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维成,田佳,王冬梅,等.基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森林碳汇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5):18-22. [2]Houghton R A,Hackler J L,Lawrence K T.The US carbon budget:contributions from land-use change[J].Science,1999,285:574-578. [3]焦燕,胡海清.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248-2252. [4]胡青,汪思龙,陈龙池,等.湖北省主要森林类型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碳密度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2,31(7):1626-1632. [5]蒋延玲,周广胜.兴安落叶松林碳平衡和全球变化影响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481-484. [6]闫平,高述超,刘德晶.兴安落叶松林3个类型生物及土壤碳储量比较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8(3):77-81. [7]海龙.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和采伐后恢复林分的碳汇能力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8]张俊.人工林群落结构、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9]鲍春生.兴安落叶松林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通量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10]徐化成.中国大兴安岭森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1]包彬,黄学文,马力强,等.潮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及植被类型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6):92-97. [12]辛魏巍,铁牛,李卓凡,等.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倒木养分含量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2(3):94-99. [13]董鸣.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北京:标准出版社,1997:282-285. [14]韩铭哲.兴安落叶松——白桦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的研究[G]//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590-597. [15]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18-522. [16]王绍强,周成虎,罗承文.中国陆地自然植被碳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3):238-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