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大河.全球碳循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陈泮勤.地球系统碳循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于贵瑞.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4] 陆元昌,曾伟生,雷相东.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指标和技术体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5] 冯宗炜,王效科,吴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 林业部科技司.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7] 罗云建,张小全,王效科,等.森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9,45(8):129-134. [8] 骆期邦,曾伟生,贺东北,等.立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3):271-277. [9] 曾伟生,肖前辉,胡觉,等.中国南方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研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5):50-56. [10] 曾伟生,唐守正.立木生物量方程的优度评价和精度分析[J].林业科学,2011,47(11):106-113. [11] 曾伟生.加权回归估计中不同权函数的对比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3(5):55-61. [12] 方精云,刘国华,徐篙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16(5):497-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