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28
    经营管理
    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姜宏瑶, 温亚利
    2010,(3):  1-5. 
    摘要 ( 239 )   PDF (213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我国湿地的权属特点及保护管理现状的归纳和总结,分析了造成目前我国湿地管理低效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法律法规、监测和市场手段的不完善,以及湿地保护资金缺乏等因素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破碎化和资源衰退的趋势,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对林苗一体化新型造林绿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何舜平
    2010,(3):  6-9. 
    摘要 ( 180 )   PDF (127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林苗一体化的概念和分类,并对其现实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林苗一体化的造林绿化模式。利用该模式在在江西省上犹县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效。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探讨
    熊炼
    2010,(3):  10-12. 
    摘要 ( 136 )   PDF (120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生态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对工程质量和数量的验收。概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特点,并对验收程序、验收方法以及验收结果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东北地区绿化树种引种与应用综述
    姜荣春
    2010,(3):  13-15. 
    摘要 ( 214 )   PDF (227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概述了我国东北地区绿化树种的引种以及城市中绿化树种的应用状况,并对东北地区绿化树种引种与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深入研究和开发适宜东北地区的绿化树种资源提供参考。
    科学技术
    全国立木生物量建模总体划分与样本构成研究
    曾伟生, 唐守正, 黄国胜, 张敏
    2010,(3):  16-23. 
    摘要 ( 137 )   PDF (243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全国生态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并兼顾立木材积表的建模总体划分,提出了全国立木生物量建模总体划分方案,将全部树种分为34个树种组,全国分为6大地理区域,共划分70个建模总体;通过对已有立木生物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将立木生物量模型的预估精度确定为95%以上,同时根据变动系数分析结果提出合适的建模样本单元数应该在150以上,且要按划定的10个径阶均匀分配,保证每个径阶的样本单元数不少于15个;以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确定了每一个建模总体的样本结构,将样本单元数全部落实到了各省和各级径阶。研究成果可为推进全国森林生物量调查建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封山对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卢立华, 贾宏炎, 冯昌林, 何日明, 黄文龙, 冼少达, 史作民
    2010,(3):  24-30. 
    摘要 ( 198 )   PDF (238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广西田阳县开展了封山育林对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封山3年后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明显,2个试验地的物种多样性、重要值及植被覆盖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 A试验地的物种数增加了13种,增量达59.09%;重要值降多升少,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0%。B试验地的物种数增加4种,增量仅为19.05%;在重要值中,木本及藤本植物降多升少,它们在群落中的地位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而草本植物则升多降少,部分植物的地位已发生了根本改变;植被覆盖率达到了100%。
    内蒙古森林碳储量估算及其变化特征
    闫德仁, 闫婷
    2010,(3):  31-33. 
    摘要 ( 263 )   PDF (135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内蒙古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利用优势树种基础数据计算了内蒙古森林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蒙古森林总碳储量为7.48亿t,占同期国家森林资源总碳储量的9.59 %。优势树种的平均碳密度为28.73t/hm2,同时优势树种固碳能力差异明显。其中,阔叶混交林固碳能力最大(80.98t/hm2),其次是樟子松(67.44t/hm2),第三是白桦(49.13t/hm2);每公顷固碳40t以上的优势树种依次为云杉(45.16t/hm2)、落叶松(44.69t/hm2)、针阔叶混交林(44.15t/hm2)、栎树(40.37t/hm2)。固碳量10t以下的优势树种依次为槐树(7.78t/hm2)、榆树(7.32t/hm2)、山丁子(5.70t/hm2)和椴树(4.36t/hm2)。
    大岭山城市森林公园在东莞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碳汇能力
    赖广梅
    2010,(3):  34-38. 
    摘要 ( 200 )   PDF (195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2005年和2008年的森林资源小班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东莞市大岭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森林植物的碳储量、碳密度及碳汇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3年来共吸收二氧化碳9.069万t,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3.023万t,森林碳汇能力每年7.34t/hm2,这说明城市森林公园的碳汇能力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建设作用明显。
    森林经营单位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与监测研究
    郑良, 朱春全, 牟惠生, 梁启
    2010,(3):  39-44. 
    摘要 ( 195 )   PDF (180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与监测,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认证的基础工作。探讨了森林经营单位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标准和方法,提出了可行的监测体系。通过珲春林业有限公司的试点,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为东北地区森林经营单位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和监测提供借鉴。
    北京八达岭林场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赵学明, 刘东兰, 郑小贤
    2010,(3):  45-48. 
    摘要 ( 174 )   PDF (326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八达岭林场多功能评价中的应用,筛选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观赏游憩功能的评价因子,建立一套适合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专家打分确定不同的评价因子对小班功能的影响程度,制作林场森林功能区划图。结果表明:划分为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小班呈面状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3.8 %;划分到水土保持功能区的小班呈零星点状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6%;划分到观赏游憩功能区的小班主要沿道路线分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6%。该研究可为八达岭林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参考。
    长沙市4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陈彩虹
    2010,(3):  49-53. 
    摘要 ( 153 )   PDF (248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长沙市城乡交错带4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各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林分林下活地被物生物量均表现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枯落物层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已分解>半分解>未分解,且在不同林分中,枯落物的生物量占林下地被物生物量的比例均为最大,在50%~76%之间,除杉木人工林外,其余3种林分草本层所占比例最小;总生物量差异较为显著,湿地松林为28.75t/hm2,显著大于其它3种林分;活地被物生物量以湿地松林为最大,达8.46t/hm2;幼树层生物量的大小为湿地松林>枫香林>杉木林>樟树林;灌木层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枫香林>湿地松林>樟树林>杉木林;草本层为杉木林>湿地松林>枫香林>樟树林;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同草本层。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隙内物种种间关系研究
    郑焰锋, 刘春晖, 王林
    2010,(3):  54-59. 
    摘要 ( 201 )   PDF (510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林隙环境状况、林隙内物种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与林内物种丰富度不同,乔木物种丰富度略高于林内,而灌木和草本物种丰富度则明显高于林内;林隙内物种种间关系多数呈负相关,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种对数较少(乔、灌、草),极显著负相关(P<0.01)和显著负相关(P<0.05)种对数也较少(乔)或没有(灌、草),物种间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林隙中小气候状况发生了显著改变,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显著高于林内(P<0.01),空气相对湿度和地温变化规律也表现出显著变化。
    北京山区天然荆条灌丛立地条件的数量化分析
    胡淑萍, 余新晓, 郭永盛
    2010,(3):  60-63. 
    摘要 ( 154 )   PDF (135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北京山区天然荆条灌丛为研究对象,选择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类型、裸岩率作为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荆条灌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海拔、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和裸岩率影响荆条灌丛的高生长;坡向、坡位、坡度、土壤质地和裸岩率影响荆条灌丛的径生长。这为北京山区退化植被的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姑婆山天然植被的种群组成和群落演替分析
    潘百明, 蒋日红, 谢强, 朱学辉, 徐淑庆, 吴望辉, 农东新, 梁民莲
    2010,(3):  64-68. 
    摘要 ( 162 )   PDF (169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姑婆山天然植被的种群组成和群落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共有植物92种,隶属于48科71属;用重要值指数分析各演替阶段中的优势种群可知各阶段的优势种没有显著的变化(草丛阶段除外),不少种类在2个或3个演替阶段中均为优势种,优势种的更替呈现一定的连续性,体现了群落演替主要表征为优势层及优势种的更替;对各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定,其多样性指数变化为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群落>草丛群落。在物种多样性预测演替顺序的基础上,利用演替指数法及演替度法,从群落物种多样性、植物种群优势度及相对频度等多方面来论证各阶段演替的顺序,证明各阶段演替顺序为:草丛阶段—灌丛阶段—常绿阔叶混交林阶段—常绿阔叶林阶段。
    晋江市沿海防护林20年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研究
    洪元程, 叶功富, 黄传印, 岳新建
    2010,(3):  69-74. 
    摘要 ( 133 )   PDF (31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福建晋江沿海防护林的5种主要类型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运用RS和GIS技术,对1989年,1993年,2001年,2008年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结合实地调查,得到晋江市4个时相防护林的景观格局图。应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计算其景观格局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9—1993年,5类防护林面积均明显减小,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大;1993—2001年,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剧,而以农田防护林网最为明显;2001—2008年,防护林景观格局整体好转,但海岸基于林带仍呈下降趋势。说明基干林带一旦遭受破坏则很难恢复,应加强基干林带保护和建设。
    内蒙古大青山典型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郭永盛, 白玉英, 杨宏伟, 王晶莹
    2010,(3):  75-78. 
    摘要 ( 216 )   PDF (135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3种典型植被及其土壤的测定,研究比较了不同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油松林的林冠截留量最大,为0.170mm,落叶松林和白桦林依次为0.104mm和0.052mm;落叶松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显著高于白桦林和油松林,白桦林土壤贮水能力大于落叶松林和油松林;经综合评价,落叶松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油松林其次,白桦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差。
    北京西山林场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
    卢欣艳, 牛树奎, 任云卯
    2010,(3):  79-86. 
    摘要 ( 167 )   PDF (651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北京西山林场建立侧柏、栓皮栎、黄栌、元宝枫和油松5种森林类型内建立观测点,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在各个类型内测定活可燃物和死可燃物含水率,并且建立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预测可燃物含水率。结果表明:1)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中的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和连旱天数显著相关;2)可燃物含水率在每日变化呈现谷状,13:00—14:00达到每日最小值;3)可燃物含水率在1—3月初始值较低,4—6月活可燃物含水率急速增加,7—9月可燃物含水率基本达到一年内最大值。
    云南松易燃可燃物径级分布规律研究
    李丽琴, 牛树奎, 王立明
    2010,(3):  87-90. 
    摘要 ( 125 )   PDF (352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云南松树冠部分的易燃可燃物调查取得的资料,将树冠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按照标准分为1时滞(<1cm)、10时滞(1~2.5cm)、100时滞(≥2.5cm)3类,分别分析不同层次与不同时滞的枝、针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松树冠各层的易燃可燃物的重量均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增大;云南松树冠叶量的多少与火灾的发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但是叶量多少并不能完全决定火灾发生的程度。
    首都纪念林现状调查与分析
    李瑞生, 陈海燕
    2010,(3):  91-93. 
    摘要 ( 195 )   PDF (133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了首都纪念林的数量、分布、类型、树种及管护状况等,分析了纪念林的发展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温州市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和管护措施探讨
    黄金生, 吴良文, 林丽华
    2010,(3):  94-97. 
    摘要 ( 208 )   PDF (131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据2008年调查统计,温州市区现存古树名木856株,隶属28科、31属、32种。其中,国家一级古树名木38株,二级古树名木104株,三级古树名木714株。分析了古树名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管护措施。
    边缘阴影和晕圈对基于图像叶面积测量的影响及修正
    韩殿元
    2010,(3):  98-103. 
    摘要 ( 160 )   PDF (367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片边缘阴影和晕圈对基于图像树叶面积测量精度有较大的影响。分析了边缘阴影和晕圈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修正方法。首先将图像由RGB模式转换为Lab模式,基于a,b分量用自适应动态区域生长方法提取粗略的叶片图像。然后用膨胀和腐蚀形态学方法对区域生长结果进行处理,分割出确切的叶片的区域,背景区域和未知区域。最后用改进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方法对未知区域像素进行判断并归类到叶片区域或背景区域。该方法可极大提高叶面积测量的精度。
    基于CEBERS-WFI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估测方法研究
    许等平, 李晖, 智长贵, 韩爱惠
    2010,(3):  104-109. 
    摘要 ( 166 )   PDF (425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中巴卫星CEBERS-WFI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东北三省的地理、气象因子及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信息,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森林生物量估测模型,对我国东北三省的森林生物量进行估测,并反演了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基于CEBERS-WFI遥感数据的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森林生物量估测简单实用,是一种快捷、有效的估测方法。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森林采伐限额检查中的判读精度探讨
    王小昆, 红玉, 陆亚刚, 张广军, 于晓光
    2010,(3):  110-114. 
    摘要 ( 161 )   PDF (322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鸡东县为研究区域,探索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凭证伐区的目视判读精度,应用决策树法对判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判读结果与伐区采伐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提高遥感技术对采伐地块的判读精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基于遥感的广州市林分光合有效辐射分析研究
    薛亚东, 杨燕琼
    2010,(3):  115-119. 
    摘要 ( 179 )   PDF (256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998年Landsat TM,2003年Landsat ETM+和2007年IRS-P6卫星数据为信息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线性关系,得到广州市PAR的情况,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10年中,1998—2003年广州市林分PAR逐年增强,特别是阔叶林增加较快,而针叶林保持较稳定的状态,森林生产力较高。2003—2007年广州市区、花都区、番禺3个区的林分PAR明显减弱,2007年广州市区和番禺区林分光合有效辐射比率(FPAR)较小,这说明广州市在珠三角发展的带动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为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国外公益林和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分析与建议
    蒋桂娟, 郑小贤, 宁杨翠, 王方, 乌吉斯古楞
    2010,(3):  120-123. 
    摘要 ( 167 )   PDF (129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国外在公益林和商品林采伐管理中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新西兰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启示
    王方, 郑小贤, 王鹏, 宁杨翠
    2010,(3):  124-127. 
    摘要 ( 211 )   PDF (130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新西兰天然林和人工林不同的采伐管理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健全限额管理制度、转换政府在采伐管理中的角色、建立森林分类管理和分树种控制采伐量等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