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etey J.The study of soil structure:science or art[J].Aust.J.Soil Rse,1991,29:699-770.
|
[2] |
卢金伟,李占斌.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2,9(1):81-85.
|
[3] |
史奕,陈欣,闻大中.东北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95-98.
|
[4] |
胡淑萍,余新晓,岳永杰.北京百花山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1):146-150.
|
[5] |
石辉.转移矩阵法评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3):91-95.
|
[6] |
李阳兵,谢德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4):22-125.
|
[7] |
续海龙,魏忠义.抚顺西露天矿复垦矸石不同植被类型水分入渗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169-170.
|
[8] |
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89-94.
|
[9] |
王志宏,李爱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基质改良研究[J].中国矿业,2005,14(3):198-201.
|
[10] |
王丽,梦丽,张金池,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矿区废弃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3 ):5-8.
|
[11] |
马瑞萍,刘雷,安韶山,等.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分布[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3):189-192.
|
[12] |
赵默涵.矿山废弃地土壤基质改良研究[J].农业基础科学,2008,24 (12):128-131.
|
[13] |
贾三春,徐延文.土壤环境机械组成特征及其分布规律[J].中国环境检测,1997,13(3):24-26.
|
[14] |
王忠科.植被盖度及地面坡度影响降雨入渗过程的试验研究[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4(4):63-64.
|
[15] |
严昶升.土壤肥力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278-281.
|
[16] |
南京农学院 .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46-158.
|
[17]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78-182.
|
[18] |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5-282.
|
[19]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3:8-11.
|
[20] |
李惠卓、张丽娟.土壤学[M].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4:87-89.
|
[21] |
王岩等,石娟华,李晨光,等.沙棘-桑树人工混交林对铁尾矿土壤的改良效益分析[J].蚕业科学,2012,38(4):596-602.
|
[22] |
王岩,李玉灵,石娟华,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铁尾矿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3):113-117.
|