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超,高红真,臧永琪.白桦林木单株生物量的研究[J].林业科技,2010,35(1):7-8. [2] 曾伟生,唐守正.东北落叶松和南方马尾松地下生物量模型研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2):2-3. [3] 孙翀.森林生物量模型国内外研究概述[J].林业科学,2012(9):122. [4] 彭少麟,郝艳茹.森林演替过程中根系分布的动态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5):65. [5] 关文彬.中国东北地区白桦林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桦属植物与中国白桦林的地理分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4):105-108. [6] 罗云建,王效科,张小全,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算参数[J].林业科学,2010,46(2):7-11. [7] 黄玫,李劲钧,曹明奎,等.中国区域植被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模拟[J].生态学报,2006,26(12):4160-4162. [8] 陈德祥,李意德,骆土寿,等.海南尖峰岭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5):601. [9] 姚迎九,康文星,田大伦.18年生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1):1-5. [10] 冯宗炜,王效科,吴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M].科学出版社,1999:19-21. [11] 胡萍.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预测及收获预估[D].甘肃农业大学,2007:19. [12] 陈占仙.额济纳胡杨林生长过程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13. [13] 菊花.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与生物量模型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