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淮清.中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发展史[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2] 林业部.关于建立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有关问题的决定[J].林业资源管理,1989(2):3-5. [3] 冯仲科,游晓斌,任谊群.基于3S技术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监测系统构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4):90-92. [4] 肖兴威.中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4(3):1-5. [5] 肖兴威.中国森林资源清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6] 肖兴威.中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7] 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资源报告——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R].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8] 曾伟生,周佑明.森林资源一类和二类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22(4):8-11. [9] 周光辉,曾伟生,陈雪峰.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25(4):1-5. [10] 曾伟生.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的协调性问题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1):50-52. [11] 刘三平,李利,曾伟生.关于完善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思考[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30(3):1-4. [12] 胡锦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20):14-15. [13] United Nations.Report on the ninth session of united nations forum on forests[R].New York:United Nations,2011.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EB/OL].(2003-09-10)[2011-10-24].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9-10/26/345171.html. [15] 温家宝.高度重视林业的改革和发展[J].求是,2009(16):3-4. [16]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EB/OL].(2011-10-18)[2011-10-24].http://public.tjufe.edu.cn/office/dangjian2/view.php?tbl=dangjian&id=305. [17] 唐守正,张会儒.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文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8] 王登峰.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监测报告(2002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19] 刘安兴.浙江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方案[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4):449-453. [20] 聂祥永.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信息资源整合架构探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6(2):51-56. [21] 王福生.基于GIS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更新方法[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1):13-14. [22] 高显连,彭松波.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J].业资源管理,2008(2):28-31. [23] 刘斌.3S技术在江苏市级森林覆盖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苏林业科技,2011(2):10-15. [24] 李世明,王志慧,韩学文,等.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3):132-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