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28
    综合管理
    林业科技推广方式方法探讨
    方怀龙, 玉宝, 杲昌杰
    2014,(6):  7-1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02
    摘要 ( 257 )   PDF (1001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对林业科技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重新审视和改变过去传统推广方式。围绕推广者、推广项目生成、推广机构、效果反馈和监督管理等推广关键环节,探讨了推广方式方法:1)林改后,林农科技需求趋于多样化,林业专业合作社加入了推广对象的行列,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将能集中解决林农科技需求问题;2)将推广项目进行分类,在贫困地区推广经济效益类项目,在发达地区推广兼顾生态效益类项目,根据林农科技需求,应建立推广项目储备库;3)建立推广机构和推广对象双向选择制和参与式推广方式,推行推广机构认证、认定机制,形成市场主导型推广体系;4)需要改变科研立项和评价机制,以推广价值、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衡量标准之一;5)将林业科技推广与林业产业化、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及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林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相结合,提高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产品科技含量及国际竞争力。
    集体林地流转过程中的主体障碍及其消解
    赵发, 周伯煌
    2014,(6):  11-1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03
    摘要 ( 239 )   PDF (1004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地是林业再生产的最基本资源,林地流转是实现林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林地流转过程中转让方、受让方、林业主管部门等障碍因素的分析,明确林地流转价格不明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林权抵押贷款运作难实现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明晰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运作、优化林业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等路径予以消解。
    森林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改革研究
    翟洪波, 赵中南, 张又水, 张纪元, 赵鹏武
    2014,(6):  16-2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04
    摘要 ( 261 )   PDF (1008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国内外森林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现状,我国森林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我国森林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的主要改革建议,旨在为实现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及对策
    谢振光
    2014,(6):  21-2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05
    摘要 ( 276 )   PDF (991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建国后国家一次性用于国有林区森林防火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介绍了该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主要建设成效,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森林云南”建设种苗发展问题及对策
    陈剑英, 曾德贤
    2014,(6):  24-2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06
    摘要 ( 245 )   PDF (998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绕“森林云南”建设种苗目标任务,分析了林业建设的种苗发展面临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滞后、良种建设基础薄弱、苗木产业化水平不高、扶持发展的长效机制未建立、质量监管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提升种苗建设水平,保障“森林云南”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山东省开展政策性林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赵新华, 徐永青
    2014,(6):  28-3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07
    摘要 ( 228 )   PDF (993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山东省林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开展政策性林业保险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环境支持和保险经营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开展政策性林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途径探讨
    石建华, 喻理飞, 孙保平
    2014,(6):  31-3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08
    摘要 ( 267 )   PDF (993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从经营技术、经济发展与后续产业、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移民、工程管理与后续发展政策等四个方面,对实现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科学研究
    基于三维技术的林地“一张图”树种库管理研究
    张煜星, 许等平, 任怡, 刘斌
    2014,(6):  34-3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09
    摘要 ( 251 )   PDF (1283KB) ( 2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虚拟树种建模技术和三维GIS技术为基础,通过树种建模、树种库建设、虚拟种树和与三维平台的集成等技术流程,实现了林地“一张图”树种库的大规模三维仿真模拟可视化展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展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渠首水源地林业建设功能区划研究
    张晓红, 雷渊才, 张会儒, 唐守正, 王邦磊, 安静
    2014,(6):  39-4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0
    摘要 ( 304 )   PDF (1177KB)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划和规程为依据,以2008年河南南阳市二类森林资源数据为基底数据,结合每年数据更新,在划定水源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功能区划分为“一带三区”:干渠生态廊道、湿地保护区、水源林保育区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并探讨了各区功能定位和建设任务。区划结果兼顾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能够为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林业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森林资源安全评价——以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为例
    王玉芳, 白鹤松, 王锐
    2014,(6):  44-4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1
    摘要 ( 277 )   PDF (1068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考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相关进程,通过两轮的德尔菲法,调查中国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的12位专家,从森林资源的数量维度、质量维度、生态系统维度三个层面筛选并确定了反映森林资源安全的22个影响因子。通过实地调查,选取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12年(1999—201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阿木尔林业局森林资源安全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阿木尔林业局1999—2010年期间的森林资源安全状态的综合得分为0.876 5,表明这期间阿木尔林业局森林资源处于安全状态中。但是目前的这种安全状态是一种低效的安全状态,离高效的安全状态还有一段距离。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森林资源安全程度,实现高效安全状态的对策。
    森林生产力区划和量化分级方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高金萍, 高显连, 郝月兰
    2014,(6):  49-5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2
    摘要 ( 276 )   PDF (1209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宏观区划和微观量化分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气候、植被和立地区划数据,首次在全国大区域尺度上实现森林生产力三级区划,同时,结合多期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数据实现森林生产力量化分级。以辽宁森林生产力区划和量化分级成果为案例,详细介绍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该研究可为林业区划、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等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闽江入海口沿岸不同林龄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张绍轩, 马娇娇, 吴强, 王卫军, 谷建才
    2014,(6):  54-5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3
    摘要 ( 251 )   PDF (1235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闽江入海口沿岸上游林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推算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从森林植被类型和林龄两方面分析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除西部高山区外,碳密度分布从东往西逐渐升高,在人类活动区域碳密度变化范围主要为20~40t/hm2。不同林龄碳储量从小到大排序为中龄林(82 171.91t)>幼龄林(43 692.93t)>近熟林(18 851.71t)>成熟林(5 789.81t),碳密度在针叶林、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各林龄分布中均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随着龄级的增大,碳密度增大,随着森林的增长,固碳能力逐渐增大。
    内蒙古柠条生物量建模
    曾伟生, 白锦贤, 宋连城, 邢利军, 王雪军, 赵学军, 张振荣
    2014,(6):  58-6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4
    摘要 ( 298 )   PDF (1020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自治区的常见灌木种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样本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利用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单株水平的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其相容的地下生物量模型和根茎比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平均植冠面积和密度或覆盖度的群落水平的总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植冠面积是影响单株生物量的首要因子,其次才是丛生枝个数;基于植冠面积和丛生枝个数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模型,其确定系数能接近0.7,但地下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要低些,还不到0.5;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模型的平均预估精度均能达到90%左右,总生物量的平均预估精度能达到92%以上,完全可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柠条灌木林的生物量估计。以单株总生物量模型为基础,直接推导出不同密度或覆盖度的群落总生物量模型,可为建立群落水平的灌木生物量模型提供借鉴。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张愿, 马长明
    2014,(6):  63-6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5
    摘要 ( 278 )   PDF (1196KB) ( 1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燕山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16a,23a,34a,42a)和主要混交树种26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30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林龄、不同组成成分、组成比例方面对凋落物的储量和持水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6a,23a,34a,42a)以及26a白桦次生林、30a山杨次生林这6种林分类型的凋落物储量分别为35.75,45.50,60.00,65.94,25.40,19.39t/hm2。2)不同林龄落叶松凋落物的持水率呈现出16a>23a>34a>42a的趋势,白桦和34a华北落叶松,山杨和34a华北落叶松分别以不同比例混合的凋落物的持水率以落叶松+白桦(1∶3)的最大,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式增加;3)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呈现16a>23a>34a>42a。6种不同比例混合凋落物的吸水速率以落叶松+白桦(1∶3)的最大。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吸水速率减小。
    清香木天然林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响应
    王加国, 黄波, 李晓芳, 安明态, 袁丛军, 杨瑞
    2014,(6):  69-7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6
    摘要 ( 244 )   PDF (1037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典型群落样地,划分为不同干扰类型。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教(H)和均匀度指数(E)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及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对清香木天然种群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香木群落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干扰弱>干扰强,而灌木层为干扰弱<干扰强;在不同干扰强度下群落稳定性均靠近稳定状态,其相对的稳定性比较是干扰强>干扰弱,表现出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不同的趋势。
    辽宁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地理成分研究
    刘洋, 张勇, 鲁飞飞, 刘增力
    2014,(6):  75-7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7
    摘要 ( 248 )   PDF (1005KB)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科学考察等野外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是被子植物,其次是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所占比例最小。在属、种水平上,较大科和大型科的区域优势明显,且科内属、种的分化强度较高,其次是6~20种的中型科具有较大种群而且具有一定的优势性,再次为寡种科,单种科对区域植物区系的影响程度最弱。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主要以北温带植物区系成分为主,植物区系中热带性质成分占一定比例。本区有中国特有分布属6属,也映了该地区独特的植物资源保护价值。
    南亚热带人工林树种种间联结分析及经营模式设计
    姜俊, 陆元昌, 庞丽峰
    2014,(6):  79-8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8
    摘要 ( 204 )   PDF (1091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发展类型是以森林经营的经济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相结合的森林经营模式。设计未来森林目标、树种选择和经营措施是森林经营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环节。采用多物种方差比值(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和AC联结系数对20个人工林优势种进行种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种对间的极显著正相关种对数比例较小,群落正处在演替早期阶段;马尾松和红椎、大叶栎的种对间有显著正联结,正联结的种对数较少且程度相对较弱,其余种对无联结或不显著的正、负联结居多。以种间联结为指标来量化树种搭配配置,通过树种结构调整、乡土珍贵树种选择,设计科学的混交种植经营模式,以期实现多样化、高价值和稳定的人工林格局。
    川西亚高山箭竹-岷江冷杉原始林优势树种的空间格局分析
    刘文敬, 徐雨, 王浪杰, 缪宁
    2014,(6):  85-9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19
    摘要 ( 364 )   PDF (1385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箭竹-岷江冷杉林是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的重要类型,研究其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对其恢复和保育具有参考意义。采用林木定位调查法,分别用Ripley’sL(t)和L12(t)函数分析群落中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结果表明:群落的优势树种为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云杉(Picea asperata),群落层次结构分明。3个优势树种在小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其分布格局随尺度增大而变化。岷江冷杉种群在0~11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而在11~20m的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红桦种群在0~14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而在14~20m的尺度上呈随机分布;云杉种群在0~20m尺度上均呈聚集分布。3个优势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在0~20m尺度上均呈显著的相互独立关系,表明它们相互之间作用微弱。
    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白祥, 韩志全
    2014,(6):  91-9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0
    摘要 ( 262 )   PDF (1271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状态的健康、恢复能力的健康、所在环境的健康三个方面建立涵盖22个指标的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艾比湖周边区域的统计年鉴数据和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用200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运用综合评价及划分的等级标准对13年间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在2000—2001年处于较健康状态,2002—2003年处于健康状态,2004—2009年处于较健康状态,2010—2011年处于一般病态,2012年处于较健康状态。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呈恶化趋势,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直径分布研究
    铁牛
    2014,(6):  95-9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1
    摘要 ( 274 )   PDF (1120KB) ( 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进行数学模拟,基于20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样地从1986—2006年连续观测的数据,利用43个基础模型进行拟合与卡方检验,结果表明,Weibull模型拟合与检验效果最优。该研究可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晋东南油用牡丹栽植立地类型划分研究——以武乡县为例
    冯国宝, 周薇, 崔明, 马国青
    2014,(6):  99-10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2
    摘要 ( 265 )   PDF (1392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用牡丹的研究与开发是油用植物研究的新热点。以晋东南典型县武乡县为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在分析油用牡丹生长所需的自然地理、气象条件,以及发展牡丹籽油产业所需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开展油用牡丹栽植立地类型划分研究,旨在为晋东南地区今后发展牡丹籽油产业提供科学参考。
    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曹小玉, 李际平
    2014,(6):  104-10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3
    摘要 ( 216 )   PDF (1329KB)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湖南省平江县福寿林场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龄组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都呈现出了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规律。0~15cm土层有机碳的含量分别是15~30cm,30~45cm,45~60cm土层有机碳含量的1.6~3.9倍,2.4~4.6倍,2.7~6.5倍。在0~45cm土层内,随着杉木林的生长发育,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了幼龄林较高,中龄林最低,成熟林最高的变化特征。土壤有机碳与全氮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C/N和全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容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与土壤全钾和pH值相关性不显著。
    不同火烧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秦可珍, 贺婷, 包翔, 陈翔, 周梅, 赵鹏武
    2014,(6):  110-11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4
    摘要 ( 289 )   PDF (1062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对不同火烧年份(2003年和2012年)和不同火烧程度(轻度和重度)火烧迹地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1年,相较于对照样地,轻度火烧后,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H值、全磷、碱解氮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降低,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但差异性不显著。重度火烧后,pH值、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全磷和全钾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火烧后10年,相较于对照样地,除重度火烧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降低,其他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火烧后也不同程度降低,但不显著。
    林火干扰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范雪松, 马秀枝, 任乐, 孟晓旭
    2014,(6):  115-12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5
    摘要 ( 254 )   PDF (1351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潮查林场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 2000年和2003年火烧迹地,选取临近未火烧样地作为对照,研究在林火干扰发生距今10年和13年后,在自然恢复后土壤不同层次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火烧13年后火烧迹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比对照样地微生物总体上高,火烧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平均增加了99.8,93.8,100.5万株/g。火烧10年后火烧迹地微生物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平均增加了96.2,117.2,105.6万株/g。敖乡和3km处火烧迹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深度没有明显的关系。
    油料能源树种用途的竹柏无性系选择
    周俊新, 李宝银, 林小青, 黄云玲, 郑达华
    2014,(6):  121-12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6
    摘要 ( 217 )   PDF (1034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优良无性系,是竹柏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无性系测定结果表明,表型优株建立的竹柏无性系间,千粒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进一步选择是必要的;竹柏千粒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885,0.784,0.804。通过聚类分析,根据3个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表现,精选获得的SM2,NS1,NY2,SM1等4个优良无性系的千粒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等性状,与参试群体总体水平比较,遗传增益分别达15.68%,50.62%,5.55%,与CK比较,遗传增益分别达32.38%,638.10%,10.68%,且均具较强适应性和较高稳定性。NS1,SM2适宜中等以上的立地条件,即在Ⅰ、Ⅱ类地适宜推广;NY2,SM1适宜在Ⅰ,Ⅱ,Ⅲ类地推广。
    杉木人工林择伐5年后生态效果综合分析
    巫志龙, 周成军, 周新年, 郑丽凤, 赖阿红, 卢秀琳, 刘富万, 苏春敏
    2014,(6):  128-13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7
    摘要 ( 351 )   PDF (1205KB) ( 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tata(Lamb.)Hook.)人工林进行4种不同强度择伐作业,分别为弱度12.9%、中度23.5%、强度46.1%和极强度64.6%,分析不同强度择伐5 a后对植被、土壤和凋落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采伐相比,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蓄积量和断面积均随择伐强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增大;0~20 cm土层土壤密度、水分、孔隙状况和养分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强度择伐下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总量均最大。综合比较得出,强度择伐5 a后林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改善效果较佳,更适宜南方山地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与管理。
    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林业发展协调性分析
    蔡浩, 金志农
    2014,(6):  135-13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8
    摘要 ( 213 )   PDF (1084KB) ( 1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指数,并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模型计算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的协调度。结果表明:1)2002—2012年,南昌市城市化呈快速发展趋势,城市林业的发展可以分为较快发展(2002—2007年)、平缓稳定发展(2007—2009年)、快速发展(2009—2012年)三个阶段;2)城市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状态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城市化略滞后于城市林业阶段(2002—2005年,2010—2012年)、城市化与城市林业波动发展阶段(2005—2007年)、城市林业滞后于城市化阶段(2007—2009年);3)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协调度总的为优良协调,协调度较高,城市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速度比较一致,但城市林业质量是否符合了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林火烈度的量化指标构建
    杨达, 吴志伟, 梁宇, 贺红士
    2014,(6):  140-1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29
    摘要 ( 382 )   PDF (1074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野外样点实测数据,根据火烧迹地各组分生物量,构建了火烧烈度的量化指标:火烧烈度指数(Fire Severity Index,FSI)。依据构建的FSI,对过火林分的火烧烈度进行了量化分级,并通过野外记录的综合火烧指数(Composite Burn Index,CBI),对FSI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FSI能够直接量化火烧烈度严重性,可准确地揭示不同火烧烈度对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程度。
    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冬季栖息地适宜性评估
    韩梦阳, 詹黎明, 承勇, 王卫军, 刘桃睦, 邢韶华
    2014,(6):  146-15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30
    摘要 ( 281 )   PDF (1482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黄腹角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越冬期的分布状况,从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四个方面对黄腹角雉适宜性的栖息地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井冈山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图、林相分布图、地形图等,采用等级赋值的方法,综合评定了黄腹角雉适宜分布区域。评定出黄腹角雉适宜分布区域中一级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为4 731.76hm2,占总面积的16.7%,二级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为11 298.43hm2,占总面积的39.9%,三级适宜分布区域面积为 12 293.31hm2
    技术应用
    赴俄罗斯波兰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研讨会考察报告
    张松丹, 林祚捌, 莫沫, 崔武社, 何伟生, 李忠, 王红春
    2014,(6):  153-15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31
    摘要 ( 256 )   PDF (1376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森林经营方案实施及评价”研究课题要求,赴俄罗斯、波兰广泛进行会议交流、野外现地考察等培训工作。两国林业主要共同点是森林资源丰富、国有林占主导、实行国家—区域林管局—林场三级管理体制、生态保护意识强等,主要不同点体现为资源状况与机构稳定性不同、林龄结构与树种结构不同、国有林管理机制不同、采伐政策不同、非法采伐现状不同;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上,两国都实行分类经营,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依法实施采伐作业,实施森林认证。值得借鉴的经验是:一要提高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二要深化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三要加强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培训合作。
    省级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应用系统建设研究
    刘永杰
    2014,(6):  160-16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32
    摘要 ( 225 )   PDF (1726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介绍省级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应用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以及应用研究。采取省、市(县)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以森林资源和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核心,以林业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运行环境和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建成多级联动、安全稳定、覆盖省级的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应用系统,实现森林资源数据的年度监测与评价,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
    湖南花岩溪国有林场野生动物分布现状及保护对策
    郜二虎, Schindele Werner, 包源, 栾慎强, 戴振华
    2014,(6):  166-16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33
    摘要 ( 267 )   PDF (1064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花岩溪国有林场野生动物丰富,尤其鹭科鸟类是林场的代表性动物。根据花岩溪林场野生动物组成、分布状况及栖息地特点,建议:将珍稀野生动物及鹭科鸟类作为关键物种,加强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将林场划分为保护区域、保持区域和生产区域进行经营管理;采用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技术,减少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干扰破坏。
    北京八达岭林火安全影响分析
    王立明, 张秀丽
    2014,(6):  170-17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6.034
    摘要 ( 208 )   PDF (1010KB) ( 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与北京八达岭林场潜在林火险情密切相关的气候、地形、植被和可燃物四类因素。气候潜在林火险情主要是防火期内温度高、湿度小、风多、风大、植物凋萎期长。陡急险坡和鞍部构成防火和灭火危险地形因素。易燃针叶和阔叶树种多、林下灌木和多年生草本茂密、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比例高、易燃可燃物载量大、水平和垂直分布连续性强为火险的植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