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邱洪钢.ArcGISEngine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赵鹏祥,强建华,张会儒.基于RS的黄土高原天然林资源时空动态变化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3):307-311. [3]张会儒,赵鹏祥.基于GIS和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7):14-15,19. [4]张会儒,何鹏,李春明.延庆县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J].森林工程,2010,26(6):4-8. [5]张会儒,何鹏,郎璞玫.基于二类调查数据的延庆县森林景观格局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0,39(4):1-7. [6]何鹏,张会儒,徐海生.基于二类调查数据的延庆县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0(5):48-54. [7]冯秀兰,张洪江,王礼先.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林水土保持效益的定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6):71-77. [8]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5):607-613. [9]刘琳,林逢春.安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J].科技资讯,2006(33):86-87. [10]彭建,王仰麟,陈燕飞,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96-106. [11]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16(5):497-508. [12]施晓清,赵景柱,吴钢,等.生态系统的净化服务及其价值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6):908-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