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10-28
    目录
    目次和封面
    2020,(5):  0-0. 
    摘要 ( 204 )   PDF (2940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管理
    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林农财产权益的法律保障
    周伯煌, 金贝李
    2020,(5):  1-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1
    摘要 ( 626 )   HTML ( 19)   PDF (999KB)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体林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森林资源产权形式,集体林流转工作顺利开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但在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林农权益缺失、权利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充分保障林农的财产权益,以农地“三权分置”法实现为视角,探析在林地“三权分置”下林地承包权和林地经营权分离流转的可行性,并在分析集体林权流转实践过程中林农财产权益受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明晰产权主体,构建新时期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政府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和完善集体林权纠纷处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新森林法背景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检视与理性进路
    戴小俊, 马蕾
    2020,(5):  7-1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2
    摘要 ( 522 )   HTML ( 14)   PDF (1272KB) ( 6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森林法修订与实施,将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推动带来新契机。选择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从其范畴、制度构建必要性和法律实践角度进行阐述,并选取适合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诉讼制度推进进程中,面临法律适用性不够、制度设计不足、司法权与行政权间的冲突等制约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从4个方面提出完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路径选择:1)加强扩大诉讼主体范围、建立激励机制以及明确举证责任分配机制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供给;2)在推进诉前程序适度司法化、建立公益损害评估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诉讼程序;3)加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厘清,促进法治思维培养和依法行政;4)针对“后疫情时代”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行政公益诉讼应给予拓展,切实保护和珍爱野生动物。通过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实施过程的制度检视及理性进路重点分析,以期促进对森林、野生生物资源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效果实现,并可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我国进口材合法性管理制度可行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李静, 徐斌, 万宇轩
    2020,(5):  17-2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3
    摘要 ( 354 )   HTML ( 4)   PDF (1487KB) ( 2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国和共森林法》第六十五条强调了木材来源合法的重要性。中国加强进口材合法性管理引发了多方关注和探讨。针对构建进口材来源管理制度进行了企业意见调研;对相关政策出台的企业意见、需求与挑战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出台具备可行性;围绕夯实政策顶层设计、提高企业意识和能力建设以及加强与木材来源国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我国国家公园实施共同管理的前期探索
    丁文广, 穆阳洁, 李玮丽, 李田田
    2020,(5):  23-2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4
    摘要 ( 449 )   HTML ( 11)   PDF (1122KB) ( 29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管理又称参与式管理,是实现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国际上的国家公园管理逐渐由排他性向包容性转变。我国国家公园目前处于试点建设阶段,在管理体系中引入共同管理,旨在提升管理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对实现自然保育和保障居民福祉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多有裨益。首先,分析了共同管理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现状;然后,基于“实施共同管理的前期准备与这一过程的后期推进同样重要”这一观点,识别了这一进程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在我国国家公园探索实施共同管理的必要性;最后,从政策、制度、经济、共管意愿、社会资本等5个方面做了可行性评估分析,构建了共管意愿和社会资本的可行性评估体系。通过探索分析实施共同管理的前期工作,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共同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自然保护地治理研究进展与思考:网络治理视角
    王凯
    2020,(5):  30-3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5
    摘要 ( 450 )   HTML ( 12)   PDF (1136KB) ( 3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保护地作为维系人类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系统,传统管理中存在多方参与度不足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错位的现象。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保护地治理,应关注利益相关方的多元层次需求。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当前国内研究系统性有所不足,国外相关成果更为完善,其中有关保护地网络的建设、评价与优化逐渐成为前沿热点。而网络治理理论关注利益相关群体间关系,强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念,可作为保护地治理问题的研究新视角。在网络治理探讨研究的基础上,论证构建治理网络的理论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治理网络框架,以期为促进自然保护地治理网络建设,发现治理规律,推动相关理论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陕西秦岭湿地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邓小明, 呼海涛, 卜书海, 黎斌, 葛琛, 李梅
    2020,(5):  36-4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6
    摘要 ( 664 )   HTML ( 10)   PDF (1069KB) ( 6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岭是我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是名副其实的“中央水塔”。秦岭众多的水系孕育了丰富的湿地资源,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对陕西秦岭地区湿地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湿地资源保护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秦岭湿地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实践探讨
    森林资源“多库合一”管理和更新业务平台研建与实践探讨——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为例
    高金萍, 高显连, 杜彬, 赵炳柱, 陈晓明, 郭旭亮, 明海军, 于慧娜
    2020,(5):  44-5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7
    摘要 ( 559 )   HTML ( 7)   PDF (3706KB) ( 2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案例,探索研究森林资源调查成果数据、林地变更数据、公益林管理数据和年度档案更新成果等森林资源数据“多库合一”融合方法,建立了森林资源“多库合一”管理和更新业务平台,从技术手段上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的森林资源数据“多层皮”、数据更新脱节等问题,有力支撑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业务,提升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管理和更新水平。该业务平台可推广应用于整个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对其他地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建设也有较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基于遥感技术的全国营造林监测体系建设构想
    王小昆, 王耀, 于世勇, 贾刚, 李大瑞
    2020,(5):  52-5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8
    摘要 ( 457 )   HTML ( 15)   PDF (1063KB) ( 28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全国营造林工作管理水平,在概述当前遥感技术和遥感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发展情况,以及目前全国营造林监测工作现状和监测内容等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全国营造林监测的优点及制约。对基于遥感技术,依托“国家森林资源智慧管理平台”,建立“全国营造林监测评价系统”,从而建立全国营造林监测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对相关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

    低丘缓坡空间用途管制措施研究——以台州市仙居县为例
    阮永健, 李云, 李晖, 杨帆, 闫哲
    2020,(5):  58-6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09
    摘要 ( 343 )   HTML ( 2)   PDF (1058KB) ( 2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形势愈发明显,低丘缓坡资源作为重要的后备资源,其开发和利用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重要手段,而完善低丘缓坡空间的用途管制尤为重要。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县内有许多可供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资源,在低丘缓坡资源开发过程中,实行分区管制的方法:将全县低丘缓坡土地生态功能划分为北部重要生态保障圈层、中部重点生态经济综合发展圈层和南部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圈层,即“三圈层”生态功能区来进行管制。通过仙居县低丘缓坡空间用途管制的具体实践,针对我国低丘缓坡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低丘缓坡用途管制途径与措施建议。

    编制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关问题探讨——以南雄市为例
    贺志龙, 孙启臻, 刘怡函, 周亚旭, 张济
    2020,(5):  63-6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0
    摘要 ( 538 )   HTML ( 2)   PDF (1151KB) ( 5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国家森林城市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及《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37342-2019)的发布实施,以县级城市为单位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逐步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必然要求,对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概述了南雄市(县级市)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技术路线、总体布局,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建设内容。同时,着重对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市县工作对接、发展与保护并举和建设资金落实三个重难点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探究,以期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供给视域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模式研究——以伊春市汤旺河林业碳汇项目为例
    陈丽荣, 朱震锋, 盛春光, 曹玉昆
    2020,(5):  68-7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1
    摘要 ( 599 )   HTML ( 4)   PDF (1153KB) ( 32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模式影响项目供给方的成本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探索有效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模式,对于提高碳交易市场森林碳汇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促进碳汇服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汤旺河林业碳汇项目为例,提炼出该项目采取的是“地方政府+森工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绿色碳汇基金会”的开发模式。分析了该开发模式中各构成机构在项目开发中的具体作用、各机构间的联结机制以及该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森工企业为主导的新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模式及优化对策。通过研究,以期为其他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模式的选择与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旅游模式研究
    薛晓焱, 刘震, 王艳梅, 耿晓东, 蔡齐飞, 李志
    2020,(5):  75-8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2
    摘要 ( 423 )   HTML ( 15)   PDF (1063KB) ( 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也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林业扶贫主要树种。以油茶观赏价值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油茶产业新型模式,对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阐述了油茶种植历史、自然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从油茶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旅游业发展优势的角度,分析了油茶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以及旅游业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的机遇和经济效益;提出了旅游开发中应遵循的生态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经济性和特色化原则,以及“自然+人文”、 体验式农业休闲、农业科普等旅游模式;阐明了政府为“策划者”、企业为“掌舵者”、农户为“水手”的经营管理模式内涵,同时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掘传统油茶文化、加强产业宣传、创新营销战略、落实政府鼓励政策等建议。通过分析、研究,以期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科学研究
    湖南杉木人工林单木干形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许冰冰, 边更战, 易烜, 朱光玉, 齐战涛, 吕勇
    2020,(5):  82-8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3
    摘要 ( 515 )   HTML ( 10)   PDF (1159KB) ( 2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湖南杉木人工林单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湖南杉木人工林单木形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变异系数法得到杉木人工林单木实验形数的变异系数(0.112 7)小于胸高形数的变异系数(0.204 0),表明实验形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树高级和胸径级的形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单木,胸高形数在不同胸径级具有显著性差异(sig<0.05),二者呈负相关;实验形数在不同树高级具有显著性差异(sig<0.05),二者呈正相关。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胸高形数和实验形数的影响因子存在一定的差异。胸高形数与坡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坡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海拔、林分年龄和胸径(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实验形数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林分密度和林分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坡度和树高(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与坡位、干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两种形数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显著(sig<0.05),胸高形数模型拟合调整后的R2为0.417,实验形数模型拟合调整后的R2为0.495,即回归方程可解释各自变异的41.7%和49.5%。

    基于哑变量的秦巴山区天然栎类林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研究
    闵志强, 胡云云, 王得军, 孙景梅, 李宏韬, 李卫忠
    2020,(5):  89-9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4
    摘要 ( 470 )   HTML ( 6)   PDF (2078KB) ( 3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选取秦巴山区天然栎类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竞争指数确定优势木及其竞争等级;根据优势木和立地主导因子确定立地质量等级;将竞争等级和立地质量等级作为哑变量逐步参与胸径、树高生长过程拟合,确定最优生长模型。研究发现:栎类天然林的立地主导因子为海拔、坡向和土壤厚度;胸径、树高生长模型的最优基础模型均为Gompertz模型;胸径生长模型以竞争等级哑变量位于参数a,c时拟合结果最好,其中R2值和Pa值分别为0.834和98.17,较基础模型分别提高13.16%,0.59%;树高生长模型以立地质量等级哑变量位于参数a,b时拟合结果最好,其中R2值和Pa值分别为0.717和98.26,较基础模型分别提高16.59%和0.65%;当胸径和树高模型引入第二类哑变量时,模型精度虽有提升但效果不明显。分析秦巴山区不同生长条件下天然栎类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规律,建立林分生长模型,以期为天然栎类次生林修复与林分质量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生长模型研究
    王庆杰, 李国东, 刘晓曼, 安博文, 计怀峰
    2020,(5):  100-10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5
    摘要 ( 456 )   HTML ( 3)   PDF (1340KB) ( 1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塔里木河流域78组胡杨树木为研究对象,进行胡杨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研究。通过将建模和检验数据带入16个经验方程以及理论方程中,得到各模型参数值和决定系数(R2),依据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误差(ME)和平均预测误差百分比(MPSE),选出其中拟合效果最优的胡杨生长模型。最适宜胡杨树高的生长模型是柯列尔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771;最适宜胡杨胸径的生长模型也是柯列尔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969;最适宜胡杨材积的生长模型是逻辑斯蒂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966。通过设定的检验、评价标准,对多个拟合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得到胡杨生长模型,以期为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的造林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华山松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特征
    姚慧芳, 卢杰, 王超, 陈康
    2020,(5):  108-11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6
    摘要 ( 485 )   HTML ( 2)   PDF (1467KB) ( 2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藏东南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内华山松种群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理论、将种群动态变化情况进行量化。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和进行生存分析来研究种群的结构特征和生存现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来探索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岗乡华山松种群结构属于增长型,但增长的幅度并不大,种群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幼苗幼树的数量极其丰富,但在向小树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个体大量死亡,更新能力受阻,种群存在衰退风险。2)岗乡华山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早期死亡率极高,到一定阶段死亡率下降,发展平稳;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均在第 Ⅱ 龄级出现高峰,在 Ⅷ—Ⅸ 龄级较稳定。3)随着龄级的增加,岗乡华山松种群的生存率在下降,而累积死亡率趋于上升,分别在第 Ⅵ 龄级后达到最小值(0)和最大值(1);危险率在第Ⅱ龄级达到最高(0.394),死亡密度在第 Ⅲ—Ⅹ龄级降至最低(0),整个龄级阶段,生存率均低于危险率,说明该种群存在衰退的风险。4)对岗乡华山松种群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经历未来 Ⅱ、Ⅳ、Ⅵ 和 Ⅷ 龄级时间后,中、大树阶段的个体数量有上升的趋势。研究认为,岗乡华山松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和后期衰退的特点,建议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加强对岗乡华山松种群的保护,使其可持续发展。

    凉山州森林火灾形成的火环境研究
    白夜, 王博, 武英达, 刘波
    2020,(5):  116-12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7
    摘要 ( 518 )   HTML ( 17)   PDF (1468KB) ( 9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火灾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火环境是森林燃烧的重要条件,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林火环境,对于研究林火行为,采取有效林火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搜集凉山州气象数据、森林资源数据、地形数据的基础上,从可燃物、气象条件、地形条件3个方面分析凉山州森林火灾的火环境特征,并针对凉山州森林火环境特点,提出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加强森林可燃物管理、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等对策,以期提升凉山州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及林火管理水平。

    技术应用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估测高山松叶面积指数
    谭德宏, 舒清态, 赵洪莹, 王柯人, 袁梓健
    2020,(5):  123-13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8
    摘要 ( 472 )   HTML ( 7)   PDF (1478KB) ( 20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面积指数(LAI)是衡量森林生产力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为实现大尺度估测叶面积指数提供支持。以香格里拉市高山松为研究对象,以Sentinel-2多光谱影像为信息源,结合地面样地实测LAI,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LAI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高山松LAI估测模型,基于像元尺度对研究区高山松LAI进行遥感估测。研究表明:1)Sentinel-2影像红边波段构建的植被指数与LAI有较高的相关性; 2)遗传算法优化前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289和 0.508,均方根误差(RMSE)为0.340和0.314,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后,BP神经网络建模精度更高和对实测LAI的变化趋势预测更加准确。研究结果可为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森林LAI的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开源GIS的森林资源监测智慧云平台构建
    兰玉芳, 石小华, 李宏韬, 马胜利, 张敏中
    2020,(5):  131-13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19
    摘要 ( 780 )   HTML ( 23)   PDF (1984KB) ( 44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引入“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选择OpenLayers为客户端、GeoServer为地图服务器、MySQL为空间数据库的开源GIS平台构建WebGIS体系结构,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开源移动GIS解决方案,同时结合“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成功开发与部署了森林资源监测智慧云平台,并对相关技术和平台设计思路进行探讨。通过建设,成功实现了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全过程信息化。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很好地实现了森林资源高效快速的数据更新、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和可视化的监督管理,为改进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工序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思路,是森林资源监测、核查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探索。

    研究简报
    贵州威宁草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侯春兰, 杨瑞, 杨宝勇, 刘志, 瞿爽, 吴佳伟
    2020,(5):  138-14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20
    摘要 ( 638 )   HTML ( 10)   PDF (1004KB) ( 3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贵州威宁草海在不同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选择草海流域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草地、耕地、茶叶林、杉木林、滇杨林、针阔混交林)的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差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海流域土壤全量养分及有机碳含量处于全国的中低水平,速效养分含量表现为N低P高K中等,土壤养分含量不均衡,且主要受限于N元素。2)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导致土壤结构及养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草地的土壤容重均值最大,针阔混交林最小;滇杨林的土壤孔性最好,草地和耕地最差;茶叶林的全量养分含量均高于其他立地土壤,针阔混交林的有机碳、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最高,草地的碱解氮含量最高。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物理结构及N,P,K元素含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明有机质的添加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4)从土壤质量恢复的角度看,乔、灌木林分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森林参数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王娟, 陈永富, 陈巧, 李华玉, 张超
    2020,(5):  144-15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5.021
    摘要 ( 672 )   HTML ( 35)   PDF (1032KB) ( 6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机动灵活、时效性强、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了卫星遥感及有人机遥感技术的有益补充,并逐渐成为了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新技术手段。从森林参数提取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无人机在森林参数信息提取中的优势,并对无人机平台类型及其搭载的传感器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然后,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冠幅、树高、生物量和蓄积量等森林参数信息获取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最后,对无人机技术在森林参数信息提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未来无人机在森林参数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