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守伦.关于山西生态林业区划的探讨[J].山西林业科技,2002(4):29-33. [2]王永安.林业区划与森林经理[G]//王永安.王永安森林经理文集.北京: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1999:282-28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业区划办公室.中国林业区划[Z].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4]张超.基于G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69-7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业区划办公室.中国林业区划[Z].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6]王永安.林业区划实施系统[G]//王永安.王永安森林经理文集.北京: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1999:311-312. [7]张超,黄清麟.林业区划研究综述[J].林业资源管理,2005(5):16-20. [8]程诗明,顾万春.苦楝表型区划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3):337-341. [9]刘建国,袁嘉祖.林业区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3-107. [10]曾炳山,许煌灿,尹光天.我国棕榈藤栽培区区划初探[J].林业科学研究,1993,6(5):547-555. [11]程叶青,张平宇.生态地理区划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10):3424-3433. [12]梁与廷.林业区划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J].林业区划,1985,(1):39-41. [13]黄清麟.森林可持续经营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19(3):282-285. [14]黄清麟.浅谈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3):73-77. [15]吴延熊.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的理论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1):62-63. [16]唐守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20-22. [17]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379-404. [18]陈步峰.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海南岛林业气候区的划分[J].林业科学研究,1990,3(4):382-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