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灵芝. 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
[2] |
包维楷, 陈庆恒.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其特点[J].生态学杂志, 1999(2):36-42.
|
[3] |
胡婵娟, 郭雷. 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1(9):1640-1646.
|
[4] |
杨光, 孙保平, 赵廷宁, 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植被恢复效益初步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20(2):165-170.
|
[5] |
沈金亮. 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D]. 成都:四川农业大学, 2015.
|
[6] |
刘霞, 张光灿, 江廷水, 等. 国内外公益林效益计量评价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学报, 2000,14(2):95-100.
|
[7] |
程冬兵, 蔡崇法, 孙艳艳.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探讨[J]. 世界林业研究, 2006,19(5):7-14.
|
[8] |
杜丽娟, 王冬梅, 李忠魁.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学报, 2002,16(5):71-75.
|
[9] |
靳乐山. 中国的环境价值评估:理论与实践[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997(4):1-4.
|
[10] |
米锋, 李吉跃, 杨家伟.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25(6):77-83.
|
[11] |
沈金亮. 北川两个自然保护区震后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D]. 成都:四川农业大学, 2015.
|
[12] |
陈应发, 陈放鸣. 国外森林资源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及其评估[J].林业经济, 1995(4):65-74.
|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M].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
|
[14] |
王礼先, 吴长文. 陡坡林地坡面保土作用的机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4):1-7.
|
[15] |
秦中云.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16] |
肖建武, 康文星, 尹少华, 等. 城市森林固碳释氧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以第三个“国家森林城市”长沙市为实证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 2009,29(2):129-132.
|
[17] |
高云飞, 刘轩羽.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4,26(1):195-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