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林草资源研究
刊  期:双月刊
创刊时间:1979年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
     调查规划院
出版单位:《林草资源研究》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0-191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3438
扫一扫,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4-28
    目录
    封面目次与封底
    2020,(2):  0-0. 
    摘要 ( 292 )   PDF (2444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管理
    我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研究
    唐小平, 蒋亚芳, 赵智聪, 梁兵宽, 马炜
    2020,(2):  1-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1
    摘要 ( 920 )   HTML ( 98)   PDF (1097KB) ( 3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梳理和借鉴国际上主要国家国家公园设立条件和遴选指标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要求,结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践,提出了我国遴选国家公园的原则、设立条件和认定指标体系。从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3个方面确定了我国国家公园设立的10项评估指标,讨论了国家性、公益性、生态性、完整性、原真性等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国家公园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为主体的可行性,确保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的三大理念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以期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新时期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发展对策研究
    高金萍, 高显连, 孙忠秋, 于慧娜
    2020,(2):  9-1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2
    摘要 ( 567 )   HTML ( 3)   PDF (1034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资源监测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6—2018年组织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并取得丰硕成果。面对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从顶层设计、监测思路、服务重心、技术手段、装备短板、人才建设等6个方面,探索了全面提升监测能力、服务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护和发展大局的发展对策。对新时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提高林农林业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
    陈晓燕, 屈虹
    2020,(2):  14-1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3
    摘要 ( 397 )   HTML ( 1)   PDF (1034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剖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以及林农林业生产经营动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提高政府的支持力、提升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力和完善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提高林农林业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调动林农经营林业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基于源头防控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策略探讨
    杨筱, 阮向东
    2020,(2):  19-2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4
    摘要 ( 490 )   HTML ( 2)   PDF (1057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疫情正在世界范围内呈加速蔓延趋势,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重灾难。基因组测序的研究推测,野生动物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宿主。这给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管理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基于文献资料分析,系统梳理了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疫源疫病监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提高法律保障力度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强能力与队伍建设,与自然保护地协同发展,开展本底调查以及联合进行科研攻关等。通过分析探讨,旨在为提升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效能,更好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新思路。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环保社会组织国际化路径研究
    唐宁, 刘晶岚, 安从英, 刘昱齐
    2020,(2):  25-3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5
    摘要 ( 413 )   HTML ( 3)   PDF (1092KB) ( 1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进,国际社会对其在沿线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本应在其中传递中国生态环境政策与经验、回应国际关注,促进国际社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理解,消除疑虑,凝聚沿线国家与地区民心的中国环保社会组织,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服务于国内环境保护事业,能够走出国门在国际层面发挥作用的数量很少。通过对比分析国际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经验与中国环保社会组织国际化面临的挑战,旨在为中国环保社会组织走出国门,发挥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盐城黄海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沈晓梅, 于欣鑫, 王磊
    2020,(2):  32-3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6
    摘要 ( 455 )   HTML ( 7)   PDF (1095KB) ( 4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首个滨海湿地类型的世界遗产,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与实现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SWOT理论框架下,对盐城黄海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及其在现阶段存在的外部机遇与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基于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弱化威胁的原则探讨盐城黄海湿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现阶段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理念,一方面,不断完善相应法律体系,健全湿地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要逐步引入海洋生物和新能源等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湿地旅游业发展,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此同时,还需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全员参与、多元共赢的沿海湿地开发模式,推动区域经济-生态-社会高质量发展。

    玉屏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
    易善军, 姚晔, 崔健, 石美琳, 曾伟生
    2020,(2):  37-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7
    摘要 ( 517 )   HTML ( 8)   PDF (1453KB) ( 28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走访等方法,对玉屏侗族自治县境内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树龄,以及保护级别、生长势及植物区系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玉屏侗族自治县共有古树名木485株,分属23科30属34种,其中,一级古树32株,二级古树38株,三级古树415株;古树名木的数量与海拔和坡度呈极显著相关,不同树种海拔、坡度分布差异较大;古树具有南北区系过渡特征,属的分布具有以温带分布为主,热带分布为辅的特点。通过调查发现,玉屏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缺乏保护资金,养护水平低,重保护轻利用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拓宽融资渠道,建设专业技术队伍,新建古树公园等保护和管理对策。

    实践探讨
    县级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的特点与重点探讨——以江西省为例
    卓凌, 黄桂林, 唐小平, 廖成章, 侯盟
    2020,(2):  46-5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8
    摘要 ( 548 )   HTML ( 3)   PDF (1091KB) ( 4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今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城乡生态建设的不均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缩小城乡生态建设差距,更好地服务县域和乡村发展,我国启动了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江西省正在开展的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例,分析归纳出了方向原则、目标确定、指标设置、内容设计、内涵表达等5个方面的规划特点,总结探讨了城区森林绿地、环城森林景观、村镇绿色空间、乡村风景林、绿色富民产业、生态服务设施、自然教育普及等7个方面的规划重点,以期为我国县级国家森林城市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大熊猫国家公园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叶菁, 宋天宇, 陈君帜
    2020,(2):  53-6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09
    摘要 ( 481 )   HTML ( 5)   PDF (1183KB) ( 32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国外国家公园监测经验和我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大熊猫调查技术规程、网络采集平台在线调查和实地调研、座谈咨询结果,探索构建适用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监测指标体系,以期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科学规范监测工作,并为其他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地监测提供参考。

    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林业实践与探讨
    杨朝兴
    2020,(2):  61-6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0
    摘要 ( 393 )   HTML ( 3)   PDF (1045KB) ( 29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赋予林业新的目标任务。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居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区位,省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林业实践与探索具有典型意义。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回顾梳理了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林业实践,客观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探讨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林业途径措施。

    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江西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路径与策略
    易桂秀, 邓兆芳, 胡而思
    2020,(2):  67-7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1
    摘要 ( 640 )   HTML ( 13)   PDF (1843KB) ( 2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域自然保护地类型丰富,分布广泛。通过梳理江西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保护为目标、以空间优化为重点、以生态管控为手段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技术路径,以及“四园七区多点五廊”的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构想,并对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分区及目标管理等关键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当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青海湖流域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探讨
    刘勇, 范琳, 杨永林, 刘楠
    2020,(2):  73-78.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2
    摘要 ( 504 )   HTML ( 8)   PDF (1745KB) ( 2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按照《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在对青海湖流域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详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保护地存在的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制定了整合优化办法,提出了整合优化建议方案,并就方案开展了讨论。

    科学研究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估计林分蓄积量及平均高和断面积
    曾伟生, 孙乡楠, 王六如, 王威, 蒲莹
    2020,(2):  79-8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3
    摘要 ( 548 )   HTML ( 5)   PDF (1563KB) ( 39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东北林区191个红松林(Pinus koraiensis)样地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首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确定林分蓄积量及平均高、断面积的基础回归模型;然后,利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基于激光雷达变量的林分蓄积量与平均高、断面积的模型系统。结果显示:建立的多元线性、多元和二元非线性林分蓄积量回归模型,其确定系数R2分别为0.858,0.846和0.821,平均预估误差MPE分别为2.57%,2.66%和2.85%,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分别为26.35%,16.35%和17.88%;利用模型系统对林分平均高、断面积和蓄积量进行估计,其R2分别为0.597,0.750和0.822,MPE分别为1.90%,2.52%和2.84%,MPSE分别为10.85%,15.28%和17.73%。结果表明: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估计林分蓄积量、平均高等主要森林参数,非线性模型优于线性模型,而且基于点云高度变量(中位数)和强度变量(75%分位数)的二元非线性模型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预估效果;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是建立林分蓄积量与平均高、断面积回归模型系统的一种可行方法;所建立的东北红松林平均高、断面积和蓄积量联立模型,其预估精度达到森林资源调查相关技术规定要求,可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湖南楠木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
    龚召松, 曾思齐, 贺东北, 龙时胜, 姜兴艳
    2020,(2):  87-9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4
    摘要 ( 428 )   HTML ( 3)   PDF (1213KB) ( 27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湖南楠木次生林断面积生长预测模型,为林分的生长预测和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以湖南省1989—2014年6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中的楠木次生林为对象,以5个有生物学意义的理论模型构建断面积生长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与林分生长密切相关的立地指数,构建立地指数模型;为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加入含林分密度的随机参数,构建湖南楠木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混合效应模型。选择5个有生物学意义的理论模型中确定系数(R2=0.2410)和预估精度(P=98.8213%)最高、残差平方和最小(SSE=2986.1492)的Logistic生长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在参数b1处加入立地指数,构建了湖南楠木次生林立地指数模型,其确定系数提升到0.331 2;以林分密度划分密度等级,构建以林分密度为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在参数b4处加入随机参数的模拟,其AICBIC值最小,拟合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模拟(ρ<0.0001);相比基础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的ME,MAE,RME,RMAE值均明显降低,确定系数提升到0.946 2,预测精度有所提升。所构建的混合效应模型能够提升林分断面积生长的预估精度,消除林分不同密度等级间的差异,为湖南楠木次生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湖南栎类-马尾松天然混交林单木生长模型研究
    彭其龙, 陈哲夫, 陈端吕
    2020,(2):  94-10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5
    摘要 ( 446 )   HTML ( 0)   PDF (1423KB) ( 1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湖南栎类-马尾松天然混交林单木材积和断面积生长模型,为该林分的提质增量提供科学指导。选取湖南省9个地区共23块栎类-马尾松天然混交林,构建栎类、马尾松单木材积和断面积生长模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树种的材积和断面积生长模型均以Richards生长模型为最优,其确定系数(R2)最高,残差平方和(SSE)最小;混合效应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栎类单木材积和断面积生长模型的随机效应在参数a1处最好,而马尾松的材积和断面积生长模型的随机参数分别为b1a1+b1;相比基础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精度(P)、确定系数均有所提高,平均误差(ME)、平均误差绝对值(MAE)、相对平均误差(RME)和相对平均误差绝对值(RMAE)均大幅降低。结果表明,天然林林木的材积和断面积生长受树种与立地类型差异的影响较大,而混合效应模型能够充分考虑立地之间的差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基于UWB传感器的树木定位研究
    郑似青, 方陆明, 孙林豪, 郑辛煜, 刘江俊
    2020,(2):  103-111.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6
    摘要 ( 591 )   HTML ( 2)   PDF (2356KB) ( 1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木位置是森林样地调查中重要的调查因子,由于林下环境复杂,树木定位的技术方法面临很大的挑战。针对当前树木位置测量技术方法存在的效率低、携带不便、成本高、不适用于非视距测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WB传感器并结合海拔计来获取树木位置信息的方法,并自行设计了树木位置采集装置。选取8个树种多样、坡度不一的样地进行试验。首先,在每个样地中布置四个UWB基站;然后,携带内置UWB定位标签的装置采集每棵树木与各个基站之间的距离;最后,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MATLAB仿真,研究不同大小权重值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优权重值,可使平均定位误差下降3.31cm;相较其它四边形定位算法复杂度降低,更适用于枝叶茂密、地形复杂等非视距情况下的树木定位。

    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结构与林下灌木多样性耦合关系研究
    王京民, 周远博, 卜元坤, 乔宇欣, 王嘉宝, 李卫忠
    2020,(2):  112-119.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7
    摘要 ( 609 )   HTML ( 0)   PDF (1607KB) ( 2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山林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了4种不同密度的油松人工林样地内乔木空间结构(角尺度、混交度、密集度和大小比数)和灌木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n指数、Glea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的差异,建立了乔木空间结构与灌木多样性的耦合关系,探讨了乔木空间结构和灌木多样性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1)在不同密度的样地中,株数密度为2 300~2 800株/hm2的样地空间结构最佳;2)灌木多样性受林分密度影响显著,灌木多样性在不同密度中排序为低密度>较低密度>较高密度>高密度;3)不同密度的林分中,乔木空间结构对灌木多样性的影响不同,其中株数密度为2300~2800株/hm2的林分中,灌木多样性与乔木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该密度下可以通过调整乔木层的结构而改变灌木层的多样性。

    贵州百里杜鹃景区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
    王加国, 李苇洁, 张红军, 吴迪, 张建利, 贾真真
    2020,(2):  120-12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8
    摘要 ( 535 )   HTML ( 6)   PDF (1056KB) ( 1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里杜鹃是全球同纬度范围内中低海拔区已知面积最大的天然杜鹃林。为了解其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选取景区内的马缨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delavayi)、露珠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irroratum)、杜鹃混交林(马缨杜鹃+露珠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delavayi+Rhododendron irroratum)和杂木林(茅栗+白栎林)((Form.Castanea seguinii+Quercus fabri))等4种主要群落,采用α多样性指数、M.Godron方法分别测定其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4种群落物种丰富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杂木林(茅栗+白栎林)>杜鹃混交林(马缨杜鹃+露珠杜鹃林)>马缨杜鹃林>露珠杜鹃林;2)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群落的乔、灌、草3个层次变化规律不一致,多样性指数均以露珠杜鹃林最低;3)4种群落仅马缨杜鹃林呈稳定状态,以杂木林(茅栗+白栎林)群落最不稳定。各群落不同层次中,最不稳的为露珠杜鹃林的草本层。

    林分尺度上的森林火险动态评估
    吴明山, 周汝良, 张明莎, 叶江霞
    2020,(2):  126-134.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19
    摘要 ( 473 )   HTML ( 2)   PDF (2129KB) ( 2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林分为空间单元,动态评估小班尺度潜在森林火灾风险对于火灾预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多年采脂思茅松林分为对象,采集多年未采脂、采脂条件下的林分因子样本,以火源可及性、死可燃物载量、林分易燃性,以及坡度、坡向、地表湿润度为评估变量,构建小班尺度上的森林火险评估模型,分别评估林分在全国火险等级模型下的基础火险值(BHX)、未采脂条件下的静态火险值(SHX)及采脂条件下动态火险值(DHX)。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地图模拟表达采脂活动引起林分可燃物载量和易燃性、火源密度等增加下的火险动态变化格局,并分析林分森林火险等级大幅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林分具有一致的基础森林火险值(BHX),危险性大;林分可燃物条件差异造成的未采脂林分静态火险值差异较大,大部分小班处于高火险等级;林分因采脂经营活动使各小班火险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林分火险等级主要集中在极高火险,火险上升比率大于25%的林分面积超过60%;过度、非规范的采脂经营活动是林分火险等级增加的主要原因。林分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火险评估精细化至不同经营水平下的林分小班尺度,研究对基层林火管理及其它经营措施下火险动态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及借鉴价值。

    基于地形分析的山区森林火灾监控点选址方法
    王彦卷, 张佳瑜, 侯景伟
    2020,(2):  135-14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20
    摘要 ( 532 )   HTML ( 12)   PDF (1827KB) ( 23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布局合理的森林火灾监测点能通过少量的探头数目最大化地覆盖监控范围,及时发现火灾并确定火灾位置,可以减少灾害发生。以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范围内的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可视性分析方法,根据坡度、坡向、海拔对火灾发生的影响程度,对选取的20个监测点进行排序和优先布设。结果显示,合理的火灾监控点选址可以监测到67%的森林面积。通过研究分析,以期为科学合理地部署森林火灾监测点和林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云杉大小蠹在西藏的适生区分析
    肖义发, 王梦君, 李昕宇, 陈飞, 王继山, 张海武, 次旦普尺
    2020,(2):  141-145.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21
    摘要 ( 456 )   HTML ( 3)   PDF (1613KB) ( 29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防止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云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micans)在西藏进一步扩散,采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气候、降雨等环境因素,直观、定量地模拟云杉大小蠹在西藏的潜在适生区,并采用特性曲线(ROC)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云杉大小蠹潜在适生区约占西藏总面积的1/6,并主要集中在西藏东南部和中部,这一结论与其寄主植物在西藏的分布基本一致;ROC曲线验证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云杉大小蠹在西藏的潜在适生区模拟精度高(AUC=0.97),结果可信。云杉大小蠹的适生区模拟为早期监测和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可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森林康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森林康养基地为例
    王政, 杨霞
    2020,(2):  146-153.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22
    摘要 ( 651 )   HTML ( 7)   PDF (1680KB) ( 5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康养是林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实现全民健康的必要途径,厘清森林康养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最邻近距离法、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展开研究,发现: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大;集中程度高,呈典型凝聚型空间分布;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影响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差异,以地州市为研究尺度时,地州市人均GDP对森林康养基地分布有较强决定力,以森林康养区为研究尺度时,森林康养区A级景区数与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相关性最大。为此,从优化森林康养基地选址、扩展森林康养基地内涵、整合省内森林康养资源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四川省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森林生态系统损失与恢复评估
    朱家彤, 刘凯, 汪明, 梁欣
    2020,(2):  154-16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23
    摘要 ( 551 )   HTML ( 6)   PDF (2513KB) ( 3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影响深远。以地震极重灾区平武县洪溪河流域2008—2018年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森林资源分布,对震后10年间灾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在2008年高达1.81亿;随着森林植被的恢复,除2018年极端降雨导致损失较前1年显著增大外,由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若不加以人工干预,预计研究区每年由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将保持在5 000万~6 000万元之间;研究区震后1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损失达12.44亿元,年平均损失约为1.13亿元,其中,保育土壤价值损失和固碳释氧价值损失占75.9%。汶川极重灾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仍需长期和系统性治理。

    技术应用
    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孙海宁, 孙艳丽
    2020,(2):  161-16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24
    摘要 ( 579 )   HTML ( 17)   PDF (1633KB) ( 2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管理的需要,以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内容,完成了以Web为基础的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该系统通过统计分析和网络地图等关键技术,满足了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北京市古树名木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为更好地保护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和传承北京市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该平台实现了古树名木相关数据的搜集和挖掘,便于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古树名木的相关研究,这对充分发挥北京市古树名木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林分郁闭度自动测量系统的研建与应用
    林丽丽, 郝振帮, 杨柳青, 高仰驰, 刘艳芬, 余坤勇, 刘健
    2020,(2):  167-172.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25
    摘要 ( 541 )   HTML ( 3)   PDF (1758KB) ( 3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动快速获取林分郁闭度参数是林业信息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快速低成本地计算郁闭度,设计了一种郁闭度自动测定系统。系统利用树莓派及算法编程进行开发,具备野外数据采集和远程信息管理的功能。采用同心圆环切割和二值化相结合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郁闭度值提取,避免复杂的鱼眼镜头畸变校正过程。系统提供可视化界面,集成树莓派、鱼眼镜头、电池和无线路由器等,操作简便。以三明市金丝湾森林公园的米槠林为研究案例,使用自动郁闭度测量系统获取林分郁闭度值与抬头望法测定的郁闭度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系统测定的郁闭度值与抬头望法的R2为0.699。系统有助于郁闭度的快速测定。

    研究简报
    全球森林分布产品中国区域可靠性比较分析
    刘代超, 李晓松, 杨广斌, 齐鑫淼, 王建和
    2020,(2):  173-18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26
    摘要 ( 448 )   HTML ( 6)   PDF (1963KB) ( 1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确掌握森林分布及动态变化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当前,一系列基于对地观测数据的全球森林分布产品已经被研发出来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些产品在中国区域的可靠性尚缺乏系统性评价。基于中国7个典型区域的森林样本数据,采用类型面积偏差、空间一致性等指标对FROM-GLC10,FNF,GFCM等3个全球森林分布产品数据开展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ROM-GLC10数据面积一致性、空间一致性高于FNF,GFCM数据产品;3种数据产品的可靠性,在南方区域比北方区域好些;在森林类型中,乔木林类型在3种数据产品空间一致性上最高,但其他类型上各产品数据有所差异。通过分析探讨,以期为在中国不同区域选择和使用合适全球森林分布数据产品提供参考。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研究进展
    亓兴兰, 曹祖宁, 刘健, 陈芳, 庄苇
    2020,(2):  181-186.  doi:10.13466/j.cnki.lyzygl.2020.02.027
    摘要 ( 928 )   HTML ( 28)   PDF (1056KB) ( 3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主要灾害,快速准确监测森林病虫害是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森林病虫害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手段。为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遥感监测的研究和实践,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系统总结了应用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森林病虫害的主要技术方法,深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研究展望。研究表明:森林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中主要存在3个问题:1)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研究不足;2)影像纹理信息挖掘不充分;3)失叶遥感监测挑战大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1)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2)增强图像处理技术;3)加强病虫害生境因子的利用;4)构建病虫害遥感监测系统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