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宗炜,陈楚莹,张家武,等.湖南会同地区马尾松林生物量的测定[J].林业科学,1982,18(2):127-134. [2] 陈灵芝,任继凯,鲍显诚.北京西山人工油松林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1984,8(3):173-181. [3] 刘世荣,柴一新,蔡体久,等.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18(2):40-46. [4] 党承林,吴兆秉.季风常绿阔叶林短刺拷群落的生物量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4(2):95-107. [5] 国庆喜,张锋.基于遥感信息估测森林的生物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2):13-16. [6] 黄国胜,夏朝宗.基于MODIS的东北地区森林生物量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5(4):40-44. [7] 李明泽.东北林区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及分析[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8] 徐天蜀.基于遥感信息的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技术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3):11-13. [9] 王金亮,程鹏飞,徐申,等.基于遥感信息模型的香格里拉森林生物量估算[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3):325-329. [10] 张丽琼.桉树人工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11] 王长委,胡月明,沈德才,等.多源光学遥感数据估算桉树森林生物量[J].测绘通报,2014(12):20-23. [12] 李海奎,雷渊才.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估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3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