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8-28
    目录
    目次和封面
    2015,(4):  0-0. 
    摘要 ( 137 )   PDF (44661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管理
    我国非人灵长类野外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尹峰, 梦梦, 刘定震, 周岐海, 黄乘明
    2015,(4):  1-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1
    摘要 ( 369 )   PDF (1170KB) ( 5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人灵长类是动物界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类群。我国现有非人灵长类25种,分属于3科8属,所有非人灵长类均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国的非人灵长类野外生态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猕猴属的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猕猴(M.mulatta),仰鼻猴属的4种金丝猴(Rhinopithecus spp),乌叶猴属的白头叶猴(Traychypithecus luecocephalus)和黑叶猴(T. francoisis),以及冠长臂猿属的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和西黑冠长臂猿(N.concolor)。本文综述了国内非人灵长类野生动物的最新研究成果。
    青海省森林土壤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黄桂林, 刘晶, 侯盟, 崔雪晴, 徐生旺
    2015,(4):  7-1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2
    摘要 ( 274 )   PDF (1212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青海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气候数据、通量塔数据、遥感数据,通过Biome-BGC模型对1998—2012年青海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水循环和养分循环进行模拟计算,并利用2012—2013年监测所得的森林样地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实际含水率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得到1998—2012年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水资源及蒸散量。根据模型结果选择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2年4个年度对青海省森林土壤的固碳功能、保水功能和提供营养3项生态服务的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的12年期间,青海森林土壤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年均为8 442 287.22万元,且以年均0.25%的趋势递增。森林土壤固碳功能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为总服务价值的98.37%,但是,森林土壤保水和提供营养功能的价值不足总服务价值的2%。枯落物层固碳量的增加是森林土壤固碳服务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森林土壤中应注重森林凋落物层的保护。
    中国企业对非洲林业合作与投资调查分析
    鞠岩峰, 张剑
    2015,(4):  13-1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3
    摘要 ( 273 )   PDF (1284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充分了解中资企业对非洲林业合作与投资的情况,通过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中资企业在非洲的经营利用和投资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了推动中非林业合作与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流域湿地治理与规划研究——以济南小清河流域为例
    杨永峰, 袁军, 张晓云
    2015,(4):  18-2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4
    摘要 ( 285 )   PDF (1351KB) ( 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在我国掀起以河流湿地修复促进城市再生的热潮,但局部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治效果和后续维持。以济南小清河流域为例,提出以流域为尺度,从单项治理向湿地生态整体优化转变,通过水脉、绿脉和文脉的三脉贯通与河流的横向、纵向、竖向及时序的四维共建措施,以保护与恢复小清河流域湿地的水源涵养、滞蓄洪水、水质净化、维护生物多样性、休闲游憩等生态功能,构建生命健康的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实现流域湿地与城市发展公正、高效、和谐的生态共生。
    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林业生态保护对策
    赵江红
    2015,(4):  24-2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5
    摘要 ( 283 )   PDF (1076KB) ( 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是我国现阶段不可多得而亟需保护的水生态区域之一。分析了该流域林业生态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对策建议。
    科学研究
    境外森林资源调查分层整群抽样案例分析
    智长贵, 王六如, 陈新云, 王威, 李利伟, 张乔
    2015,(4):  28-3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6
    摘要 ( 376 )   PDF (1237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分层整群抽样理论为基础,以境外项目实际案例为依据,详细介绍了分层整群抽样的具体过程,分析了分层整群抽样的总体精度,结果表明,在相同样本情况下,分层整群抽样精度比整群抽样精度提高7%。
    基于Voronoi图的角尺度分析方法探讨——以湖南省平江县福寿林场为例
    李际平, 封尧, 赵春燕, 张彩彩, 曹小玉
    2015,(4):  33-3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7
    摘要 ( 295 )   PDF (1729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角尺度是一个描述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新参数,它通过描述邻近木围绕中心木的均匀性来判定林木分布格局,对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解析能力,其应用方兴未艾。为了制定基于Voronoi图计算角尺度时的相关标准,通过1 000次实验,模拟产生了1 000个随机分布面积为1hm2的大样地,确定了基于Voronoi图研究角尺度的标准角为360°/(n+1),通过拉依达准则确定了随机分布时角尺度均值的取值范围为[0.327,0.357],并结合角尺度的定义推理出,均匀分布时角尺度均值的取值范围为[0,0.327),团状分布时角尺度均值的取值范围为(0.357,1]。通过聚集指数和角尺度两种方法分别分析了福寿林场杉木生态公益林中6个实际调查样地的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是一致的。这一标准的提出为进一步完善角尺度理论,扩大其应用范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思茅松天然林乔木生物量空间分异研究
    徐婷婷, 舒清态, 欧光龙, 胥辉
    2015,(4):  39-4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8
    摘要 ( 280 )   PDF (1772KB) ( 2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景谷县思茅松天然乔木林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DEM为信息源,在前期实测120株思茅松单木生物量建立思茅松单木生物量估测模型基础上,对研究区思茅松天然林乔木生物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0.952 8,估测精度p=85.4%,均方根误差RMSE=14.81kg,可用来进行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估测;在空间分异上,研究区思茅松天然林乔木生物量集中分布于海拔1 000~2 000 m,在海拔1 500~2 000 m时生物量密度最大,为73.33 t/hm2;坡度对生物量影响主要集中在陡坡、缓坡和斜坡上,其中,在急坡上生物量密度达到最大,为76.17 t/hm2;生物量在各个坡向上的分布相对较均匀,生物量密度在阴坡上最大,为74.13 t/hm2,在阳坡上最小,为70.42 t/hm2
    若尔盖高寒沼泽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
    马琼芳, 崔丽娟, 郝云庆, 高常军, 王义飞, 李伟
    2015,(4):  45-5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09
    摘要 ( 236 )   PDF (1563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若尔盖高寒沼泽2011—2012年TM5 遥感数据和同期野外调查获得的32个样地湿地植被生物量数据,分析了遥感影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以及地形特征与实测样点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进而计算生物量,结果表明草本沼泽植被生物量与地形因子和纹理特征的相关性不强,与遥感影像及其植被指数等自变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若尔盖高寒沼泽的植被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分别为367.05,3 680.36,4 048.01g/m2。随着地表水分的减少,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动态及其保护
    唐晓琴, 卢杰, 李连强, 兰小中
    2015,(4):  52-5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0
    摘要 ( 246 )   PDF (1300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鞭红景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目前处于近危状态。基于样地-样方调查资料,对长鞭红景天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动态量化分析,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以及生存函数曲线,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长鞭红景天种群年龄结构总体上呈金字塔型,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V<sub>pi均大于零,表明种群属稳定增长型。长鞭红景天种群各龄级个体数量随龄级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Ⅱ龄级至Ⅴ龄级死亡率较高、达90.29%,整个过程平均死亡率为29.96%,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B3亚型,种群死亡率与消失率随龄级增长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M”型曲线。生存函数分析表明,长鞭红景天种群前期(Ⅳ龄级前)快速下降,中期(Ⅳ—Ⅵ龄级)相对平稳,后期(Ⅵ龄级后)进入生理衰退期。时间序列预测发现,长鞭红景天种群幼龄个体数量较丰富,未来Ⅱ,Ⅴ和Ⅷ个龄级时间后种群各龄级个体数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建议保护和改善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存的原生境条件,适当人工辅助散播,建立培育基地及基因库、实施迁地保护,加强病虫害监测。
    基于多期遥感的云阳县域森林景观破碎化演变与驱动力研究
    史京京, 夏朝宗, 严恩萍, 党永峰
    2015,(4):  59-6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1
    摘要 ( 205 )   PDF (1873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县域森林破碎化评价是对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和森林植被发生变化的热点区域进行判读区划和测定分析。以云阳县为例,利用2002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结合2006,2011年两期SPOT 5影像开展判读区划,对比分析3期森林分布数据,运用ArcGis 10.0和Fragstars 4.0软件,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云阳森林景观破碎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森林破碎化程度明显减轻,局部区域小片林及林带多,森林破碎化严重;工程造林与社会政策是驱动云阳县森林景观破碎化减轻的关键因素,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贡献最大;农业活动与城镇建设是制约云阳县森林景观破碎化逆转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减少森林流失,建设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基于ALOS遥感影像植被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滕全晓, 徐天蜀
    2015,(4):  69-7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2
    摘要 ( 243 )   PDF (1392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云南省宜良县ALOS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对ALOS影像进行植被分类研究。实验结果最大似然法分类精度为79.33%,支持向量机方法分类精度为82.25%,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精度为86.13%,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研究结果可为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高分一号影像光谱指数识别火烧迹地的决策树方法
    祖笑锋, 覃先林, 尹凌宇, 陈小中, 钟祥清
    2015,(4):  73-7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3
    摘要 ( 257 )   PDF (1593KB) ( 3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火灾发生后,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受灾情况,利用高分一号卫星(GF-1)16m宽幅影像各波段反射率信息,结合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过火区识别指数(BAI)、阴影植被指数(SV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和全球环境监测指数(GEMI)等5种光谱指数,构建森林火烧迹地识别决策树模型(CART);在选取的研究区对该模型方法进行验证,并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和非监督分类(ISODATA)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CART模型的决策树方法对火烧迹地识别结果精度较最大似然法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4.38%,Kappa系数提高了0.102 4,制图精度提高了14.96%,用户精度提高了8.50%;而采用ISODATA方法识别的火烧迹地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都较低,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都没有达到1%。
    基于森林火险指数的森林火险区划研究
    王伟
    2015,(4):  79-8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4
    摘要 ( 280 )   PDF (1213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DEM数据和地形图,借助GIS技术平台,选取地物类型(地类、优势树种)、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交通区位和居民区距离作为计算森林火险指数(FFR)的主要因子,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了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火险指数。根据计算的森林火险指数,把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分为5类火险区,即无火险、低火险、中火险、高火险和极高火险,其中,高火险区占48.9%,极高火险区占30.2%,高火险、极高火险等级所占面积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火灾管理提供参考,达到防灾减灾,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基于物元模型的青海省林地土壤养分评价
    赵串串, 崔婷
    2015,(4):  84-9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5
    摘要 ( 207 )   PDF (1156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客观地评价青海省林地土壤养分,选择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与速效钾为评价指标,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量获得土壤养分数据,将偏相关法与物元分析结合构建模型,对青海省72个样地开展林地土壤养分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林地整体土壤养分状况良好,等级分布主要集中在三级水平以上;单项评价指标除速效磷含量极贫乏,其余指标均含量丰富;各地区中西宁市养分状况最好,海西最差,其余地区较好;海西地区有机质与氮素等级低,导致地区整体养分差,表明有机质与氮素是影响整体土壤养分的主要因素。
    不同树龄胶园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研究
    蔡葵, 蒋菊生, 彭宗波, 赵春梅, 王春燕, 牟彬彬, 王章
    2015,(4):  92-97.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6
    摘要 ( 238 )   PDF (1257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规模植胶背景下,为了探究胶树整个生命过程土壤养分的变化以及分布规律,以海南广坝农场为例,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同一农场8个不同龄段的胶园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林土壤表层(0~20cm)有机质平均含量明显高于20~40cm土层,且随着树龄增加有机质含量呈现出先递减后增加的趋势。不同树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大到小为次生林(CK)>5a>10a>35a>20a>40a>25a>30a>15a。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在0~20cm土层与全氮呈显著相关(R=0.781 30),在20~40cm土层,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8 11),与全磷呈显著相关(R=0.772 49)。2)胶林土壤的全氮含量表层(0~20cm)显著高于下层,表层土壤的全氮含量随着树龄缓慢增加,20~40cm土层随着树龄先递减后增加。土壤全氮含量高低顺序为次生林(CK)>5a>10a>35a>40a>30a>25a>20a>15a。3)胶林土壤中的全磷含量随着土层深度下降,且随树龄变化与有机质相吻合(先减后增)。各个龄段全磷含量高低顺序为5a>10a>次生林(CK)>35a(40a)>20a>25a>15a(30a)。4)全钾含量在土壤剖面上无明显变化,但却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土壤中全钾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35a>10a>5a>25a>30a>次生林(CK)>20a>40a>15a。上述结果主要是因胶树生长发育特点、土壤质地类型以及人为施肥管理上的差异等综合影响所致。通过本次试验,期望能够了解橡胶树在不同树龄对各养分的需求以及土壤中各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为指导胶农科学生产和施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西藏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梯度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石玉龙, 周晨霓, 王建峰, 邱英强, 马和平
    2015,(4):  98-10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7
    摘要 ( 215 )   PDF (1520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渗透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渗透性能指标(稳渗速率、初渗速率、渗透总量、平均渗透速率)在同一海拔梯度不同土壤层次上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的趋势,从不同海拔梯度看,4个入渗指标在3 700m处呈现最大值,而在4 200m处呈现最小值。经主成分分析,得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层次的入渗性能排序,从综合平均得分来看,不同海拔梯度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渗透性能优劣顺序为3 900m>3 800m>4 200m>4 100m>4 000m>3 700m。土壤渗透指标与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无直接相关性,由此分析,建立土壤渗透性主导因子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内水源涵养林建设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资源3号卫星的面向对象地类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孟雪, 温小荣, 林国忠, 佘光辉
    2015,(4):  104-10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8
    摘要 ( 221 )   PDF (1493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遥感影像的光谱和空间信息,是一种适合于高分辨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以2012年资源3号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ZY-3)为数据源,对基于面向对象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的地类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中采用改进后的局部方差法确定并选取不同地类类型的最优分割尺度,并采用多尺度层次的方法提取不同地类类型信息。结果表明根据改进后的局部方差法确定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地类类型的最优分割尺度为105;农田地类的最优分割尺度为105,水域、建筑类型的最优分割尺度为65。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地类信息提取方法其总体精度达到90.3%,Kappa系数为0.82;最大似然法其总体精度为77.6%,Kappa系数为0.71;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总体精度提高了12.7%,Kappa系数提高了11%。表明了基于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地类信息提取在国产高分辨率影像上的适用性。同时,论文的研究也为森林资源调查中地类信息的遥感提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基于MODIS的近10年来汾河上游植被动态变化监测
    邸富宏
    2015,(4):  109-11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19
    摘要 ( 216 )   PDF (1581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植被覆盖度为指标研究区域植被的时空动态特征,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和必要基础。以山西省汾河上游为研究区域,利用RS和GIS技术,基于长时序的MODIS-NDVI数据和趋势分析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汾河上游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NDVI平均值较大的区域分布在汾河上游的边缘地带,而在靠近汾河流域的平坦区域,NDVI平均值越来越小;2)从时间上看,2000—2010年来汾河上游NDVI最大值呈上升趋势,NDVI随年份的增长率7.8%/10a,植被覆盖明显改善; 3)2000—2010年来,NDVI趋势值增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汾河上游的中部及中南部地区,NDVI趋势值减小的区域则分布在汾河上游流域的边缘地区;4)在不同海拔高度上,NDVI平均值随DEM值的升高整体呈显著的增大趋势,但是NDVI变化趋势随DEM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的植被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制止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同时也可以加深对该流域土壤侵蚀治理的理解,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陶青, 唐跃琳, 陈永锋, 张雄芳, 崔平越, 王英永, 林石狮
    2015,(4):  115-12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0
    摘要 ( 360 )   PDF (1406KB) ( 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鸟类调查共记录13目35科135种,将6种本次调查中未记录到的历史种类合并分析后,雀形目共有24科95种,占梧桐山鸟类总数的66.4%;按生态类型分,鸣禽类型或林鸟类型占优势。优势种类为红耳鹎、小白腰雨燕、暗绿绣眼鸟、白头鹎、丝光椋鸟、叉尾太阳鸟、树麻雀、红胸啄花鸟、长尾缝叶莺,大山雀和白腰文鸟。共有留鸟78种(占54.5%)、冬候鸟33种(占23.1%)、夏候鸟18种(占12.6%)和过境鸟15种(占10.5%);繁殖鸟96种(占67.1%)。共记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3种,CITES附录Ⅱ鸟类12种,IUCN受胁鸟类易危(VU)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5种,“三有”动物96种,广东省省级保护动物3种,中国特有种1种。梧桐山鸟类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梧桐山村-小梧桐-大梧桐-碧桐道-沙头角;西坑片区虽然植被较好,但鸟类多样性并不丰富。讨论了部分可能为逃逸或归化的类群如矛纹草鹛、蓝翅希鹛等。
    重庆梅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
    陈君帜, 齐代华, 邱天琦
    2015,(4):  124-12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1
    摘要 ( 232 )   PDF (1092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保护重庆奉节梅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在保护区内开展了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根据野外观测数据处理、采集标本分析、影像资料以及前人工作基础,对保护区内维管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组成、植物区系特点、珍稀保护及经济资源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68科629属1 230种,其中分布广、抗逆性强的草本植物达62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植物类群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大科及大属优势明显,区系较为古老,有明显过渡性质,特有属比较丰富等特征。针对目前保护区在植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应用矢量理论对景观动态进行评价
    张金瑞, 娄会品
    2015,(4):  129-13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2
    摘要 ( 228 )   PDF (1330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动态和影响因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4期遥感影像(陆地卫星TM/ETM)的监督分类结果为基础数据源,提取了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两个级别的景观指数,运用向量理论、中性景观模型建立一个多维的坐标体系,并采用EUD和CAD对景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演替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善人为景观或使景观分布更随机;在景观演替过程中,不同层次景观的演替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存在差异性,只有城镇变化过程与区域景观过程保持同向变化。
    小流域石漠化程度评价研究
    胡焕香, 张敏
    2015,(4):  134-13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3
    摘要 ( 236 )   PDF (1227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独山县2013年林地年度变更小班为基础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石漠化程度得分,对坝望河小流域进行石漠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372.71hm2的石漠化土地,其中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和极重度石漠化分别占石漠化土地的37.68%,19.79%和42.53%。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的石漠化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岩溶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含量变化特征初探
    司婷婷, 罗艳菊, 毕华, 赵志忠, 黄宇, 张振磊
    2015,(4):  139-14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4
    摘要 ( 318 )   PDF (1140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气负离子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达到一定含量后还对人体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森林空气中丰富的负离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研究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为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吊罗山热带雨林为研究区,分析热带雨林中空气负离子含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气负离子含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春、夏、秋3季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含量的日变化曲线近似双峰型(M型),两个波峰分别为9—10时左右和15—16时左右,波谷均出现在12时左右。冬季近似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5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12—13时左右。3)夏季空气负离子含量与风速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秋季空气负离子含量与气温、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
    辽东栎冠层叶建成消耗与比叶面积的空间异质性
    覃鑫浩
    2015,(4):  145-15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5
    摘要 ( 309 )   PDF (1445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功能性状是目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建成消耗(Leaf Construction Cost,LCC)则是功能性状中研究植物资源收获与支出的首选指标。树冠冠层结构与功能在方向上的不同可导致冠层功能性状空间分布的差异。以东灵山辽东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冠层不同方向部位叶片的功能性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上,冠层上部的CC均高于冠层底部的,而SLA则相反;除上部与东向外,各方向叶片的比叶面积均有显著差异;热值则是影响二者的主要因素。冠层CC和SLA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对于在冠层水平上揭示植物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简报
    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研究进展徐 沛,张 超(西南林业大学,昆明 650224)
    徐沛, 张超
    2015,(4):  151-15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6
    摘要 ( 383 )   PDF (1104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重视,环境遥感领域中的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通过对区域宏观土壤水分进行遥感反演,对于研究植被生长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预估、气候变化及环境响应机制等提供基础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广泛了解和分析国内外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别从可见光-近红外法、热红外法和微波遥感法3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了目前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原理与特点,讨论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最后从4个方面对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壤水分反演研究进行了展望。
    对平泉县林木采伐管理工作调查与思考
    张金柱
    2015,(4):  157-16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7
    摘要 ( 193 )   PDF (1080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完善新形势下的林木采伐管理工作,是科学执行生态红线、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林改成果、充分释放林业生产力、促进林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河北平泉县为例,分析了林木采伐管理中好的做法与经验立足国家与省的改革试点,提高林农造林、营林积极性,充分考虑林农意愿,简化审批环节,健全管理制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林木采伐管理环境等。希望能对林木采伐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对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新机制的探讨
    吴良栋
    2015,(4):  161-16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8
    摘要 ( 237 )   PDF (1090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延平林业发展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森林经营主体由林改前以集体所有制为主转变为林改后以千家万户为主。原有采伐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因限额指标自由支配空间大,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也不能满足林权所有者诉求,各种矛盾凸显。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林业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新机制,阐述了人工商品林主伐面积限额控制法的必要性、内容及操作规程,提出了规范采伐设计和伐区监管的措施及对策。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北京市白皮松苗木价格评估影响因素分析
    孙中元, 周珊, 刘倩, 李卫兵
    2015,(4):  166-17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29
    摘要 ( 220 )   PDF (1104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北京市白皮松苗木为研究对象,探索白皮松价格影响因素与评估值的关联度。得到以下结论1.5m高白皮松,各指标与价格的关联系数排序为树冠饱满度>冠幅>枝条疏密度>成本>地径>(冠高枝下高)>枝下高>偏冠度;3m高白皮松,各指标与价格的关联系数排序为树冠饱满度>冠幅>枝条疏密度>偏冠度>冠高枝下高>枝下高>地径>成本;4m高白皮松,各指标与价格的关联系数排序为冠幅>树冠饱满度>枝条疏密度>偏冠度>枝下高>冠高枝下高>地径>成本;5m高白皮松,各指标与价格的关联系数排序为树冠饱满度>冠幅>枝条疏密度>偏冠度>冠高枝下高>枝下高>地径>成本。研究表明随着高度增加(苗高大于等于3m),同一高度白皮松树冠饱满度、冠幅、枝条疏密度、偏冠度对白皮松单株价格关联系数较大,枝下高、地径、生产成本和成交价格的关联系数一直较低。
    国外借鉴
    国外森林法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森林立法的启示
    裴丽萍, 张启彬
    2015,(4):  172-17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5.04.030
    摘要 ( 296 )   PDF (1107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现行《森林法》更多地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管制森林资源的分配,而林权制度改革更加注重保护权利人的财产权免受行政权力的束缚。这反映了我国森林立法一直以来陷入要么放权、要么集中的两难悖论的现实。事实上,在域外的森林资源的法律制度中,森林作为财产普遍建立了财产权;但区别于传统财产权,森林财产权是受到行政权力限制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修订森林法、健全森林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重要任务。通过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为建立我国的财产权与行政权协力的森林法律制度提供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