为根本原因为城市化发展对土地的强烈需求、湿地保护法律保障的缺失、湿地管理体系和基础数据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市场与公众参与渠道不畅。而要摆脱当前困境,必须以地方立法推动国家层面完善湿地法律,从单一资源的管理体系向湿地综合管理机制转变,并且还应为市场力量、社会机制参与到湿地的管理和保护中创造必要的条件。
保护与利用规划思路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层面上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沧浪山和内蒙古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赵志国, 乔永强
2013,(5): 21-24.
摘要
(
176
)
PDF
(1062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前森林旅游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就森林资源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如何实现保护与利用兼顾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湖北沧浪山和内蒙古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通过对森林资源特点的分析,并结合森林公园的具体实际,在功能分区、景点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森林景观资源按照生态保护价值分类细化、根据交通可达性状况合理取舍景点、拓展现有旅游活动空间游客容量以及限制生态敏感区游客数量等解决方案。
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脆弱区形成的人为原因及对策探讨
陈芳淼, 胡跃高, 赵其波, 钱欣
2013,(5): 25-30.
摘要
(
268
)
PDF
(1071KB) (
4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肃舟曲县和四川九寨沟县均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脆弱区,两县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相似。舟曲县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损失惨重;九寨沟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展顺利,达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对比两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发展变化情况,得出造成舟曲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为持续森工生产、贫困驱动的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以及管理力度不足。通过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因素的分析,对今后舟曲县以及类似区域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县级水平的地理分布及就地保护现状
彭隆, 陈圣宾, 彭培好, 周可新
2013,(5): 31-35.
摘要
(
185
)
PDF
(1349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以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所列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与标本数据,以县域为单位,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县级水平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可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于我国1 228个县级单位地域内且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部分县域内。通过各县域分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得到其在县级水平的就地保护现状:有520个县域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该县域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就地保护,1 004个县域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未受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最后,根据各县域未受到保护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指出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应加强就地保护的热点县域。
广东省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刘豪, 高岚, 王东亮
2013,(5): 36-40.
摘要
(
191
)
PDF
(1060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从国家政策、产业经济和企业竞争三个层面探讨影响广东省木材加工企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加强对原材料供给控制,强化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等对策建议,可为其他省份同类型企业的发展研究提供借鉴,以促进我国木材加工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中美政府林业投入产出效率比较
邓永辉, 宁攸凉, 赵荣, 张英
2013,(5): 41-46.
摘要
(
211
)
PDF
(1067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的高效发展是实现中国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促进林业发展,中国政府对林业的投入保持高位运行。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运用指标比较分析法对中美林业投入产出特征与其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美国,中国林业用地的利用效率较低,林地的经济效率较低;中国中央林业资金的生态效率较高,但其经济效率较低;中国中央林业系统劳动的生态效率较高,但其经济效率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讨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
伐根嫁接更新改造杨树低效林效益分析
吴丽娟
2013,(5): 47-51.
摘要
(
229
)
PDF
(1248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杨树在我国分布广范,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自然灾害、品种退化、更新不及时等原因,造成杨树低效林在全国尤其是三北地区普遍存在。杨树伐根嫁接具有经济、节水、环保的优点,是杨树低效林更新的优选方法。分析伐根嫁接林地的生产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确伐根嫁接更新造林优势,可带动并加快衰老低效杨树防护林更新改造速度,提高林地效益。
薰衣草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梅红
2013,(5): 52-54.
摘要
(
329
)
PDF
(1041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薰衣草作为一种低矮的芳香小灌木,耐寒、耐旱、耐瘠薄、耐修剪,不仅是一种经济植物,还是荒山、坡地等干旱贫瘠地以及居住区、庭院、广场、公园等绿化的好材料,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对新疆“伊帕尔汗”、“紫苏丽人”公司的调查咨询、国内主要薰衣草庄园的实地考察、国内园林绿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公园的实地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薰衣草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科学研究
加权回归估计中不同权函数的对比分析
曾伟生
2013,(5): 55-61.
摘要
(
216
)
PDF
(1325KB)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南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240株建模样本数据,通过建立一元、二元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对特定权函数、通用权函数及其拓展的4个权函数的加权回归估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某一组具体建模数据而言,采用特定权函数进行加权回归估计的做法是合适的;采用通用权函数进行加权回归估计,对不同的建模数据,其消除异方差的效果并不完全相同;为了使通用权函数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建议将1/f(x)
2
调整为1/f(x)
n
。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粗根生物量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王晓宏, 张秋良, 郭玉东, 邢婷婷, 王飞, 高孝威, 吴晶
2013,(5): 62-66.
摘要
(
203
)
PDF
(1191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粗根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兴安落叶天然林粗根生物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标准木法和全部挖掘法测定了不同年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粗根生物量,研究了粗根根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建立了粗根生物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林分粗根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幼龄林(26a,38a)的根系生物量为7.92 t/hm
2
,中龄林(49a,68a)为39.77 t/hm
2
,近熟林(96a)为49.80 t/hm
2
,成过熟林(132a)为74.11t/hm
2
;兴安落叶松根生物量占林木个体生物量的15.12%~27.25%,且根系生物量的65%以上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壤层中;根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建立的胸径—粗根生物量模型B=0.011314D
2.7629
达到极显著水平(R
2
=0.97)。
不同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胸径-树高生长曲线研究
姜鹏, 王卫军, 秦召文, 谷建才, 王桂真
2013,(5): 67-71.
摘要
(
237
)
PDF
(1224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旨在研究张家口坝上地区不同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胸径-树高状况。以张家口坝上张北、沽源的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获取插条、断根和埋桩造林小黑杨的胸径-树高实测数据,利用SPSS 18.0拟合3种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的胸径-树高模型。建立了插条造林小黑杨树高的Logistic方程模型,H=1/(0.1+0.559×0.724
D
),R
2
=0.992;断根造林小黑杨树高的Logistic方程模型幂函数模型,H=1/(0.1+0.617×0.766
D
),R
2
=0.988;埋桩造林小黑杨树高的幂函数模型,H=2.458×D
0.524
,R
2
=0.964。结果表明3种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
2
都大于0.96,D
1.3
能够很好地解释各器官树高。
红外热成像仪林火监测干扰源智能屏蔽技术研究
周宇飞, 李兴伟, 李小川, 岑棓琛
2013,(5): 72-75.
摘要
(
251
)
PDF
(1338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红外热成像仪智能识别林火误报率较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红外热成像仪林火监测干扰源智能屏蔽方法。该方法将红外热成像仪的可视范围以球形分割模型建立全景图,并以编号的形式分割为多个屏蔽单元,生成屏蔽单元地址编码的数据模型,并通过客户端影像信息中的栅格选框与屏蔽单元相互交叠对应来选择屏蔽点,实现对林区已知干扰源区域的屏蔽。该屏蔽技术可极大地减少红外热成像仪林火监测系统的误报率。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森林覆盖变化检测研究
付强, 代华兵, 薛晓坡
2013,(5): 76-79.
摘要
(
223
)
PDF
(1135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天绘一号和资源一号两期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和基于特征值阈值的方法提取采伐迹地,将研究区分成采伐迹地和非采伐迹地两类,使用分类后比较法检测森林覆盖变化。结果表明:国产的天绘一号和资源一号遥感影像有较好的内部几何一致性,正射校正后的两期影像可以达到1个像元内的校准精度。遥感变化检测的面积精度和重合率与实际变化相比较,分别为93.1%和95.0%,该方法能较好地检测出森林覆盖变化,适合于县域森林资源年度更新。
电子经纬仪自动精测立木材积原理与应用
孙梦营, 冯仲科, 闫飞, 马苏力娅, 樊仲谋, 郑君
2013,(5): 80-84.
摘要
(
258
)
PDF
(1103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伐倒树木测量树木材积是破坏性实验,还会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传统无伐倒测量材积方法的精度又太低。提出一种利用电子经纬仪测量立木材积的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中采集202棵落叶松的胸径、地径和树干任意处直径左右两侧的水平夹角等数据,结合相应软件精确求算立木材积,同时选取180棵落叶松结合最佳经验方程拟合旺业甸地区落叶松最佳一元、二元材积模型,并将其余22棵落叶松数据代入式中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利用电子经纬仪测量立木材积与传统经验公式求算立木材积结果相近,可替代传统伐倒树木测量材积的方法。
基于遥感的广州市森林健康分析与恢复对策研究
杨超裕, 杨燕琼, 罗富和, 李洁华
2013,(5): 85-90.
摘要
(
156
)
PDF
(1163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Landsat 5 TM为信息源,广州市为研究区,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统计分析等为手段,结合实地调查及文献资料,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森林健康状况的遥感光谱、植被指数特征。结果表明:遥感光谱值和植被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森林健康状况,特别是TM2,TM3,TM4,TM7光谱值和植被指数DVI,ARVI,PVI;健康和较健康森林的遥感光谱值和植被指数差异较小,不足以区分健康和较健康森林,但健康和亚健康森林的遥感光谱值和植被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可利用它们取值范围的差异判读健康和亚健康森林;广州市森林健康状况良好,健康森林(含较健康森林)占71.74%,亚健康的森林(含不健康森林)占28.26%。
陕西黄河湿地大鸨越冬种群受胁因素分析
吴逸群, 沈杰, 刘建文, 刘方庆, 王帅, 许秀
2013,(5): 91-94.
摘要
(
167
)
PDF
(1140KB) (
2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1月29日至3月1日,采用随机问卷的方法,对陕西黄河湿地大鸨生存现状及受胁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人们对大鸨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不高,人为干扰、基建、过牧和毒饵是影响大鸨生存的主要因素,噪音污染和围垦等加速了大鸨的濒危进程。应加强大鸨的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马雄, 王玉林, 吴利华, 张亚莉
2013,(5): 95-97.
摘要
(
258
)
PDF
(1041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野外观察、标本检视、资料查阅等方法,初步调查了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有两栖动物2目4科4属6种,分别占甘肃全省2目9科19属35种的100%,44.44%,21.05%和17.14%。通过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旨在为甘肃两栖动物资源及其保护方面积累科学的数据资料。
米老排不同高度级苗木形态特征的分析
闫彩霞, 杨锦昌, 尹光天, 李荣生, 邹文涛
2013,(5): 98-102.
摘要
(
198
)
PDF
(1113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选取50,60,70,80 cm共4种高度级的苗木,研究其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以及形态指标间相关性,旨在为米老排苗木质量评价和苗木分级造林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地径、叶数和高径比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其中地径和高径比在不同苗高等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随高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增,其变化范围分别为30.32~50.52 g/株和11.26~16.91 g/株,鲜质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规律为根<茎<叶,而干质量总体表现为根<叶<茎;植株含水率随高度级的增大呈递增趋势,各器官的含水率变化规律为根<茎<叶;在不同等级间地上与地下部分干质量比相对稳定;质量指数随高度等级的增大而增加,其值分别为1.018,1.121,1.208和1.239,但不同等级间无显著差异。苗木不同形态指标相互关联,其中苗高、地径、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质量指数最能反映米老排苗木生长的综合状况,宜作为苗木质量评价和分级的主要指标。
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
张颖, 钟才荣, 李诗川, 严廷良, 管伟
2013,(5): 103-107.
摘要
(
362
)
PDF
(1256KB) (
4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使君子科榄李属红树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亦为《国际湿地公约》濒危物种。系统地梳理红榄李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包括其分布情况、生物学特性、育苗造林技术和群落学特征,并结合作者近两年对红榄李的一些相关研究,对其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必须保护好红榄李周围的生境和重视组织培养技术来对其进行保护和资源挽救。
北京市大兴区樟子松引种栽培试验
宋继琴
2013,(5): 108-112.
摘要
(
205
)
PDF
(1230KB)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大兴区于2006年从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地区引进2.5~3m樟子松大苗,在五福林苗圃进行栽培试验;2010年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引进3~3.5m樟子松大苗,在滨河森林公园进行造林绿化实践。五福林苗圃栽培试验7年、滨河森林公园造林实践3年,其结果表明樟子松对北京市大兴区的气候、土壤等适应能力较强,生长状况良好,是适合本地区生长的绿化美化常绿树种。
基于市场响应的浙江省林业碳汇经营发展趋势模拟研究
龙飞, 沈月琴, 翁贞瑶, 王静, 郑晓冬
2013,(5): 113-119.
摘要
(
183
)
PDF
(1185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响应状况进行实证调研与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市场响应的碳交易价格转化系数模型,并以此计算出不同碳交易价格情景下浙江省林业碳汇经营的转化率水平,进而对浙江省林业碳汇经营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研究。结论表明:浙江省未来20年的碳交易价格将在目前110元的基础上上升至1 100元,而随着碳交易价格的持续上升,作为理性的林业经营主体,将不断实现由传统林业经营向碳汇林业经营的转化,在碳交易价格达到1 100元时,转化率将达到0.875的水平。最后针对目前制约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与阐释。
技术应用
基于JSP的海南常见树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周玉萍, 杨雯, 吴兴惠
2013,(5): 120-124.
摘要
(
227
)
PDF
(1147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海南常见树木种类信息管理。针对海南常见树种信息,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动态网页制作技术JSP为基础,结合SQL 2005构建数据库,采用Tomcat作为服务器,叙述树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实现了树种信息的查询功能和基本的后台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本系统查询浏览相关的树种信息,还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在线交流,为进行生态学、植物学研究、树种识别等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GNSS RTK在山区森林中定位的应用研究——以桦树次生林中的3种地形条件为例
李永宁, 高慧娟, 霍艳玲, 孟凡杰, 任佳美
2013,(5): 125-130.
摘要
(
245
)
PDF
(1162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NSS RTK可实时获得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在森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准动态测量与快速静态测量两种作业模式,对桦树次生林中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双星GNSS RTK定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双星系统的卫星数与空间几何分布,表现为山脊最好、山坡优于沟谷,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均能满足RTK定位的要求。2)进行准动态测量,在山脊上全部为固定解,定位精度较高;山坡与沟谷中多数为浮动解,定位精度较低。3)定位的限制因子不是卫星数与空间分布,而是卫星信号质量与多路径效应。4)通过延长观测时间可获得厘米级的高精度,考虑到精度与效率,最长观测时间不宜超过15min。
景观格局分析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以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杨月圆
2013,(5): 131-136.
摘要
(
184
)
PDF
(1172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SPOT5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技术支撑下,从景观类型指标(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等)和景观水平指标(景观丰度、多样性、蔓延度等)两个层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VCM曲线深入探讨了主要景观类型的聚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云岭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低,且分配不均;有林地是整个保护区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组分,内部斑块大、不破碎;耕地面积仅次于有林地,破碎程度最高;受人为活动干扰最明显的是灌木林地;研究区中,除水域外的其它各景观类型聚集程度高,一旦发生蔓延事件,传播速度快。
研究简报
天然次生林间伐强度的探讨——以国有青石冈林场木荷次生林为例
吕勇, 谭杨新, 吕飞舟, 李新建, 张江
2013,(5): 137-141.
摘要
(
194
)
PDF
(1143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参数出发,提出了以角尺度为主要调整目标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方案。结合林木间伐指数,确定间伐木,并进行间伐后林分空间结构的分析,最终确定间伐强度,结果表明:间伐后林分中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由团状分布调整为随机分布,林分平均角尺度ω=0.49,混交度得到提高,林木竞争指数和间伐指数均减小,大小比数基本保持不变,林分调整达到预期目标,林分结构得到优化,由此确定的间伐强度为26.2%。
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生植物筛选试验设计研究
韦玮, 李胜男, 郭嘉, 朱耀军
2013,(5): 142-146.
摘要
(
181
)
PDF
(1342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生植物筛选试验,阐述了试验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总体设计、典型试验设计、试验功能等。通过开展湿地植物耐盐性研究及盐生植物筛选技术研究,因地制宜地组建和优化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群落结构,调控湿地植物群落演替方向,以期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以及该区域的可持续利用及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持。
国外借鉴
德国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及启示
高金萍, 陈健, 高显连, 宋菲
2013,(5): 147-151.
摘要
(
253
)
PDF
(1059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德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低碳土地利用思路和方法,分析了德国开展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特点,并针对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森林低碳土地利用工作实际,在政策、机制、技术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