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油脂植物编委会.中国油脂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王涛.中国主要生物质燃料油木本能源植物资源概况与展望[J].科技导报,2005,23(5):12-14. [3]李斌,顾万春,卢宝明.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2,10 (2):181-188. [4]罗建勋,李晓清,孙鹏,等.云杉天然群体的表型变异[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 (1):9-11. [5]李文英.蒙古栎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3. [6]毛钧,张明宇,虞泓.泸定百合普洱群体遗传与变异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 (增刊):91-96. [7]周世良,张方,王中仁,等.杭州石荠苎和石香薷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遗传学报,1998,25 (2):173-180. [8]顾万春,李斌,游应天,等.生态梯度轴(EGA)区划林木育种区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7,17 (2):159-169. [9]程诗明,顾万春.苦楝表型性状梯度变异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6,42(5):29-35. [10]李文英,顾万春.蒙古栎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2005,41(1):49-56. [11]葛颂,洪德元.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C]//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2]顾万春,王棋,游应天,等.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