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宁,邹冬生,李建国.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3):996-1001. [2] 张绘芳,李霞.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0):2125-2130. [3] 王伯荪,李鸣光,彭少麟.植物种群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12-14. [4] 朱守谦,杨世逸.茂兰喀斯特森林初析[C]//周政贤.茂兰喀斯特森林科学考察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210-224. [5] 龙翠玲.喀斯特森林林隙特征与更新[M].北京:中国地质出版社,2008:149-151. [6] 杨瑞,喻理飞,安明态.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演替中林木对生境利用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0(2):78-81. [7] 张忠华,胡刚,倪健.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的种间分离特征[J].生态学报,2010,30(9):2235-2245. [8] 郑振宇,龙翠玲.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乔木植物功能型分类[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4):843-847. [9] 郑振宇,龙翠玲.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地形部位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4(4):78-84. [10] 项小燕,吴甘霖.大别山五针松种群结构及动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1):55-62. [11] Silvertown J W.Introduction to plant population ecology[M].London:Longman,1982. [12] 韩路,席琳乔.塔里木河上游灰胡杨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13,33(19):6181-6190. [13] 陈志阳,杨宁.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12,32(7):2158-2165. [14] 卢杰,李江荣,郭其强,等.藏东南林芝云杉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J].林业资源管理,2014(4):6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