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薛立,杨鹏.森林生物量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3):283-288. [2] 程积民,程杰,高阳,等.渭北黄土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人工林群落生物量结构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2):15-21. [3] 罗云建,张小全,王效科,等.森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9,45(8):129-134. [4] 毕会涛,杨红震,凡琳洁,等.河南伏牛山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研究[J].河南科学,2014(10):2008-2013. [5] 沈国华,汪企明,石有光,等.不同种源马尾松苗高度 生物量和地理纬度关系初步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1981(1):30-33. [6] 冯宗炜,王效科,吴刚,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79-187. [7] 程积民,邹厚远.六盘山森林生物量与生态水文作用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1):55-63. [8] 杨丽.北京市大兴区毛白杨生物量模型的研建[J].河北林果研究,2011(4):345-348. [9] 王仲锋.森林生物量建模与精度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10] 魏宇昆,梁宗锁,王俊峰,等.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水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J].沙棘,2001(4):5-8. [11] 刘兴良,岳永杰,郑绍伟,等.川滇高山栎种群统计特征的海拔梯度变化[J].四川林业科技,2005(4):9-15. [12] 张莉,郭际荣,张向阳,等.河南省天然栎类资源可持续经营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22(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