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彦辉.面向21世纪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全球战略下的林业科学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6-471. [2] 王彦辉,肖文发,张星耀.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J].林业科学,2007,43(7):78-85. [3] 盛炜彤.杉木林的密度管理与长期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学,2001,37(5):2-9. [4] 康冰,刘世荣,蔡道雄,等.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0):2323-2331. [5] 李国雷,刘勇,吕瑞恒,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调控对林下植被发育的作用过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1):19-24. [6] 徐成立.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特征及其影响[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07. [7]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 潘湘海.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的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2(5):7. [9] 王海燕,雷相东,陆元昌,等.海南4种典型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1):129-133. [10] 赵广亮,王继兴,王秀珍,等.油松人工林密度与养分循环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4):39-44. [11] 李伟伟,谷建才,陈瑜.林分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6):84-88. [12] 刘春延.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肥变化规律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1):38-40,50. [13] 翟洪波,殷建伟,魏晓霞.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密度探讨—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06(3):48-50,93. [14] 刘勇,李国雷,林平,等.华北落叶松人工幼 中龄林土壤肥力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3):17-23. [15] 徐成立,翟洪波,李吉跃,等.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林分合理密度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增刊). [16] 刘勇,李国雷,李瑞生,等.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院报,2008,23(26):1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